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论文文献综述)
文娜[1](2019)在《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与粪菌移植疗效相关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课题通过调查克罗恩的发生情况,经过统计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中医证型分布规律,进一步研究中医证型与粪菌移植有效率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中医对本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住院部住院诊治的CD患者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根据克罗恩病的西医诊断标准及纳入排除标准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病史、中医症状等,将回收的符合要求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建Microsoft Office 2007 ExceL表格。此外,选取2018年6月至2018年11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且进行粪菌移植治疗(FMT)的活动期克罗恩病患者,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及院外随访分析FMT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月克罗恩病活动指数变化情况,探讨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疗效与中医寒热证型之间的关系。采用Office软件及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用卡方检验(?2);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用非参数检验。结果:1.本次临床研究的第一部分临床研究共纳入90例克罗恩病患者,研究结果如下。1.1一般情况90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33例,男女比例为1.7:1。最小发病年龄为14岁,最大发病年龄为65岁,平均年龄35.6岁。本次研究发现约34.44%CD患者饮食上无特殊喜好,营养均衡,但是喜好辛辣刺激的CD患者占48.89%,喜好肥甘厚腻之品为13.33%,由此可知约有65.56%存在饮食不均衡的情况。有34例患者认为发病与饮食相关,29例患者认为情绪波动时(主要是过度焦虑、愤怒)更容易加重CD的症状,16例患者认为寒冷气候可诱发疾病。本次研究发现约有一半的人每周运动量小于1小时,约五分之四的人每周运动量少于1.5小时。1.2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本次纳入研究的90例病例,病变主要在回结肠(58.89%),其次是回肠末段(18.89%)、结肠(15.56%)、上消化道(6.67%);消化道症状以腹痛、腹泻为主,全身症状以疲劳、贫血、体重减轻为主,并发症及肠外表现较少。1.3中医证型本次研究共纳入90例CD患者,脏腑辨证以肝郁脾虚证(34.44%)为主,其次是脾胃虚寒证(18.89%)、气滞血瘀证(16.67%)、脾虚湿阻证(15.56%)、大肠湿热证(14.44%)。活动期以肝郁脾虚证、大肠湿热证为主,缓解期以脾胃虚寒证为主。以虚实论,37.78%的病人以虚证表现为主,主要表现为脾虚;有36.67%的病人以虚实夹杂为主;以寒热论,发现有34.44%的病人表现为寒证。2.本次临床研究的第二部分临床研究共纳入27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克罗恩病患者,研究结果如下。2.1两组CD患者FMT治疗前HBI评分分别与FMT治疗后1周、1月比较,P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热证组FMT之后1周与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寒证组无统计学意义。2.2FMT治疗前,热证组与寒证组HBI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周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月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克罗恩病发病以男性偏多,男女发病年龄不同,多数人存在运动量不足、饮食不均衡,且发病诱因与饮食、情绪相关;临床病变部位主要在回结肠,其次是回肠末端,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疲劳、贫血、体重减轻为主。2.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按脏腑辨证分,以肝郁脾虚证为主,其次是脾胃虚寒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阻证、大肠湿热证;按寒热虚实辨证则以寒热错杂、虚证为主。3.粪菌移植对热证和寒证CD患者均有作用,可降低患者HBI评分。4.粪菌移植技术中的粪菌仍然保留着中药“金汁”的药性,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毕贞水[2](2018)在《急性不典型重症戊型肝炎延误诊断一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急性戊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临床患者均为散发病例。此时,若其症状不典型,则极易发生漏诊或误诊。急性戊型肝炎多具有起病急、病情重的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迅速发展为急性重症型肝炎,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病死率较高。本文分析1例急性不典型重症戊型肝炎致肝性脑病发作患者的诊治过程,该患者曾先后诊断为"急性胃肠炎""阑尾炎",虽经抗感染等治疗,病情却呈进行性加重,临床医师由于对该病认识与分析不足,导致诊断延误,最终病情急剧恶化,出现肝性脑病。本例患者提示对于临床上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不仅要做肝功能检查,还要及早做肝炎病毒学检查,以确保早期诊治。
陈深侠[3](2007)在《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例就诊延误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传染病曾经是人类的主要健康危害因素,在人类历史上引起过大量人群的死亡。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抗生素的发现,人类一度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然而,随着人类各种活动的进一步加剧,以及对于资源的过度使用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类自身免疫的下降和抗生素的滥用导致的耐药菌株等原因,为传染病的卷土重来提供了有利因素。因此近几十年来,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有重新抬头的趋势,不但发现了很多新的传染病病种,还有那些过去被我们认为已经得到有效控制的传染病又出现了死灰复燃的迹象。而且近年来出现了传染病发病特征与原来的相比已有所改变的现象,因此应该认识到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对于传染病的控制,主要通过三个途径,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在这三个环节中,控制传染源对于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和蔓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而言,传染源感染致病微生物后,在潜伏期,在出现临床症状之前一段时期是传染性较强的时期,因此如果传染病源不及时就诊并接受隔离治疗,意味着对周围人群的威胁。所以研究传染病人就诊的及时性,以及影响其及时就诊的因素,对控制传染病的蔓延和扩散有一定的意义。在从事急性传染病的控制工作中,也经常会发现一些传染病的爆发疫情,而引起大规模爆发的原因之一就是患者的就诊延误。在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中,一直强调“四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对于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来说,“四早”还是被动的,如何能使传染病患者“早就诊”,变被动为主动,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触角深入到患者来医疗机构就诊前,使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关口进一步前移,真正掌握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动权,可能是以后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课题的研究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开展的,目的是通过本次调查,探讨影响急性肠道传染病患者就诊及时性的和就诊延误原因和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地开展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也为卫生行政部门更好地制订和实行卫生政策提供依据。方法以2003年7月至2005年3月期间在诸暨市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机构诊断的甲型和戊型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例急性新发肠道传染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调查研究对象。按照诸暨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时间顺序,从每5例报告病人中随机抽取1例作为调查对象。以入户调查结合个案调查的方式开展。在调查的过程中不设立对照组。为减少回忆偏倚,所有对象的调查在病愈、好转或出院后2个月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住址、家庭成员、联系电话、婚姻状况等)、家庭经济收入和本人经济收入情况、有无医疗保险、住地到就诊医院所需时间、发病情况(包括首发症状及出时间、起病的缓急、症状的轻重等)、就诊情况(包括发病后的首次就诊时间、就诊医院和诊断;最后一次即明确诊断的一次就诊的时间、诊治医院和诊断等)、就诊延误原因等。主要统计方法包括:以病种分层,对就诊时间作二分类转换,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作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获得以202例病例,其中病毒性肝炎93例,伤寒副伤寒49例,细菌性痢疾60例。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9:1,平均年龄为37.49±19.40,职业构成为农民136例,民工29例,学生、儿童18例,其他19例,婚姻状况为已婚132例,未婚64例,其他(离异、丧偶、独居)6例,人均年收入为7890.00元,病例由市级医院诊断144例,中心卫生院诊断56例,乡镇卫生院诊断2例,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44例,实验室诊断157例,流行病学结合临床1例,以上诸项样本与总体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02例研究对象中,及时就诊率为52.50%(106/202),延误就诊率为47.50%(96/202)。因素内各分组之间的差异性分析显示,研究对象一般情况中,年龄对就诊及时性有影响(x2=9.87,P=0.02);不同职业者及时就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8,P=0.02);有医疗保险组和无医疗保险组就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45,P=0.00),其他因素包括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人均经济年收入和就诊便捷程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情况与就诊及时率的关系分析显示起病的缓急程度与就诊及时率有关(x2=5.99,P=0.05),而症状的轻重和发病前周围人群有无类似病例未显示出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反映出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的诸因素中,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就诊是否便捷等因素显示出对就诊及时性无明显影响(P>0.05),而研究对象的职业、家庭人均年收入对就诊的及时性有影响,其中职业以农民就诊较不及时,经济状况越好就诊越及时,有医疗保险者就诊及时性较好,而起病缓急程度的统计结果显示起病缓者就诊及时性差。就诊延误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均年收入、职业、有无医疗保险等因素对患者是否及时就诊有影响,其中有医疗保险和高收入者就诊较为及时。对就诊延误的原因分析结果:选择对病情不重视的(包括本人不重视或家人不重视)和对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了解的30人,占55.55%(30/54)、选择经济困难的13人,占24.07%(13/54)、选择工作忙、没时间的4人,占7.41%(4/54)、需要隐瞒病情的4人,占7.41%(4/54)、自行服药的3人,占5.55%(3/54)。选择2种和2种以上原因的共计44人,占45.83%(44/96);其中主要有经济困难、不重视、交通不便和自行服药。延误就诊的后果:显示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就诊及时与否治愈率无统计学意义,而细菌性痢疾及时就诊者治愈率较高(x2=4.02,P=0.04),而就诊及时与否对病程无明显影响。对治疗费用的影响也与就诊及时与否无关,而与病种有关,其中病毒性肝炎、伤寒副伤寒高于细菌性痢疾(P=0.00)、而病毒性肝炎与伤寒副伤寒无差别(差值=0.072,P=1.00)。对周围人群的影响:及时就诊者周围密切接触人群中有第二代病例的占12.50%(7/56)、无第二代病例的占87.50%(49/56);未及时就诊者周围密切接触人群中有第二代病例的占30.00%(15/50)、无第二代病例的占70.00%(35/50);延误就诊组第二代病例出现的比例高于及时就诊组,二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4.92,P=0.03)。结论从统计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列入调查范围的12项影响因素中,家庭人均年收入、有无医疗保险、职业对患者就诊的及时性有影响。不同病种反映出了疾病本身对患者就诊行为的影响。不同的疾病往往有不同的首发症状。从被调查者的延误就诊原因的选择来看,与及时就诊的影响因素分析基本一致,可以互相印证。原因选择了为本人(或家人)不重视、经济困难、自行服药等,而自行服药可能与经济困难和对疾病不重视均有关系。从延误就诊的后果来看,以个体的角度,可导致预后受影响,如细菌性痢疾。从群体的角度看,周围密切接触人群中出现第二代病例的比例显示出就诊及时与不及时之间的显着性差异。因此,结合上述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提高肠道传染病人就诊及时率的建议:开展健康教育;普及医疗保险;合理医疗费用。
邵平,李淑德[4](2005)在《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2例》文中研究指明
马元铮[5](2000)在《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文中认为
沈韵芸,肖菊兰,史宇飞,李云[6](1998)在《60岁以上老年人成型肝炎27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张文洁[7](2004)在《肝肾综合征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各种肝病晚期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很高,预后极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因此,预防HRS的发生发展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由此设想,如果明确了HRS的预后因素,就可以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以预防HRS的发生。本研究目的是探讨HRS的预后因素,为HRS的预防、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方法 对两所附属医院1983.1~2003.12期间资料完整的94例不同病因的急、慢性肝病合并HRS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以确诊HRS日期为随访起点,选择35个可能对HRS预后产生影响的临床及理化指标,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对患者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对预后因素的具体数值与患者预后进行相关分析,对组间以及率的差异分别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 结果 唯有Child-Pugh评分一项进入Cox回归模型,是HRS的独立预后因素,相对危险度(RR)=1.823,95%可信区间(95%CI)为(1.646,1.820),HRS预后的风险函数为h(t)=[ho(t)]e1.823x。其它分析也从不同侧面证实了Child-Pugh评分对预测和评估HRS预后的价值。 结论 ①Child-Pugh评分是HRS的独立预后因素;②Child-Pugh评分的动态观察,对预测和评估HRS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指导意义;③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积极的针对性综合治疗,改善患者Chikl一Pugh评分状况,可能有助于改善HRS患者的预后。
李鸿宾[8](2010)在《34例麻疹临床诊治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麻疹临床诊治疗效。方法将2004年10月~2009年6月我院急诊留观病房收治的68例麻疹患者相关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其中34例行西医对症治疗,另34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西医对症治疗组治愈率为88.24%,有1例出现并发症,治疗时间为10~20d;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4例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有并发症,治疗时间为7~15d。结论通过此次麻疹临床诊治,以彻底控制麻疹的流行;麻疹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早期治疗可减少并发症。
二、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与粪菌移植疗效相关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中医对克罗恩病的认识 |
1.1 中医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克罗恩病的中医治疗进展 |
1.4 中医药与克罗恩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
2.西医对克罗恩病的认识 |
2.1 克罗恩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
2.2 克罗恩病的病因病机 |
2.3 克罗恩病的治疗 |
第二部分 克罗恩病中医证型分布特征研究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5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克罗恩病的临床特征 |
3.3 克罗恩病患者中医证型分布 |
4.讨论 |
4.1 克罗恩病一般特征分析 |
4.2 克罗恩病临床特征 |
4.3 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分布 |
第三部分 粪菌移植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有效性与中医寒热病性的研究 |
1.研究目的 |
2.资料与方法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4 供体招募 |
2.5 粪菌制备流程 |
2.6 粪菌移植 |
2.7 试验流程 |
2.8 疗效评估 |
2.9 统计学方法 |
3.研究结果 |
4.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CD证型分布规律调查表 |
附录2. 中、西医对粪菌移植的认识 |
致谢 |
(2)急性不典型重症戊型肝炎延误诊断一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病例简介 |
2讨论 |
(3)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例就诊延误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 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例就诊延误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 |
一、中文摘要 |
二、英文摘要 |
三、正文 |
背景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性传播疾病患者就诊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一、性传播疾病患者的就诊时间 |
二、性传播疾病患者就诊延误的原因分析 |
三、性传播疾病患者对就诊医疗机构的选择 |
四、影响性传播疾病患者选择不同诊疗机构的原因 |
五、影响性传播疾病患者就诊行为的主要因素 |
六、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已发表的和待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2体会 |
(7)肝肾综合征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资料 |
6 研究方法观察指标 |
6.1 研究方法 |
6.2 观察指标 |
7 统计学分析 |
结果 |
1 患者一般资料 |
2 HRS的预后因素 |
3 Child-Pugh评分与HRS预后的关系 |
4 Child-Pugh不同分级死亡率的差异 |
5 存活组与死亡组Child-Pugh评分的差异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临床技能培训与实践 |
参与科研工作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一览 |
致谢 |
附录: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8)34例麻疹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临床表现 |
1.3 并发症 |
1.4 检查方法 |
1.5 治疗方法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3 讨论 |
四、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克罗恩病的中医证型与粪菌移植疗效相关性的研究[D]. 文娜.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9(08)
- [2]急性不典型重症戊型肝炎延误诊断一例分析[J]. 毕贞水. 中国全科医学, 2018(35)
- [3]急性肠道传染病病例就诊延误原因及影响因素研究[D]. 陈深侠. 浙江大学, 2007(02)
- [4]肝豆状核变性误诊12例[J]. 邵平,李淑德. 临床误诊误治, 2005(08)
- [5]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戊型肝炎2例[J]. 马元铮.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01)
- [6]60岁以上老年人成型肝炎27例分析[J]. 沈韵芸,肖菊兰,史宇飞,李云. 江西医学院学报, 1998(03)
- [7]肝肾综合征预后因素的Cox回归分析[D]. 张文洁. 暨南大学, 2004(01)
- [8]34例麻疹临床诊治分析[J]. 李鸿宾. 中国现代医生, 20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