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苯梯树脂是由两股Si-O-Si主链且中间通过氧桥基联结起来的双链状结构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由于它的特殊规整结构,其具有一系列良好的物理特性,因此吸引了许多学者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该论文针对目前合成方法复杂的现状,采用经过改良的热平衡缩合法,制备得到了产物端活性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并将其引发环状单体进行开环共聚合,得到了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嵌段共聚物。主要工作如下:1.以PhSiCl3为反应单体,乙醚为溶剂,在缓和条件下水解得到预聚体,然后以KOH做催化剂,在密闭反应釜中进一步高温平衡缩合反应得到了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借助傅立叶红外、X射线衍射和核磁共振硅谱等方法,确定了产物具有规整的梯形分子结构,同时热重分析也表明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2.研究了反应条件对预聚体的影响。在溶剂与单体配比为4:1,水与单体比例在3:1,水解温度低于15℃时预聚体产率较高。3.研究了反应条件对苯梯型树脂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浓度为2‰wt,250℃条件下反应1小时,得到的产物的分子量最大。4.以端活性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引发环状单体进行开环聚合,制备得到结构独特,以梯型树脂为中间段,以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为臂的嵌段共聚物,分析了整个过程的反应机理,并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5考察了极性调节剂DMAc对开环聚合速率的影响。少量的极性调节剂DMAc明显地改善开环共聚反应,但是反应时间及酸终止反应时机较难掌握,易生成交联共聚物(凝胶)。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绪论1.1 前言1.2 聚有机硅氧烷1.2.1 有机硅树脂1.2.2 有机硅橡胶1.2.3 嵌段有机硅聚合物1.3 聚倍半硅氧烷1.3.1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1.3.2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1.4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研究1.4.1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1.4.2 现有合成方法的局限性1.4.3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研究进展1.4.4 梯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应用1.5 论文的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二章 实验部分2.1 原料和测试仪器2.1.1 主要原材料2.1.2 主要测试仪器2.1.3 测试条件和方法2.2 实验方法第三章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表征3.1 引言3.2 实验步骤3.3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3.4 反应条件对预聚体的影响3.4.1 单体浓度3.4.2 水的用量3.4.3 溶剂的选择3.5 重排过程产物分子量的影响因素3.5.1 不同催化剂用量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3.5.2 反应温度不同时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3.5.3 反应时间不同时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3.6 测试和表征3.6.1 预聚体固体含量的测定3.6.2 预聚体和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GPC的测定3.6.3 预聚体和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IR分析29SI核磁共振'>3.6.4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29SI核磁共振3.6.5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X射线衍射3.6.6 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的热性能分析3.7 本章小结第四章 端活性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PH-T)与二甲基环硅氧烷(DMC)嵌段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4.1 引言4.2 实验步骤4.3 PH-T/DMC嵌段共聚物的合成4.4 聚合体系的确定4.4.1 共聚单体的选择4.4.2 碱催化剂的选择4.4.3 共聚温度的选择4.5 极性调节剂DMAc对凝胶时间的影响4.6 测试和表征4.6.1 PH-T/DMC嵌段共聚硅氧烷的IR4.6.2 PH-T/DMC嵌段共聚硅氧烷的XRD29SI核磁共振'>4.6.3 PH-T/DMC嵌段共聚硅氧烷的29SI核磁共振4.6.4 PH-T/DMC共聚硅氧烷的热性能研究4.7 小结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致谢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作者和导师简介附件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活性论文; 梯形论文; 聚苯基倍半硅氧烷论文; 阴离子开环聚合论文; 嵌段共聚物论文;
端活性梯形聚苯基倍半硅氧烷及其嵌段共聚物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