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21世纪,各国都将教育改革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最重要的一环。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1年6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同年7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颁布实施。这一系列的改革要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归根到底需依靠教师的能力与素质。教师是发生在所有各级各类学校和课堂中并通过所有教育渠道进行教育变革的关键活动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要素,在教学过程中其教学技能的发挥程度,将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性质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新基础教育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技能将发生重大变化。目前,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靠师范教育,面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此,现有的师范教育更应该有针对性地调整和改革师范生培养目标及方式。全文主要考察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为了能适应新的教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及其结构、影响教学技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哪些途径获得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发展。基于以上主要研究的问题,研究者以宜宾学院2004级中文专业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和调查研究法。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主要背景和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成果。作者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和新课程改革是当前师范教育中师范生教学技能发展及其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体现时代特征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技能结构,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论文主要从师范生成长过程角度考察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的路径和影响因素。通过对文献较系统地分析,把教学技能发展的可能路径粗略概括为专业理论学习、阅读专业期刊和书籍、教育见习与实习、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与合作、与同事(同学)的交流与合作、自身教学经验和反思等。通过对中文专业师范生的问卷调查及相关访谈,研究者获得了关于师范生对于教学技能的认识与掌握情况。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一是师范生教师角色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掌握课堂教学技能的学习动机。二是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高等师范教育应该积极变革教育培养策略,使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与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步。三是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发展途径主要有学校教育、教育见习与实习和师范生自我学习与反思。基于理论研究和调查分析,研究者认为,师范生(中文专业)教学技能的培养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参与者和执行者的共同努力。即,学校要从政策制度上保证师范生发展的宏观动力;教学技能培训中心(机构)应在提高培养培训质量上发挥基础性作用;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指导水平:师范生个体要挖掘自身发展的内驱力,实现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