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研究背景和目的随着经济的发展,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人口的老龄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显著提高。目前,心血管疾病已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第一原因,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特别是中老年人群健康的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典型特征的动脉血管结构与功能改变是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变进行早期检测、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能够从根本上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减少心血管疾病对整个社会造成的负担。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被认为能够很好地反映动脉硬化程度,是血管早期损伤的标志之一。臂踝脉搏波速度(brachial 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反映大动脉和中动脉的弹性,其测量操作省时、简单、无创,易为受检者接受,适合应用于人群血管性疾病的早期筛查。血脂异常、糖尿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时也是动脉硬化的致病因素,控制血脂、血糖和血压水平能够改善动脉硬化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很多研究已经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年龄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吸烟等)与PWV进行了研究,但是结果并不一致。本研究选择中国心血管健康多中心合作研究(InterASIA)中的一个子样本(北京农村人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baPWV测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价,然后对baPWV与心血管疾病传统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部分)由两名测量者对23名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和7名健康受试者进行人口统计学调查、baPWV测量和人体测量。baPWV测量分为两阶段,中间间隔2周,每一阶段在同一天上午(8:30-11:00)和下午(13:30-16:00)分别进行测量。要求受试者在测量baPWV前两小时内不能吸烟、饮酒、进食和饮用含咖啡因等兴奋物质的饮料。入选受试者均无心律失常和下肢动脉疾病。使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测量者间及测量者内的差异进行检验;采用皮尔森相关系数(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和Bland-Altman图进行重复性评价。所有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一部分)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不同时间)baPWV无显著性差异。对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baPWV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925~0.992(P<0.01),组内相关系数为:0.924~0.992(P<0.01);对于健康受试者,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baPWV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674~0.974(P<0.05),组内相关系数为:0.672~0.973(P<0.05)。Bland-Altman图显示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baPWV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第一部分)在规范的测量条件下,测量者间和测量者内的baPWV的重复性好。对象和方法(第二部分)本研究对象为2000~2001年接受过InterASIA项目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基线调查的北京市顺义区南法信镇的居民,共569人。本次调查于2007年6月-7月进行,研究指标包括人口统计学指标、人体测量指标、血压值、血生化检查、心血管疾病史及治疗史、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吸烟和饮酒等。统计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应用t检验、x2检验、协方差分析、多变量线性回归及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血压、血脂和血糖等与baPWV的关系。所有的统计学检验采用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第二部分)baPWV与各因素的简单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腰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baPWV相关。baPWV与各因素的多变量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总胆固醇、收缩压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baPWV独立相关。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高血压组与血压正常组之间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总胆固醇边缘升高组以及升高组与正常组之间baPWV有显著差异,前两者高于后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组与正常组的baPW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和血糖正常组间baPWV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受损组>血糖正常组。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对血压、总胆固醇、血糖分层之间进行线性趋势检验,结果显示:血压正常组、高血压前期组和高血压组的baPWV呈线性增高趋势,P=0.047;血糖正常组、空腹血糖受损组和糖尿病组的baPWV也呈线性增高趋势,P=0.011;总胆固醇各组之间线性趋势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148。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程较长者(患病时间≥7年)与病程较短者(患病时间<7年)的baPW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中的两种疾病者与不患病或只患一种疾病者的baPWV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两者。baPWV≥14m/s视为动脉硬化,动脉硬化组与非动脉硬化组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者高于后者,前者高脂血症的患病率也高于后者;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中同时患两种疾病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是不患病者的2.058倍,年龄在60-70岁之间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是年龄在40-50之间者的2.120倍,总胆固醇升高者和边缘升高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分别是总胆固醇正常者的1.825倍和1.589倍,糖尿病患者和空腹血糖受损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分别是血糖正常者的6.003倍和2.108倍。结论(第二部分)本研究发现baPWV与收缩压、血糖、总胆同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独立相关;血压、血糖和总胆固醇不同水平之间baPWV有显著差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升高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增加,多种危险因素聚集者发生动脉硬化的危险增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颈-股脉搏波速度在主动脉夹层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 当代医学 2019(34)
- [2].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踝脉搏波速度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06)
- [3].臂-踝脉搏波速度计算公式值得商榷[J]. 医学争鸣 2014(06)
- [4].心血管病高危人群臂踝脉搏波速度的临床应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4)
- [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脉搏波速度的关系研究[J].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20(01)
- [6].脉搏波分析方法及其应用[J].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9(03)
- [7].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脉搏波速度及相关因素分析[J]. 长治医学院学报 2018(03)
- [8].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心绞痛患者臂踝脉搏波速度的比较[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04)
- [9].血同型半胱氨酸、踝臂指数及脉搏波速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实用医药 2016(14)
- [10].新疆和田地区维吾尔族人群血脂水平与踝臂指数、肱-踝脉搏波速度关系[J].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10(06)
- [11].臂踝脉搏波速度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预测的性别差异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0(08)
- [12].动态误差分析系统与脉搏波速度测定系统的关系[J]. 医疗卫生装备 2009(07)
- [13].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的重复性研究[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05)
- [14].增龄对健康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影响研究[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1)
- [15].论脉搏波客观化和定量化研究的症结所在[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11)
- [16].动态误差分析系统对高血压病人脉搏波速度测量结果的影响[J]. 医疗装备 2009(08)
- [17].踝臂脉搏波速度及糖化血红蛋白与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关系[J]. 山东医药 2013(33)
- [18].踝臂指数、脉搏波速度及血尿酸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02)
- [19].老年人脉搏波速度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的相关性[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01)
- [20].不同动脉段脉搏波速度的临床意义[J]. 中国康复 2011(05)
- [21].同步四肢血压和臂踝脉搏波速度测量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6)
- [22].颈动脉脉搏波速度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的关系研究[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6)
- [23].健康人1562名臂踝脉搏波速度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0(02)
- [24].动态误差分析系统对脉搏波速度测量结果的影响[J]. 中国医疗设备 2008(12)
- [25].老年人臂踝脉搏波速度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06)
- [26].大动脉炎患者同步四肢血压及踝臂脉搏波速度特征[J]. 中国循环杂志 2020(05)
- [27].冠心病患者中心动脉压与肱踝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05)
- [28].糖代谢异常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J].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9(03)
- [29].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脉搏波速度改变及其影响因素[J].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30].非洛地平缓释片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和对脉搏波速度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