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

基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

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研究基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沿着“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培养创新人才需要创新型教师→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创新是创新型教师成长和积聚的制度保证”这一逻辑体系,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科学、创造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借鉴许多相关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地研究了高校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和积聚的问题,进而提出促进高校创新型教师成长和积聚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对策与措施。论文在定义教学创新型教师、科研创新型教师和“教学-科研创新型”教师的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三种不同类型人才的成长与积聚的特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背景,探讨了这三种类型的创新型教师成长对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挑战:一是高校教学创新型教师严重缺乏的挑战;二是科研型教师没能担当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任的挑战;三是“教学-科研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如何从理想成为现实的挑战。并分别进行原因分析。同时探讨创新型教师积聚对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三方面挑战:一是高校教师不能“来去自由”的挑战;二是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挑战、三是物质激励失灵的挑战。论文最后针对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背景的创新型教师成长和积聚对目前高校人事制度的挑战,提出改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议。包括:改革现行职称评定标准、建立科学的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价体系、进行教师培训制度创新;加强教学工作对科研创新型教师的考核、引导科研创新型教师科研进教材、进实验;根据各高校实际,科学确定教师教学和科研投入的比例、建立教师分类培养和考核制度、制定政策,加快创新型教师团队的形成以及要建立“来去自由”的人事管理制度、建立教师社会保障和服务制度、重新设计和改革激励制度等。在论文答辩之后,根据答辩委员会专家的意见,笔者对论文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主要更改的内容有:增加了第三章的第二节——“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演变”;对创新型教师作了更为完整的定义,并对三种类型的创新型教师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对创新型教师的“成长”和“积聚”的关系作了说明。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题目解释及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的内容和主要方法
  • 第二章 创新型教师成长与积聚的特点
  • 第一节 创新型教师的概念与类型
  • 第二节 教学创新型教师成长与积聚的特点
  • 第三节 科研创新型教师成长与积聚的特点
  • 第四节 “教学—科研创新型”教师成长与积聚的特点
  • 第三章 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对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挑战
  • 第一节 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演变
  • 第三节 创新型教师成长对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挑战
  • 第四节 创新型教师积聚对当前人事管理制度的挑战
  • 第四章 对改进高校人事管理制度的建议
  • 第一节 促进教学创新型教师成长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 促进科研创新型教师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促进“教学—科研创新型”教师成长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第四节 促进创新型教师积聚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 结束语
  • 致谢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1)
    • [2].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27)
    • [3].高等教育功能转型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01)
    • [4].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模式探析——以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启瑞班”为个案[J]. 中国高等教育评论 2016(00)
    • [5].大数据时代的大学课程改革路径[J]. 教师 2017(17)
    • [6].创新人才培养的哲学反思[J]. 成才之路 2018(05)
    • [7].论PBL模式在音乐创新人才培养中的运用[J]. 教育现代化 2018(35)
    • [8].“云计算”环境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及发展路径研究[J]. 江苏教育研究 2018(Z3)
    • [9].创新素养培育需护长容短[J]. 创新人才教育 2013(04)
    • [10].国际化视野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以苏州大学药学本科生培养为例[J]. 中国成人教育 2018(21)
    • [11].培养创新人才的三要素[J]. 创新人才教育 2013(04)
    • [12].创客教育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探析[J]. 科技资讯 2018(05)
    • [13].发现自我,赢得未来——本溪高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基础教育论坛 2018(18)
    • [14].基于中学科技型社团活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以北京师大附中“科研小组”为例[J]. 物理之友 2019(03)
    • [15].以创新实践工作室为载体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探索[J]. 创新人才教育 2016(01)
    • [16].大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与成效——以厦门大学附属科技中学为个案[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16(02)
    • [17].第二课堂: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 江苏高教 2010(06)
    • [18].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三维激光实验教学模式探究[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9(04)
    • [19].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23)
    • [20].高等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30)
    • [21].密歇根大学创新计划及其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启示[J]. 考试与评价(大学英语教研版) 2018(04)
    • [22].影响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因素的分析[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4)
    • [23].依托创新项目 提供创新舞台 培养创新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22)
    • [24].基于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下的英语演讲模式探究[J]. 英语广场 2016(03)
    • [25].导向型培养 创新型成长——高校班主任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27)
    • [26].基于“教赛学一体化”的应用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内容设置研究[J]. 科技风 2019(24)
    • [27].从中美贸易战谈人才培养[J]. 创新人才教育 2018(02)
    • [28].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启示——由加州理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引发的思考[J]. 三江高教 2011(04)
    • [29].论艺术与科学相融的高职特色美育[J]. 中国文艺家 2018(02)
    • [30].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室全开放管理研究[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 2019(01)

    标签:;  ;  ;  

    基于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 ——以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为背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