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对煤成气的控制作用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对煤成气的控制作用

论文摘要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一直是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的研究重点,该区构造特征、构造演化及成藏作用研究相对薄弱,其严重制约了该区的煤成气的勘探开发。作者综合利用石油地质、地震资料解释,结合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对煤成气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冀中坳陷石炭-二叠系主要分布在坳陷的东北部,主要包括武清凹陷、文安斜坡、大成凸起(包括里坦凹陷)。文安斜坡现今为“东西分带、南北分区”的构造格局,石炭-二叠系在文安斜坡内呈西倾,单一斜坡状,北东向展布,其先东倾、后西倾的构造演化导致了现今的残余厚度分布在内部次级单元的东部一带最厚,向两侧逐渐减薄。通过对研究区1092.46km2三维地震的断裂样式的解释,认识到冀中坳陷文安斜坡带内存在着伸展、走滑、反转三种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主要为翘倾断块、梳状构造和“Y”、反“Y”字型等,走滑构造样式主要为花状构造,反转构造样式是褶皱型反转构造—挤出背斜。基于平衡地质剖面的制作,揭示了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在各个时期的构造特征和演化序列。构造演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中生代之前的地台型沉积期、早第三纪的拉张断陷期和晚第三纪的统一坳陷期。通过已知油气藏的解剖,分析了文安斜坡石炭一二叠系油气成藏的地质条件,认为不整合面和油源断层是主要天然气侧向和垂向运移主要通道;断层的侧向封堵是形成有效油气圈闭的条件;上石盒子组下部砂岩段是本区最好的储层,而其上覆盖的上石盒子组上部、石千峰组和中生界为大套泥岩段是最好的盖层,二者构成了最好的储盖组合,为油气储集和保存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3.1 构造样式研究
  • 1.3.2 构造演化史分析
  • 1.3.3 构造样式与油气藏分布的关系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位置
  • 2.2 地层与沉积特征
  • 2.3 勘探历程及研究现状
  • 第三章 构造特征与构造样式
  • 3.1 构造特征
  • 3.2 断裂基本特征
  • 3.3 断裂组合样式
  • 3.4 构造样式类型与特征
  • 3.5 构造样式平面展布
  • 第四章 构造演化特征
  • 4.1 中生代以前的地台型沉积
  • 4.2 中生代时期的填平补齐
  • 4.3 古近纪断陷期
  • 4.4 东营末期弱反转期
  • 4.5 新近纪坳陷期
  • 4.6 明化镇末期强反转期
  • 第五章 煤成气成藏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 5.1 煤系源岩及煤成气成藏研究现状
  • 5.2 煤成气藏成藏条件
  • 5.2.1 气源条件
  • 5.2.1.1 气源岩分布
  • 5.2.1.2 有机质丰度
  • 5.2.1.3 有机质类型
  • 5.2.1.4 有机质热演化
  • 5.2.2 储集层特征
  • 5.2.2.1 孔隙度特征
  • 5.2.2.2 渗透率特征
  • 5.2.3 生储盖组合
  • 5.2.4 输导体系
  • 5.2.5 圈闭条件
  • 5.3 油气藏类型与分布
  • 5.3.1 油气藏类型
  • 5.3.2 油气藏分布特征
  • 5.4. 构造对煤成气的影响
  • 5.4.1 断层对煤成气的控制作用
  • 5.4.2 不整合面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冀中坳陷文安斜坡石炭—二叠系构造特征与演化及其对煤成气的控制作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