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四川、两湖、江西地区唐五代诗词作品为考察对象,整理出70位四川籍唐五代文人的939首作品,共计1373个韵段;54位湖北文人的1601首作品,共计1853个韵段;27位湖南籍文人的1485首作品,共计1599个韵段;68位江西籍文人的1306个韵段。将各省韵段分别进行分析、系联,归纳出四省唐五代文人诗、词、韵文用韵的韵部系统。并与《广韵》比较,揭示四省唐五代文人用韵所反映的方音现象及其在通语中的地位,得出了以下结论。1、四川、两湖、江西地区唐五代文人诗文用韵系统基本一致,一些特殊的异部相押现象在四省中都有出现,更多地体现出通语的特点。四川诗韵与关中、敦煌诗韵也存在很大差距,出现于关中、敦煌诗韵中的阴、阳声韵与入声韵混押、歌戈与麻韵合韵、歌唐通叶、阴声韵与阳声韵通押等皆不见于四川,从诗韵角度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四川地区在唐代属于关中方言区。2、湖南、江西地区体现出湘语与赣语在当时的亲密关系,二省诗韵有很多相同之处:①晚唐时期齐祭与止摄通押普遍;流摄唇音字仍然倾向于与尤侯韵相押,流摄唇音字并未完全并入遇摄;歌麻因主元音相同,可通押合用。②[η]混用限于曾摄与通、梗摄;臻山二摄[n]尾混叶普遍;[n][m]极少混押;[t][k]不如[p]尾稳定。③“浊上变去”在二地都已经出现,但全浊上声字仍以押入去声为常例。更多地体现出通语的特点。3、湖北地区唐五代诗韵与山东、河北、北京等中原地区的唐五代诗韵基本一致:①止、蟹摄虽有通押,但是还未合流;流摄部分唇音字存在二读的现象;果假二摄通押,与北方方音相似。②晚唐时期江宕摄合并,梗曾二摄入声合为一部,脱离了平声韵的对应关系;[n][m]因主元音相同混押3次,近体诗由于借韵与出韵导致庚清与青星([η])混押5次,但未见于古体诗中;[n]尾因主元音舌位逐渐央化或趋前而多混叶,[m]尾仍保持着相对的稳定性;元韵逐渐与寒先关系密切,元韵转入山摄的速度慢于其他三地。③[t]尾内部混押较多,验证了臻山摄的亲密关系。[k]尾与[t][p]都有混押,入声韵尾的弱化可能首先是从[k]尾开始的,[p]尾仍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李绅诗歌用韵考[J]. 文学教育(上) 2017(06)
- [2].在唐人诗歌视野里漂泊与跋涉——浅谈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J]. 学苑教育 2017(15)
- [3].李绅诗歌用韵考[J]. 青年文学家 2017(27)
- [4].也谈用韵[J]. 岷峨诗稿 2017(03)
- [5].宋代律赋用韵研究——以楼钥律赋为例[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元代少数民族汉文古体诗用韵特点研究[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17(03)
- [7].庾肩吾诗歌用韵考[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6(04)
- [8].唐代分韵赋诗用韵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9].李煜诗词用韵考[J]. 湘南学院学报 2020(04)
- [10].综论用韵研究方法及途径的发展与突破——兼评钱毅《宋代诗文用韵研究》[J].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02)
- [11].试析古典诗歌用韵与情感表达之关系[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7(04)
- [12].钱起诗歌用韵研究[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06)
- [13].从陈淳《启蒙初诵》用韵看南宋漳州启蒙教育中的教学语言[J]. 现代语文 2020(01)
- [14].阎肃歌词的情感与用韵关系分析[J]. 北方文学 2019(14)
- [15].唐代山西诗人诗文用韵研究初探[J]. 文教资料 2008(13)
- [16].李颀诗用韵考[J]. 青年文学家 2016(02)
- [17].从形式入手,学写诗歌——析“诗题洁,用韵响,便是半个诗人”[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3(08)
- [18].周密古体诗、词用韵考述[J].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2)
- [19].刘长卿诗歌用韵考[J].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5)
- [20].李峤诗歌用韵考[J]. 语文学刊 2009(22)
- [21].《封神演义》近体诗用韵研究[J]. 语文知识 2013(04)
- [22].唐代试律诗的用韵[J]. 文史知识 2013(02)
- [23].宋代江浙诗人用韵的通语音变[J]. 汉语学报 2013(04)
- [24].曹操曹丕诗歌用韵比较[J]. 襄樊学院学报 2011(12)
- [25].卢照邻诗歌用韵考[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2)
- [26].孙楚诗文用韵研究[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0(11)
- [27].唐代古体诗用韵研究之一[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28].诗歌用韵中“上去通押”现象研究——以唐代关中诗歌用韵为例[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6(01)
- [29].萧绎诗歌用韵研究[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03)
- [30].王绩诗歌用韵考[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