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先进司法应用技术。此项技术主要运用心理学与生理学中的“刺激——反应”原理,通过检测被测人有无涉案的犯罪心理痕迹,达到区分作案者与无辜者的目的。传统的“测谎”假说并不科学。目前,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主要运用于我国刑事司法领域,尤其在侦查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尽管此项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原理的科学性与结论的可靠性已得到实践的证实。在肯定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价值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问题。犯罪心理测试结论具有证据资格,本质上应当属于“鉴定结论”的范畴。就其证明力而言,犯罪心理测试结论不仅可以用来审查判断其他证据的真实性,它同样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特别是当测试结论认定被测人是无辜者时,法院据此可以做出宣告被告人无罪的判决。但在认定被告人有罪方面,还需与其他证据结合起来共同认定案件事实。由于现行法律的模糊与行业标准的欠缺,导致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运用中出现混乱,此外,从犯罪心理测试主体、测试仪器、测试环境、测试程序等方面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针对这些问题,应当从立法完善与技术操作角度加以规范。诸如需要立法明确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赋予测试人员与鉴定人同等的法律地位,加强测试技术行业管理等方面,从而促进此项技术早日得到规范化应用与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导论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0.2 国内外研究综述0.3 研究方法第1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概述1.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国内外的运用情况1.1.1 心理测试技术在国外的起源与发展1.1.2 新中国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兴起1.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理论基础1.2.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与“测谎”的辨析1.2.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原理1.3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实测流程1.3.1 犯罪心理痕迹动态分析阶段1.3.2 犯罪心理测试编题阶段1.3.3 测前访谈阶段1.3.4 实测操作与同步评图阶段1.3.5 心理测试图谱评判阶段1.3.6 测后谈话与讯问阶段1.4 本章小结第2章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功能与局限性2.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在司法实践中的功能2.1.1 及时有效排除无辜2.1.2 增强侦查人员审讯信心2.1.3 攻破心理防线2.1.4 提供侦查线索与方向2.1.5 辅助辨别证据之间的矛盾2.2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局限性2.2.1 主观认识对测试技术运用的制约2.2.2 影响测试技术准确运用的相关因素2.2.3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可靠性2.3 本章小结第3章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定位分析3.1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资格问题3.1.1 证据资格的内涵3.1.2 测试结论在我国刑事司法领域的证据资格3.2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明力问题3.2.1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相关性3.2.2 刑事证据证明力审查判断的理论前提3.2.3 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明力大小3.3 本章小结第4章 犯罪心理测试运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4.1 犯罪心理测试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4.1.1 现行法律的模糊及其引发的司法问题4.1.2 行业标准的欠缺及其引发的技术问题4.2 有关犯罪心理测试的立法完善与司法建议4.2.1 明确犯罪心理测试结论的证据属性4.2.2 明确犯罪心理测试人员的资质与法律地位4.2.3 加强犯罪心理测试技术适用的程序规范4.3 本章小结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致谢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公安院校心理学与心理测试技术的教学衔接[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08(03)
- [2].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工具探析——多导仪测试与脑电位测试[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03)
- [3].犯罪心理测试技术工具探析——多导仪测试与脑电位测试[J]. 广东公安科技 2012(02)
- [4].基于测试访谈技术的“测审一体化”构建研究[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9(03)
- [5].“具身认知”对犯罪心理测试技术的启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5(02)
标签:犯罪心理测试论文; 测谎论文; 测试结论论文; 证据资格论文; 证明力论文; 鉴定结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