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经济改革始发于农村,伴随着改革的深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也开始了其改革的进程,然而,农村金融制度的变迁并没有像其他领域的改革那样顺利地向纵深发展,而是一波三折,反反复复。结果是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导致农村金融性“失血”,甚至农村改革带来的成果也在渐渐丧失。为什么农村金融改革在过去的二十几年间多次反复,至今仍处于试点阶段?显然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这正是本文研究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尝试采取提出概念和假设——形成假说——经验检验一一应用分析,从具体——抽象——具体的研究思路,运用历史主义和逻辑主义相统一、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相结合、静态分析方法与动态分析方法相联系、新制度主义与新古典主义分析方法相一致的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展开研究。 首先,在回顾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了一个关于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理论假说,借助最优决策数学模型,分析农户的金融合作需求,应用博弈均衡分析方法寻求农户金融合作的可能性,进而分析农户金融合作的行为,从中得出了农户存在金融合作的制度需求的结论。 其次,从历史角度把不同时代农村合作金融制度演变整合在统一的分析框架中,研究其制度变迁的轨迹,以期从中发现合作金融制度内在的规律性。为此,本文采取舍弃政府政治理念,以政府理性作为统一假设前提(即政府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把民国时期、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新中国建立以来几个不同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从农村合作金融思想传入中国及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成立开始追溯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变迁,从中发现这一制度运行的内在规律。通过比较分析,探寻适宜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生存所需的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得出了“自下而上地诱致性变迁,至上而下地引导是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得以健康发展的正确途径”的结论。进而运用这一理论框架分析不同时期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特征,并展开制度绩效分析,指出不同时期的政府出于特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从自身理性出发自上而下地强制性推动制度变迁,破坏了合作金融制度内在的运行机制,是农村合作金融制度难以发挥其应有制度绩效的主要原因。 接着,采用直接对农户进行调查的方法,取得第一手资料,并运用严格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进行经验验证,既取得了与理论一致的结论,同时进一步印证了本文对农户金融合作意愿和偏好等行为所作的理论分析,得出了农村合作金融组织适宜建立在经济相对落后、信息相对充分的村落,超出了地缘和血缘边界,其经营的风险就会增大,而规模较大的合作金融组织应当在组织发育成熟

论文目录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2 理论意义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的框架结构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2. 新制度经济学及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研究文献述评
  • 2.1 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综述
  • 2.1.1 基本理论中的不同观点
  • 2.1.2 金融制度及其变迁的理论综述
  • 2.1.3 一个简要评述
  • 2.2 对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文献的综述与评论
  • 2.2.1 农村金融抑制的供给型与需求型之争
  • 2.2.2 农村金融体系改革中合作制与股份制争论的综述与评价
  • 3. 合作金融理论回顾与述评
  • 3.1 合作经济理论回顾
  • 3.1.1 空想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 3.1.2 基督教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 3.1.3 国家社会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 3.1.4 马克思主义的合作经济思想
  • 3.2 几种不同的合作经济原则
  • 3.2.1 英国罗虚戴尔原则
  • 3.2.2 法国尼姆学派原则
  • 3.2.3 德国雷发巽的信用合作原则
  • 3.2.4 舒尔茨的信用合作原则
  • 3.3 合作经济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 3.3.1 合作经济原则的变化
  • 3.3.2 合作金融理论及其发展
  • 4. 理论框架——一个关于合作金融制度的假说
  • 4.1 基本假设
  • 4.1.1 国家的理性假定
  • 4.1.2 地方政府行为假定
  • 4.1.3 农民与农户行为假定
  • 4.2 农户金融合作行为分析
  • 4.2.1 农户融资需求分析
  • 4.2.2 农户金融合作的博弈分析
  • 4.3 模型的扩展
  • 4.3.1 制度环境对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约束
  • 4.3.2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
  • 4.3.3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
  • 5. 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 5.1 抗战前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
  • 5.1.1 合作思想传入中国
  • 5.1.2 中国第一个农村信用合作社
  • 5.1.3 抗战前中国农村信用合作运动
  • 5.2 抗战时期及其后民国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
  • 5.2.1 背景
  • 5.2.2 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系统
  • 5.2.3 基本做法
  • 5.3 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绩效分析
  • 5.3.1 民国时期农村合作金融运动的基本评价
  • 5.3.2 民国时期农村合作金融运动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6. 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创新与绩效分析
  • 6.1 抗战时期解放区的农村合作金融运动
  • 6.1.1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信用合作运动开展背景
  • 6.1.2 陕甘宁边区信用合作社的组建、组织形式及业务活动
  • 6.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信用合作运动的绩效分析
  • 6.2.1 边区信用合作社运动的基本评价
  • 6.2.2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信用合作运动的制度绩效分析
  • 7. 新中国建立之后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与绩效分析
  • 7.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及其分析
  • 7.1.1 改革开放前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演进历程
  • 7.1.2 对这一时期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绩效分析
  • 7.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 7.2.1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试错阶段
  • 7.2.2 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启动阶段
  • 7.2.3 农村信用合作社制度创新阶段
  • 7.3 改革开放中农村合作基金会的制度变迁及其绩效分析
  • 7.3.1 农村合作基金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
  • 7.3.2 农村合作基金会形成和发展的五个主要阶段
  • 7.3.3 农村合作基金会制度绩效与相关问题分析
  • 7.4 新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的历史经验
  • 7.4.1 成功经验
  • 7.4.2 历史教训
  • 8. 经验研究—基于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行为的分析视角
  • 8.1 基于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意愿的经验研究
  • 8.1.1 简要说明
  • 8.1.2 数据来源、变量界定与计量模型
  • 8.1.3 统计分析结果
  • 8.1.4 几点认识
  • 8.2 基于经济落后地区农户金融合作偏好的经验研究
  • 8.2.1 变量选取的说明
  • 8.2.2 分析模型与统计结果分析
  • 9. 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再认识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
  • 9.1 合作金融制度的再认识
  • 9.1.1 合作金融的制度优势
  • 9.1.2 合作金融的制度缺陷
  • 9.1.3 合作金融制度运行环境的再认识
  • 9.2 多元化安排下的农村合作金融制度评价与改革思路
  • 9.2.1 当前改革试点中三种主要模式的比较
  • 9.2.3 对当前试点改革的总体评价
  • 9.2.3 农村信用社治理结构改革的路径选择
  • 9.3 农村合作金融改革的国际经验借鉴
  • 10.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阶段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美国金融制度变迁的政治因素[J].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8(03)
    • [2].基于农业价值链视角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J]. 安徽农学通报 2015(15)
    • [3].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时代金融 2014(03)
    • [4].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不足的原因及对策[J]. 吉林金融研究 2014(02)
    • [5].对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思考[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4)
    • [6].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制度变迁探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视角[J]. 中国经济问题 2011(03)
    • [7].经济转型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研究[J]. 当代经济管理 2010(02)
    • [8].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基本特征及创新的路径选择[J]. 经济师 2009(11)
    • [9].非正规金融演进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机制分析[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12)
    • [10].中外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研究动态与新进展——“十八世纪以来中外货币金融制度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6(02)
    • [11].中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探索[J]. 现代经济信息 2010(05)
    • [12].金融制度变迁中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博弈[J]. 世界经济情况 2009(01)
    • [13].中国金融制度变迁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视角[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09)
    • [14].从路径依赖视角初探中国金融制度变迁[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 2008(07)
    • [15].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反思与评价[J]. 科学与管理 2008(06)
    • [16].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历程、规律与趋势[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2019(02)
    • [17].美国及德国金融制度变迁的分析及思考[J]. 河南科技 2014(01)
    • [18].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解读[J]. 商业时代 2010(01)
    • [19].我国农村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基于农村社会资本视角[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0(01)
    • [20].农村金融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9(12)
    • [21].中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研究的文献综述[J]. 特区经济 2013(04)
    • [22].从外生到内生:基于农村金融制度变迁视角的分析[J]. 南都学坛 2008(05)
    • [23].经济史学研究范式探索——兼评杜恂诚《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8(04)
    • [24].大分流与货币金融制度变迁研究新动态——“大分流与货币金融制度变迁学术研讨会”综述[J].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8(02)
    • [25].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问题研究——以温州金融改革为例[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3(08)
    • [26].我国民间金融制度变迁与制度设计研究[J]. 未来与发展 2012(01)
    • [27].20世纪上半叶陕西金融制度变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9)
    • [28].全球化视域下新中国70年金融制度变迁与金融开放发展[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05)
    • [29].创新是金融制度变迁的主线——访山西财经大学教授孔祥毅[J]. 中国金融 2011(24)
    • [30].中俄金融制度变迁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评析[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标签:;  ;  ;  ;  

    中国农村合作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