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

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

论文摘要

常任侠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东方艺术史与艺术考古学家,诗人,也是一位功深面广的美学家。他一生在艺术方面涉猎很广,是东亚、东南亚一位重要的审美文化传播者,其研究多上升到美学的理论层面,造诣颇深。因此,对其思想,特别是审美文化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与阐发,显得尤为必要。在“美”字起源问题上,还在“羊人为美”这种观点产生之前,常先生研究后就指出“舞”“美”两字是同源的,强调审美起源于“巫术”,这为李泽厚先生等人“羊人为美”的观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于舞蹈美学,常先生认为文化都是劳动人民所创造的,舞蹈是文化形态之一,所以舞蹈也无例外地是从劳动中产生的,并且认为到了新石器时代,我们可以确切地断定那时的劳动人民已经创造了舞蹈。常先生对中国舞蹈的发展作了细致地梳理,以时间为主线,突出了舞蹈发展的时间性,并从舞蹈美学的物质基础、本质灵魂、表演手法等方面论述了舞蹈艺术的审美特质。在音乐美学方面,常先生提出“劳动说”,他认为:原始的人类常在战争胜利、狩猎收获等实际生活上,去用歌舞表演他们的喜悦,去用劳动推进音乐舞蹈。如歌的起源,即起于人类劳动工作时的呼声;乐的起源,即起于与呼声并起的有规则的音响。例如中国古代相传的‘筑城相杵’之歌,即以工人‘邪许’的劳动呼声,作为基调。并进一步论证了音乐美审美意识后于艺术产生的问题。宗教美学博大精深,常先生从起源上、情感表现上、审美角度深入论述了宗教与审美艺术的关系,纠正了过去“宗教无美学”的愚笑观点,还对中国禅宗的审美价值进行了细致阐述;戏剧美学方面,常先生追根溯源,论述了戏剧美的源起,指出有些戏剧种类直至其鼎盛时期,从表演形式至内容上都依然残留着某些宗教文化的痕迹。其中,傀儡戏皮影戏是一个分析研究的最佳切入点。‘角觝’与‘大傩’,便是从远古流传下来的两种原始戏剧。并对戏剧美学的美学价值及表现手法作了具体阐发。绘画美学方面,常先生重点研究了汉画艺术的美学价值,具体从重神韵、尚意境的美学境界,散点透视、以线造型的表现技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常任侠是一位与二十世纪同行的人,既是历史的见证人,又是一位革命者,但从本质上说,他是一位文化学者,一位艺术家,东方文化艺术是他的精神家园,先生在东方文化艺术的传播交流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即使在革命生涯之中,他对东方文化艺术的关注、研究传播工作也始终没有停止过。因此,常先生不愧为一位孜孜不倦的文化大使。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常任侠的生平与思想体系
  • 第二章 常任侠与“舞、美”同源说——从“羊大则美”与“羊人为美”说开去
  • 第三章 著作等身 功深面广——常任侠与审美文化
  • 第一节 常任侠与舞蹈美学
  • 第二节 常任侠与音乐美学
  • 第三节 常任侠与佛教美学
  • 第四节 常任侠与戏剧美学
  • 第五节 常任侠与绘画美学
  • 结语 孜孜不倦的文化大使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为侠而有学者风——常任侠其人其书其艺[J]. 书法赏评 2020(02)
    • [2].共休戚 互慰藉——读常任侠、常秀峰往来书信有感[J]. 书与画 2020(05)
    • [3].艺术史家常任侠[J]. 红岩春秋 2019(04)
    • [4].田园·抗战·爱欲:综论常任侠的新诗创作[J].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018(02)
    • [5].东方艺术的视界融合:常任侠艺术理论体系的审美架构[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4(04)
    • [6].常任侠沪上淘旧书[J]. 江淮文史 2016(04)
    • [7].常任侠中国早期民俗艺术研究的价值和意义[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 [8].常任侠民俗艺术研究述略[J].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2(03)
    • [9].常任侠与中国早期民俗艺术研究[J]. 民族艺术研究 2012(03)
    • [10].《郭沫若年谱》订补[J]. 现代中文学刊 2012(05)
    • [11].论常任侠的东方艺术史观[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1)
    • [12].常任侠与《中国舞蹈史话》[J]. 博览群书 2013(03)
    • [13].常任侠日记中的丁玲[J]. 书城 2015(10)
    • [14].论泰戈尔对常任侠的影响[J]. 大观(论坛) 2019(06)

    标签:;  ;  ;  

    审美文化的传播者—常任侠美学思想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