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性论文-方巍

志愿性论文-方巍

导读:本文包含了志愿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志愿性,专业性,儿童自闭症

志愿性论文文献综述

方巍[1](2018)在《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性与专业性抉择——杭州市儿童自闭症康复机构的个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非政府组织属性的体现,专业性与志愿性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要素。然而,X机构在提供0-6岁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专业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其体制外地位,非政府儿童康复机构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得不到认证,报酬偏低,造成人员的流失和师资不稳定,进而影响了机构的专业化发展。同时,由于缺乏稳定和制度化的社会资助,致使机构的志愿性错位,造成康复训练专业人员的志愿性特征。该机构通过普遍提高学费和提供个性化、选择性服务的方式解决发展困境,但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非营利性组织属性。针对上述问题,为了维护弱势群体家庭自闭症儿童平等享有的康复训练权利,必须确保政府公共开支与社会慈善捐助资源分配的社会公正性,从政策层面加大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调动和协调不同部门力量,保证不同群体自闭症儿童早期康复训练需要的实现。(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3期)

王凯[2](2017)在《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志愿性供给现象,提出志愿性供给模式。主要结论:志愿性供给具有供给内容的生活化、供给过程的贴近性、供给方式的灵活性、供给投入的低廉性等优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有助于推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建议:构建政府、市场、志愿等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基本模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的构建主要包含志愿供给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激励保障系统、融资监管系统。(本文来源于《体育文化导刊》期刊2017年11期)

孙卓华[3](2017)在《公共服务创新——志愿性服务的逻辑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正在大规模推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因政府和市场的公共服务供给有限,志愿性公共服务作为供给主体正在以更为重要的角色出现在公共服务中,为公共服务的创新提供源泉和力量。同时,由于对志愿性服务的认知问题,志愿性服务供给仍受到一些制约。因而,政府应重视对个人的社会偏好行为的充分利用,激励志愿性公共服务,创造环境使志愿性公共服务更加专业化、固化,以更好地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本文来源于《理论视野》期刊2017年06期)

詹国辉,张新文[4](2016)在《转型期公共服务的志愿性供给——一个新的解释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志愿组织在当下中国得到了有效培育和发展,已然成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新角色。伴随着政府改革运动的发展、民间参与的兴起、民营化潮流的冲击以及公共组织形态的改变等内外部环境的变迁,公共服务的志愿性供给得以发展。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契约失灵、第叁方管理以及志愿失灵等理论有助于诠释志愿组织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过程。为此,通过建构志愿组织与公共部门的供给合作关系、市场与志愿组织的供给策略联盟,实现政府-市场-志愿组织的供给网络结构化模式,可进一步地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湖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3期)

邓凯文[5](2016)在《论慈善行为者志愿性的异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上存在很多"被慈善"的现象,这些情况极大地影响慈善行为者的主动性和再次行善的欲望。这些现象是慈善行动者志愿性的异化。这与慈善的目的是相违背的。作为慈善的组织者应该善用同情;利用新手段、新方法,做好慈善宣传工作;营造环境,促进行善行为;我们可以塑造良好的愿景,满足行善者的行善需要和实现他们的价值,触动、感召行善者。守望行动者行善的志愿性。(本文来源于《吕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冯荣炜[6](2013)在《我市志愿性群防群治队伍状况调查及工作机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问卷调查表明我市群众有参与群防群治的热情。在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志愿性群防群治队伍工作机制过程中,各级领导的重视是推动群防群治工作的根本保证,社区民警有效的工作则是推动群防群治的动力。(本文来源于《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周飙[7](2012)在《让免费午餐计划回归慈善事业》一文中研究指出免费午餐项目从最初广受赞扬到如今四面楚歌的转变,生动的演示了,不恰当的介入,会如何毁掉一项善良美好的事业。   在极度贫困的地区,由于父母普遍外出打工,这样的流浪是很可能发生的,流浪不仅给儿童本身带来痛苦和危险,也是在培养未来的反社会者和犯罪者(本文来源于《21世纪经济报道》期刊2012-11-30)

杜静静,唐友军[8](2012)在《浅析知识工作者的志愿性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知识工作者的志愿性入手,通过对知识工作者的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出知识工作者在工作中的"志愿性"。对现代企业而言,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是否能够充分利用好知识工作者的这种志愿性,这种志愿性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着独特的价值,这种价值能促进企业进行有效管理。(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11期)

陈文山[9](2011)在《新加坡志愿性福利组织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加坡志愿性福利组织在二战爆发后建立,其建立之初是慈善团体,目的在于应付战争所引起的社会失调和不安,保障战争灾民和贫困弱势群体。新加坡建国以后,由于以李光耀为首的人民行动党拒绝福利主义,志愿性福利组织在保障新加坡经济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贫富差距、儿童教育、残疾人照料以及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作为普通福利国家的一种替代,志愿性福利组织和国家之间走向合作。在国家统筹之下,社区发展体育部、社会服务民族委员会以及社区发展委员会等志愿机构先后成立,它们一方面通过一系列广泛的志愿性福利组织承担日常福利管理和实施方面的主要责任,另一方面管理和分配国家在预算时直接为志愿性福利组织提供的资源以及通过自愿方式积累起来的资金。因此,志愿机构成为政府与志愿性福利组织之间进行管理与控制、沟通与合作的一道桥梁,为扩展对志愿性福利组织在福利的交付和执行标准方面统筹管理的范围,政府更加紧密地将志愿机构连结到国家官僚政治体系中来。如今,国家对志愿性福利组织的管理和控制模式更加成熟,政府是社会福利资源的主要供应者,志愿机构是对志愿性福利组织的管理者,志愿性福利组织则是社会福利的交付和执行者,而这叁者之间的控制与应对结构都是以资源的给予与获得为前提的。总体来看,在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志愿性福利组织以这种运作模式为提供个人社会服务和基本福利供应以及减小市场经济带来的贫富分化所产生的极端恶果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其为创造新加坡富裕和繁荣社会所贡献的力量是积极的、值得认可的。(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学院》期刊2011-05-01)

梁明月[10](2011)在《试论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非志愿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文本存在的"高考专业志愿"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精神层面的志愿性,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对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主体分析,考察高考专业志愿究竟反映了谁的意愿,它是否充分体现了考生的个人意志;其二,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分析,考察高考专业志愿填报过程的功利性和技术性,它是否损害了志愿的内在精神价值;其叁,从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结果分析来看,其服从性特点是否违背了志愿的精神内涵。(本文来源于《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期刊2011年04期)

志愿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运用田野调查等方法,研究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中的志愿性供给现象,提出志愿性供给模式。主要结论:志愿性供给具有供给内容的生活化、供给过程的贴近性、供给方式的灵活性、供给投入的低廉性等优势;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有助于推进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有助于提升农村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有利于提高农村体育公共服务的公平正义。建议:构建政府、市场、志愿等多元主体"协同供给"的基本模式;农村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的构建主要包含志愿供给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激励保障系统、融资监管系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志愿性论文参考文献

[1].方巍.非政府组织的志愿性与专业性抉择——杭州市儿童自闭症康复机构的个案研究[J].社会科学.2018

[2].王凯.农村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志愿性供给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7

[3].孙卓华.公共服务创新——志愿性服务的逻辑与实现[J].理论视野.2017

[4].詹国辉,张新文.转型期公共服务的志愿性供给——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湖北社会科学.2016

[5].邓凯文.论慈善行为者志愿性的异化[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6

[6].冯荣炜.我市志愿性群防群治队伍状况调查及工作机制探析[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

[7].周飙.让免费午餐计划回归慈善事业[N].21世纪经济报道.2012

[8].杜静静,唐友军.浅析知识工作者的志愿性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J].价值工程.2012

[9].陈文山.新加坡志愿性福利组织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1

[10].梁明月.试论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非志愿性[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

标签:;  ;  ;  ;  

志愿性论文-方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