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博弈论文-潘翠云

法律博弈论文-潘翠云

导读:本文包含了法律博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民间口头艺术,法律保护传承人,权利义务,权利限制

法律博弈论文文献综述

潘翠云[1](2019)在《民间口头艺术法律保护中传承人权利博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民间文学艺术因为自古流传,其中大部分都是口口相授,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占了民间文学艺术的绝大部分比例。民间口头艺术的权利主体是其所在的族群或国家,传承人并不是其权利主体,但因为民间口头艺术的现存现状,目前在实践当中,传承人的权利与权利主体的权利有所混淆,但基于两者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同,两者的权利义务应当有所不同,但传承人在民间口头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中至为重要,也需要赋予其必须的法定权利,如何平衡传承人的权利与非权利,有利于民间口头艺术的传承及发展是文章主要探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经济师》期刊2019年12期)

于慧洋[2](2019)在《多元主体博弈下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数量增加,言论发布者数量不断增加,盈利模式也转变为流量变现。在多元主体博弈的网络空间中,政府、言论发布者、网络平台以及法院这四个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相互作用。采取博弈模型对其分析,得出最优策略组合。这个过程存在的问题有:言论发布者发布不实言论、自媒体的优势被滥用、我国法律规定忽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主张采取惩罚与激励的混合模式进行规制,呼吁言论发布者应当有理性,决策时考虑成本与收益,主张司法机关在裁判时尽到谨慎义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9年20期)

贾雪言[3](2019)在《理与力博弈下的法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下处在属人社会,一切制度的建设都无法脱离人这一主体要素,法律的建设也不例外。而法律的性质不仅是理论更是权力的博弈,故法制的建构要秉持宽容和尊重的理念,发挥人的理性和意志自由的作用,才可能创造出有共识、秩序化的行动世界。(本文来源于《河北农机》期刊2019年10期)

李礼辉[4](2019)在《如何避免中美博弈中的法律风险》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现在的观察看,未来可能保守主义会在美国经济体系和政治体系里面长期起主导性作用。另外,美国已经把中国视为主要的对手。我们当作战略竞争对手也好,别的对手也好,也会是长期的政策导向,而且不会因为美国的党派的更替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态度。从现在看,美国的基本的民意,或者多数的一些政界人物,经济上一些有影响力的人物,在这一点上看法是基本上一致的。(本文来源于《经济导刊》期刊2019年09期)

李志超,陈刚[5](2019)在《激励与惩罚:博弈论视角下“车闹”纠纷的法律规制——基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发生"车闹"时,司机、闹事乘客与其他乘客同处一个封闭空间,叁者的安全与相互间的行为高度相关。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与演化博弈的方法分析了闹事乘客、公交车司机与其他乘客的行动选择和动机,并阐述了在不同法律规制下叁者决策的变化。研究表明,"无司机权益保护"是事件矛盾升级的重要原因;"忍耐鼓励"有固定司机保持忍让的作用;"搭便车"心理和车闹危害意识不足是乘客没有出面制止的主要原因。建议完善相关治安规定,保护司机权益,同时鼓励司机保持忍让,并加强乘客宣传教育,减少"搭便车"心理。(本文来源于《中国经贸导刊(中)》期刊2019年07期)

陈宏洁[6](2019)在《社会学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案例研究——评《法律诉讼中的博弈——对一起民事案件的社会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历史是利益斗争的结果,而法体现了利益既得者的权威性。从古至今,正义、公平、公正是人类世世代代永恒不变的追求,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不适用于现代文明社会。而也正因为公平正义的含义深厚,所以指望每位社会成员在与他人产生利益矛盾和对立时,都能依据所谓的"公平正义"作出正确认识和判断是不现实的。而公平正义又是人们发生利益冲突和矛盾、对立时的可操作性的依据,但是这个依据还游离于价值层(本文来源于《江西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7期)

钱叶芳,徐顺铁[7](2019)在《“996类工作制”与休息权立法——资本与法律的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形色色的996类工作制在违法之同时,在道德与经济上皆不合理。休息权立法体系主要由工时基准、带薪年休假、法定节假日、产假(育儿假)和加班等规则构成。国际比较显示,我国工时基准相对于经济发展阶段显得过高,然而法定节假日和带薪年休假规则将工时基准拉低至与发展中国家历史阶段相适应的水平。另一方面,加班规则拉高了工时基准,但低违法成本吞噬了这一高保护。以尊重法律与现实为原则,我国休息权立法体系调整的重点是适当提高加班时限、降低加班费率,建立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并存的责任体系。软执法和弱工会是最大的问题。工会的独立维权不可期待,但劳动监察机构具有管制化改革的可能性。建议借鉴日本的劳动基准管制机构设置和运行模式,制定《劳动监察法》,设立中央垂直管理的劳动监察机构。(本文来源于《浙江学刊》期刊2019年04期)

宋静[8](2019)在《法律与政治的博弈:“政治问题”原则在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中的适用——以“释字第328号解释”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问题不审查"起源于美国的"政治问题"原则,该原则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等一系列宪法案件得以确立并不断发展,成为司法自制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问题"原则传入台湾后,关于"政治问题"是否"合宪"及其适用范围,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存有较大的争议和分歧。"释字第328号解释"作为少数直面两岸关系的解释之一,构建了相对完整的"政治问题不审查"的理论模型,引入了"司法消极主义"的解释方法。"政治问题"原则归根到底是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吊诡博弈,对台湾地区之后的"宪法解释"和两岸关系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现代台湾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朝勇[9](2019)在《花菜减产,种植户与基质生产公司的法律博弈》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起案件因法院采信一份调研报告,引起C省蔬菜协会与中国蔬菜协会基质分会的质疑。在代理律师看来,这起案件甚至有可能引发基质行业的大地震,影响蔬菜、水果行业的发展。大面积发病,造成花菜减产2016年9月至10月期间,在台风"莫兰蒂"和"马勒卡"的作用下,天空中裹挟着的特大暴雨袭击了A市,24小时降水量高达105毫米。暴雨积水导致该市B县的部分菜田被淹,当地部分种植在低洼处的花菜发生病害。(本文来源于《法律与生活》期刊2019年08期)

胡燕,卢晓莉[10](2019)在《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与实践博弈——基于成都市的调查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对于新时代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目标价值是制度设计的思想先导。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不仅需要从实施层面来进行探讨,而且还有必要深入到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和功能定位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故,本文以成都为样本,将法律价值的理论探讨与成都的实证调查相结合,对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与实践博弈进行研析,并进而提出优化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的路径与举措。(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法律博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自媒体时代网络平台数量增加,言论发布者数量不断增加,盈利模式也转变为流量变现。在多元主体博弈的网络空间中,政府、言论发布者、网络平台以及法院这四个主体在博弈过程中相互作用。采取博弈模型对其分析,得出最优策略组合。这个过程存在的问题有:言论发布者发布不实言论、自媒体的优势被滥用、我国法律规定忽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主张采取惩罚与激励的混合模式进行规制,呼吁言论发布者应当有理性,决策时考虑成本与收益,主张司法机关在裁判时尽到谨慎义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法律博弈论文参考文献

[1].潘翠云.民间口头艺术法律保护中传承人权利博弈研究[J].经济师.2019

[2].于慧洋.多元主体博弈下网络言论自由法律规制研究[J].现代交际.2019

[3].贾雪言.理与力博弈下的法律[J].河北农机.2019

[4].李礼辉.如何避免中美博弈中的法律风险[J].经济导刊.2019

[5].李志超,陈刚.激励与惩罚:博弈论视角下“车闹”纠纷的法律规制——基于重庆公交车坠江事件的思考[J].中国经贸导刊(中).2019

[6].陈宏洁.社会学视角下的民事诉讼案例研究——评《法律诉讼中的博弈——对一起民事案件的社会学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9

[7].钱叶芳,徐顺铁.“996类工作制”与休息权立法——资本与法律的博弈[J].浙江学刊.2019

[8].宋静.法律与政治的博弈:“政治问题”原则在台湾地区“大法官解释”中的适用——以“释字第328号解释”为中心[J].现代台湾研究.2019

[9].王朝勇.花菜减产,种植户与基质生产公司的法律博弈[J].法律与生活.2019

[10].胡燕,卢晓莉.政府法律顾问选聘制度设立的目标价值与实践博弈——基于成都市的调查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  

法律博弈论文-潘翠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