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氧状态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论文文献综述)
许健[1](2020)在《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丙烯酸镁是一种具有优异机械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聚丙烯酸盐水凝胶材料,但其吸水保水性较差、重复吸水能力低的缺陷限制了在农林保水、建筑材料等领域的推广应用。通过可控合成双交联结构或半互穿网络结构的聚丙烯酸镁复合水凝胶,不但能克服吸水保水等性能缺陷,还能提升其机械性能,从而得到兼具优异吸水保水性和机械性能的聚丙烯酸镁复合水凝胶材料。本文首先以丙烯酸镁为单体,过硫酸钠-硫代硫酸钠作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自由基聚合方法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研究获得了较优的制备工艺:丙烯酸镁40wt%、过硫酸钠0.25wt%、引发剂还原剂比例1:1,该条件下所制备的聚丙烯酸镁水凝胶具备一定的自愈性,12h之后拉伸性能可恢复约60%。在此基础上,引入丙烯酸钠为共聚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共价交联剂,制备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PAMgA/PASA)双交联水凝胶,并研究分析了水凝胶的微观结构、吸水保水性以及机械性能。结果表明,MBA作用下丙烯酸镁和丙烯酸钠形成了双交联结构的共聚水凝胶,离子配位和共价键的相互作用使得水凝胶材料断裂面粗糙,提高了水凝胶在失水后维持网络结构的能力。当丙烯酸钠用量为20wt%,MBA用量为0.4wt%时,较单一离子交联的纯聚丙烯酸镁,共聚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提高400%,12h干燥后的保水率提高100%,断裂伸长率提高70%。而多次干燥-吸水溶胀以后,水凝胶的吸水溶胀比仍高达300%。此外,采用聚乙烯醇(PVA)作为半互穿网络组分,通过水溶液聚合法制备得到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PAMgA/PVA)复合水凝胶。结果表明,随着PVA的加入,半互穿网络结构得以形成,且复合水凝胶的吸水保水性、机械性能、自愈性等性能显着提高。获得PVA的较优用量为18wt%,相应的复合水凝胶比纯聚丙烯酸镁吸水溶胀比提升90%以上,保水性提升约30%,拉伸强度提升接近200%,断裂伸长率提高近100%,自愈效率提高近20%。
李国豪[2](2020)在《高强混凝土用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国家建筑建设的逐渐发展,工程施工质量及过程对混凝土产生了新的要求,高强混凝土因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工作性以及经济性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在高强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外加剂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作为新一代粘度调节剂,可以满足现代化工程对混凝土粘度、坍落度、强度的要求。为了研发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充分利用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分子设计具有一定灵活性的特点,研究中采用了水溶液聚合的方式,选用最常用的HPEG大单体来提供分子侧链,丙烯酸为聚合单体,丙烯酰胺为辅助单体,过硫酸钾-次硫酸氢钠甲醛为引发体系,甲基丙烯磺酸钠为链转移剂,加入常温反应助剂XL-1,控制温度在30℃±5℃,合成出一种具有降粘性能的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NT-JN。利用单因素变量分析的方法,分别研究了不同的酸醚比、链转移剂用量、引发剂用量、滴加时间以及保温时间对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了较优的合成配比,即当酸醚比为3.5∶1、链转移剂为0.4%、引发剂用量为0.4%、滴加时间为3 h、保温时间为0.5 h时,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各项性能最优。利用红外光谱与分子量吸附性测试,从微观上对NT-JN的分子结构、吸附性能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进行了表征,微观表征分析发现:对比其它两种市售降粘剂JP-W1与JP-W2,NT-JN的吸附性能较好,并且分子排列构造以及分子量的分布优良。研究对比了NT-JN与其它市售降粘剂对不同水泥的适应性、对三种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粉、硅灰)替代水泥的适应性和对温度的敏感性。研究表明,NT-JN与其他市售降粘剂相比,对水泥与掺和料的适应性比较好,对温度的敏感性比较低。利用NT-JN与聚羧酸减水剂PC-XM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当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NT-JN)掺量为0.3%0.6%时,配制的混凝土性能最优。
李双双[3](2020)在《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附着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吸水树脂因其优异的吸水和保水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园林、医疗卫生、建筑工业以及其他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吸水树脂也逐渐开始应用于消防灭火领域。虽然水是常用的灭火手段,但流动性太大,不易附着,易流失,从而大大降低了水的灭火效率。如何开发出一种附着力强的新型灭火技术,有效灭火,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立足于该问题,重点研究了高吸水树脂的浓度与附着性能的关系及影响机理,同时开展可以有效提高附着能力的新型灭火剂的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本文首先研究了高吸水树脂的浓度对其在木板上附着性能的影响。通过流变学方法和倒置实验确定样品形成凝胶的浓度区间,同时测定了该吸水树脂的最大吸水倍率,求得其吸水饱和浓度。通过模拟消防车中喷枪喷向火灾现场进行灭火的场景的假设,对样品进行了喷涂实验,以在固定面积范围的木板上凝胶的附着厚度来判断其附着性能的大小。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的附着性能与其浓度相关,随着浓度的升高,样品的附着性能提高,当高吸水树脂样品的浓度达到其凝胶浓度时,附着性能有着大幅度的提高,在浓度继续增加时,附着性能提高的幅度较小,此时由于重力影响,附着层会整块掉落。其次还结合实际应用出发,研究了无机纳米粒子复合灭火水凝胶的制备及其附着性能。通过流变学方法和倒置实验确定基料高吸水树脂的添加量,分别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膨润土和高岭土两种无机粒子,再测定复合水凝胶的吸水率、频率扫描、稳态剪切以及附着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无机纳米粒子添加量增多,复合水凝胶的吸水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凝胶的网络强度均增强,稳态剪切中,均表现出低频黏度大,高频黏度小,有较好的加工性能,满足灭火剂实际应用的流体特征。随添加量增加,复合物附着性能均有所提高。添加膨润土和高岭土的复合水凝胶附着能力基本相当。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吸水树脂的附着性能与其浓度表现出的规律,可以为水凝胶灭火剂等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通过添加无机纳米粒子可以有效的提高灭火水凝胶的附着能力。由于高吸水树脂在消防灭火领域处于最初的探索阶段,所以本研究无论从基础研究还是指导实际应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楠[4](2020)在《淀粉接枝/二元共聚改性聚丙烯酸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传统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结构及性能的缺陷,采用淀粉接枝改性、二元共聚改性以及可逆断裂-加成链转移聚合与点击反应结合法,以丙烯酸、丙烯酰胺、烯丙基磺酸钠、淀粉等为原料制备改性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核磁、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表征微观结构,对树脂吸水保水等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得到研究结果如下:(1)以淀粉、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主要材料,采用接枝改性法制备了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树脂制备工艺参数为:引发剂和交联剂添加量分别为2 wt%和0.5 wt%、AM/AA摩尔比为3:8、单体/淀粉质量比为8:1、丙烯酸中和度为85%。优化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收倍率分别为1089.6 g/g和80.5g/g。AM/AA摩尔比对树脂结构的研究结果表明,AM/AA摩尔比增加,树脂的网孔增大、网络密度减小,分子间范德华力和氢键增强,提高了树脂的保水性能。(2)以过硫酸铵、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分别为引发剂和交联剂,采用二元共聚法在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结构中引入亲水性磺酸基,制备出丙烯酸AA-烯丙基磺酸钠SAS共聚型高吸水性树脂。采用单因素法对反应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当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质量比为10:2时,所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和生理盐水的吸收倍率分别为1378.9 g/g和98.8 g/g;与纯聚丙烯酸钠树脂相比,共聚型和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倍率和耐盐性分别提高了40.1%和34.3%。(3)为解决传统自由基聚合制备高吸水性树脂交联结构不规整问题,采用可逆断裂-加成链转移聚合法(RAFT)与点击反应结合的方法,初步探索了网络结构可控的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探讨了精确调控树脂网络结构的方法。
毕雨田[5](2020)在《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在低水胶比的混凝土中收缩开裂严重影响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采用内养护方法可显着降低混凝土的早期收缩,抑制混凝土中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的性能。目前关于内养护剂的研究主要包括无机材料内养护剂(轻集料、多孔超细粉末)、有机材料内养护剂(高吸水性树脂,SAP)和有机/无机复合内养护剂在水泥基材料中的应用,无机内养护剂吸水倍率低,有机内养护剂在水泥基材料中耐碱、耐高价离子的性能较差,两种内养护剂不能兼顾对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收缩和强度的改善。因此,本文设计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改性内养护剂,围绕改性内养护剂的组成、结构、性能开展了研究,并进一步探究了其对砂浆自收缩、干燥收缩、力学性能及微观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利用反向悬浮聚合法将无机高岭土接枝于聚丙烯酸-丙烯酰胺有机网络中,并通过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粒度、茶袋法等测试方法研究了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化学组成、微观结构及吸水(液)性能。此外,为保证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在水泥基材料工程中的应用,测试了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温度稳定性和对环境相对湿度的敏感性。改性高吸水性树脂为颗粒均匀的圆形微珠,吸水或吸碱液后也均匀膨胀呈球形。在去离子水中,添加丙烯酰胺的改性SAP的吸水速率快但饱和吸水倍率较低,随高岭土含量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改性SAP的吸水倍率提高,但高岭土含量过高时交联度进一步降低,改性SAP的饱和吸水倍率降低。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和水泥浆上清液中,复合改性高吸水性树脂显着提高了在碱溶液中平衡状态时的吸液倍率。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对砂浆的自收缩与干燥收缩有明显改善。随高岭土含量增加,改性SAP网络刚性增强,内部毛细孔增加,随丙烯酰胺含量增加,改性SAP的耐碱、耐Ca2+性能提高,均提高了改性SAP的内养护性能,明显缓解砂浆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由于SAP释水干燥后在水泥基材料中产生的孔隙,掺加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后,砂浆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随高岭土含量增加,改性SAP网络刚性增强,内部毛细孔增加,促进砂浆水化,随丙烯酰胺含量增加,改性SAP的耐碱、耐Ca2+性能提高,吸液倍率增大,从而内养护效果优化,对砂浆抗折强度和抗压强度的损失降低。利用扫描电镜、热失重、压汞分析法研究了改性SAP在砂浆中的微观形貌、水化程度及孔结构的影响。改性SAP在砂浆中释水干燥后,仍与水泥基材料的接触紧密,表明改性SAP与水泥石之间具有较强的作用力,在释水过程中基本保持原形,易于通过毛细孔效应释水,砂浆的水化程度较高,但因改性SAP增大了砂浆的孔隙率,改变了孔径分布,造成砂浆的强度折减。
林立[6](2018)在《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首先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N-羟甲基丙烯酰胺(HAM)和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为主要原料,结合前期工作基础以及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方法,制备三种高吸水性树脂。然后通过对三种树脂的性能进行比较得到一种性能最优的耐盐高吸水性树脂,并且对该树脂的聚合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其次将工艺条件优化后的树脂进行表面交联处理,制备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最后利用这种树脂初步研制出一种吸汗容量高的防脚泡鞋垫。具体工作如下:(1)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 P(AA-co-NAM)、P(AA-co-HAM)和 P(AA-co-AMPS)三种耐盐高吸水性树脂,利用傅里变换叶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热失重研究了三种树脂的化学结构以及表面形态。采用物理方法测试了三种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盐水)倍率、保水(盐水)率以及一定压力条件下的保水(盐水)率。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耐盐高吸水性树脂都有良好的吸液能力和保液能力,其中P(AA-co-AMPS)性能最佳,吸水(盐水)倍率可达900g/g和100g/g以上。(2)对上述合成的P(AA-co-AMPS)进行聚合工艺条件优化,对AA与AMPS的质量比、AA中和度、NMBA用量以及APS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研究了各个因素对P(AA-co-AMPS)吸水(盐水)倍率的影响。运用L16(44)正交实验对以上四个因素进行系统考察,经方差分析得出最优聚合工艺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单体质量比为4:1、中和度为80%、NMBA用量为0.06wt%以及APS用量为0.35wt%即为最佳聚合工艺组合。经重复验证实验,最佳聚合工艺条件组合下,P(AA-co-AMPS)的吸水倍率达到1344.3g/g,吸盐水倍率达到145.1g/g。(3)将丙三醇与去离子水配制成交联液对上述制备的P(AA-co-AMPS)进行表面交联处理得到一种“核-壳”结构,研究丙三醇浓度和反应温度对P(AA-co-AMPS)吸水(盐水)倍率以及加压吸盐水率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热失重研究了该改性树脂的化学结构及表面形态。研究结果表明,丙三醇用量为16.2wt%,反应温度为112℃时,P(AA-co-AMPS)的综合吸液性能最好。(4)设计并初步制造出一种用于高强度负重行军的防脚泡鞋垫,以人体足底压强分布为依据,由上至下设置三层结构,上下层为透气吸湿的粗棉布层,中层为分布一定数量填充孔的EVA发泡层,并以一定比例填充上述经表面交联处理的P(AA-co-AMPS)树脂和木粉用以吸汗保汗,层间使用自制的酮亚胺固化环氧胶贴合。研究结果表明,该鞋垫在30kPa压强下,单只鞋垫吸汗容量可达29.8g。
赵秋丽,王海婷,刘文波,杨羽佳,吴海洋,聂俊毅,连家均[7](2017)在《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粉煤灰高吸水树脂》文中研究指明以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Span80为分散剂,环己烷作为油相,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油水比、分散剂用量和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形态和吸液性能的影响。制备的高吸水树脂最佳吸蒸馏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956g/g和137g/g。引入质量分数为9%的粉煤灰后,树脂仍能保持较高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分别为616.4g/g和66.3g/g。
田光磊[8](2016)在《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本课题组研究的基础上,参考住友的产品特点,并结合最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采用新型工艺——喷雾聚合法制备高耐盐性的球状SAP,及研究了各因素对SAP微球性能的影响;通过添加壳聚糖接枝引入配位基团和多孔硅藻土制备了复合SAP微球,并研究了复合SAP微球对重金属的吸附规律。具体内容如下:(1)以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主要单体,采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作为聚合交联剂,引发剂选用过硫酸钾(KPS),设计并使用喷雾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树脂微球;探讨了SAP微球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并分析了AA的中和度、单体配比(AM:AA)、NMBA的用量、KPS的用量、反应温度和氨水用量对SAP微球的吸水及耐盐性能的影响,并运用正交试验(L2556)对喷雾聚合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AA中和度60%,AM:AA为1:4,交联剂为0.025%,引发剂为0.3%,温度100℃,氨水用量20mL时得到的吸水树脂吸水及吸生理盐水倍率最高,分别可以达到1090g/g和83g/g。(2)采用喷雾聚合法以上述的最佳反应条件来制备球状高吸水树脂,测定并分析高吸水树脂在不同状态下的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以及SAP微球在不同条件下的吸水速度、重复吸水性能和在不同价态的阳离子和阴离子的吸液性能规律等。最终结果表明,阴离子浓度对产品的吸液性能影响非常小,在不同价态阳离子溶液的倍率,其顺序为Na+>Ca2+>Fe3+,最后通过HPLC法测定样品中的单体残留量,符合国家标准。(3)采用喷雾聚合法以硅藻土为无机填料,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单体,采用壳聚糖接枝P(AA-AM)制备CTS-g-P(AA-AM)/DE复合高吸水树脂,其中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研究并分析硅藻土和壳聚糖的用量对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对比P(AA-AM),探索复合高吸水树脂对重金属铬和铅的吸附规律,结果表明:复合高吸水树脂的各吸水、保水性能均得到提高,且对重金属Cr3+和Pb2+的吸附性能从142mg/g和173mg/g提高到214mg/g和325mg/g,并发现吸附过程用二级动力学描述更为合适。复合高吸水树脂对Cr3+和Pb2+的吸附热力学分别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其两种树脂对两种重金属的吸附等温曲线用Langmuir方程模拟更为合适,R2分别为0.994和0.998。(4)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热重分析(TG-DTA)和X射线衍射光谱(XRD)方法对高吸水树脂的结构、形貌、吸附性、热稳定性和结晶进行研究,红外结果表明,丙烯酸与丙烯酰胺已经发生了共聚反应生成高吸水树脂,扫描电镜表明:样品为表面光滑的球状结构同时表现出优良的热稳定性,最后采用XRD和ICP可以看出硅藻土的晶格结构在复合高吸水树脂中有所改变,并且与未用改性的SAP微球相比,其吸附性能提高了45%左右。
余云祥[9](2015)在《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吸水性树脂是一类含有羧基、羟基等强亲水性基团并具有一定交联度的水溶胀型高分子聚合物。它有高分子材料的相关优点,方便进行加工,同时也有极佳的使用性能。本文以纤维素衍生物——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原料,分别用水溶液聚合法和新型敞开体系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二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和三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其最佳工艺条件,表面形貌和结构特征,探究了其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中采用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各单因素对两种树脂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同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羧甲基纤维素钠,蒸馏水,丙烯酸中和度,丙烯酰胺,交联剂,引发剂,反应温度这些条件来安排正交实验,最终得出了两组最佳工艺条件。选取最佳工艺条件合成的两种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产品进行相关的性能测试。测试主要结果如下:二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在蒸馏水、自来水、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液倍率分别为1509 g·g-1、471 g·g-1、116 g·g-1;其在40℃、60℃、80℃下5h的保水率可分别达到85%、78%、72%;产品吸水10min和60min分别能达到最大吸水率的65%和93%;其重复吸水率也能在5次后达到最大吸水率的72%。三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产品在蒸馏水、自来水、生理盐水中的最大吸液倍率分别为1082 g·g-1、375g·g-1、67 g·g-1;其在40℃、60℃、80℃下5h的保水率可分别达到86%、83%、81%;产品吸水10min和60min分别能达到最大吸水率的56%和88%;其重复吸水率也能在5次后达到最大吸水率的78%。采用土埋法对实验合成的两种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产品进行生物降解性实验。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二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产品的降解性能优于三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产品;由红外光谱分析,二者主链结构上的醚键都发生了断裂。这表明二者均为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共聚物,其降解率分别达到74%和51%。
张小磊[10](2014)在《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面交联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丙烯酸为主要原料,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高吸水性树脂(super absorbentpolymer,简称SAP),探讨了合成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针对合成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容易粘结成团和凝胶堵塞的缺点,又对其进行了表面交联后处理,系统研究了表面交联后处理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此外,引入了促进剂三-(二甲胺基甲基)苯酚(DMP-30)降低了表面交联温度,以达到降低高吸水性树脂中丙烯酸残留单体含量的目的。在合成高吸水性树脂的过程中,直接利用中和热引发聚合并且在较高温度下加入氧化还原引发剂缩短反应时间,提高生产效率。研究了中和度、单体浓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和聚合反应温度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发现上述因素对SAP的吸水倍率和吸盐水倍率的影响趋势相似,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中和度80%、单体浓度30%、交联剂用量0.03%,引发剂用量0.2%、聚合反应温度为70℃。其中合成的树脂吸水和吸盐水倍率可以分别达到1053g/g和90.3g/g。FTIR、TG和SEM的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合成出了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并且SAP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表面交联后处理过程中,将粉碎工艺和后处理工艺合二为一,简化了生产工艺。研究了交联液中硫酸铝用量、丙三醇用量、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用量、表面交联液浓度、表面交联温度和表面交联液用量等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交联后处理可以有效地改善高吸水性树脂的分散性和干爽性,其加压吸收量可以提高到33g/g。进一步引入DMP-30之后,丙烯酸残留单体的含量从1889mg/kg下降至431mg/kg。FTIR的分析结果表明高吸水性树脂发生了表面交联反应,TG则说明表面交联后处理提高了高吸水性树脂的热稳定性,而SEM的分析指出表面交联后处理可以增加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粗糙度,从而增大比表面积,可以更好地克服凝胶堵塞问题。
二、有氧状态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氧状态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1)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水凝胶概述 |
2.1.1 水凝胶定义 |
2.1.2 水凝胶分类 |
2.1.3 水凝胶吸水机理 |
2.1.4 水凝胶的应用 |
2.2 水凝胶的制备方法 |
2.2.1 本体聚合法 |
2.2.2 溶液聚合法 |
2.2.3 反相悬浮聚合法 |
2.2.4 辐射聚合法 |
2.3 聚丙烯酸类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3.1 聚丙烯酸水凝胶的改性研究 |
2.3.2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4 双网络水凝胶的研究进展 |
2.4.1 氢键交联 |
2.4.2 离子交联 |
2.4.3 其他方式 |
2.5 双重交联水凝胶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主要反应试剂与仪器 |
3.3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 |
3.3.1 丙烯酸镁单体的制备 |
3.3.2 聚丙烯酸镁水凝胶的制备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微观结构分析 |
3.3.5 热稳定性分析 |
3.3.6 拉伸性能测试 |
3.3.7 吸水溶胀比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单体浓度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3.4.2 引发体系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3.4.3 分析表征与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丙烯酸镁/丙烯酸钠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4.3 共聚水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
4.3.1 共聚水凝胶的制备 |
4.3.2 共聚水凝胶的性能表征 |
4.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4.4.1 MBA用量对水凝胶的影响 |
4.4.2 丙烯酸钠含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4.4.3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主要实验试剂与仪器 |
5.3 水凝胶的制备 |
5.3.1 聚丙烯酸镁/聚乙烯醇水凝胶的制备 |
5.4 结果讨论与分析 |
5.4.1 PVA用量对水凝胶性能的影响 |
5.4.2 PVA对水凝胶保水性的影响 |
5.4.3 PVA对水凝胶自愈性的影响 |
5.4.4 PVA对水凝胶耐盐性的影响 |
5.4.5 水凝胶的表征及结构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文总结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2)高强混凝土用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研究背景 |
1.3 聚丙烯酸钠研究现状 |
1.4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性质 |
1.4.1 物理及化学性质 |
1.4.2 粘度特性 |
1.4.3 电解质特性 |
1.4.4 吸附特性 |
1.5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机理 |
1.6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 |
1.6.1 乳液聚合法 |
1.6.2 悬浮聚合法 |
1.6.3 自由基聚合法 |
1.6.4 溶液聚合法 |
1.7 不同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
1.7.1 絮凝剂 |
1.7.2 增稠剂 |
1.7.3 降粘剂 |
1.7.4 油田助剂 |
1.7.5 水处理剂 |
1.7.6 吸水树脂 |
1.8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作用机理 |
1.8.1 空间位阻作用 |
1.8.2 静电斥力作用 |
1.8.3 基团及分子链 |
1.9 研究内容和意义 |
1.9.1 研究内容 |
1.9.2 研究意义 |
第2章 试验原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主要原料 |
2.1.1 合成试验主要原材料 |
2.1.2 性能测试主要原材料 |
2.2 试验设备与仪器 |
2.3 试验内容与方法 |
2.3.1 水泥净浆流动度检测 |
2.3.2 水泥胶砂流动度检测 |
2.3.3 混凝土检测 |
2.3.4 分子质量测定 |
2.3.5 红外光谱测定 |
2.3.6 吸附量测定 |
第3章 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 |
3.1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依据 |
3.1.1 技术依据 |
3.1.2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合成方法 |
3.2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合成正交试验 |
3.2.1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合成正交试验设计 |
3.2.2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合成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合成正交试验单因素分析 |
3.3.1 酸醚比对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性能的影响 |
3.3.2 链转移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性能的影响 |
3.3.3 引发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性能的影响 |
3.3.4 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性能的影响 |
3.4 pH值对于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影响 |
3.5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微观分析 |
3.5.1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红外光谱分析 |
3.5.2 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分子量吸附测试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应用研究 |
4.1 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对不同矿物掺合料的适应性 |
4.2 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对水泥的适应性 |
4.3 高性能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对温度的敏感性 |
4.4 工程应用 |
4.4.1 工程概况 |
4.4.2 实际工程应用结果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3)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附着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高吸水树脂的概述 |
1.2.1 高吸水树脂的概念 |
1.2.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2.3 高吸水树脂的基本性质 |
1.2.4 高吸水树脂在高分子化合物中的应用 |
1.3 水系灭火剂的概述 |
1.3.1 水系灭火剂的种类 |
1.3.2 高吸水树脂在水凝胶灭火剂中的应用 |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高吸水树脂的浓度与其附着性能的关系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过程 |
2.3.1 高吸水树脂的预处理 |
2.3.2 喷涂样品制备 |
2.4 样品表征 |
2.4.1 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 |
2.4.2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能测试 |
2.4.3 高吸水树脂的凝胶点的确定 |
2.4.4 高吸水树脂的喷涂实验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高吸水树脂结构表征结果 |
2.5.2 高吸水树脂吸水倍率结果 |
2.5.3 高吸水树脂吸水速率结果 |
2.5.4 高吸水树脂流变凝胶点的测试结果 |
2.5.5 高吸水树脂倒置凝胶点的测试结果 |
2.5.6 高吸水树脂的喷涂实验结果 |
2.6 小结 |
第3章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灭火水凝胶的制备及附着性能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过程 |
3.3.1 SAP3型高吸水树脂凝胶的样品制备 |
3.3.2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制备 |
3.4 样品表征 |
3.4.1 SAP3型高吸水树脂结构表征 |
3.4.2 SAP3型高吸水树脂凝胶点的确定 |
3.4.3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吸水率测试 |
3.4.4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流变学测试 |
3.4.5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附着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SAP3型高吸水树脂的结构表征结果 |
3.5.2 SAP3型高吸水树脂凝胶点的确定 |
3.5.3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吸水率测试结果 |
3.5.4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频率扫描测试结果 |
3.5.5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稳态剪切测试结果 |
3.5.6 无机纳米粒子复合水凝胶的喷涂实验结果 |
3.6 小结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淀粉接枝/二元共聚改性聚丙烯酸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性树脂概述 |
1.2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保水机理 |
1.3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1.5 结构清晰的聚合物制备 |
1.5.1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聚合(RAFT)概述 |
1.5.2 RAFT聚合用于分子设计 |
1.5.3 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 |
1.6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 |
1.6.1 吸水和耐盐性能 |
1.6.2 保水性和pH敏感性 |
1.6.3 其它性能 |
1.7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
1.7.1 SAP在农业中的应用 |
1.7.2 SAP在医疗卫生用品中的应用 |
1.7.3 SAP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1.7.4 SAP在建筑中的应用 |
1.8 选题的目的、意义与技术路线及创新性 |
1.8.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1.8.3 论文研究的创新性 |
第二章 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药品及设备 |
2.2.2 反应机理 |
2.2.3 淀粉接枝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2.2.4 表征及测试方法 |
2.2.4.1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2.4.2 热重分析(TG) |
2.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4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液性能测试 |
2.2.4.5 保水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正交试验设计 |
2.3.2 结构和形貌表征 |
2.3.2.1 红外光谱 |
2.3.2.2 热重 |
2.3.3 AA与AM摩尔比对树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2.3.4 AA与AM摩尔比对树脂保水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丙烯酸-烯丙基磺酸钠共聚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药品及设备 |
3.2.2 反应机理 |
3.2.3 丙烯酸共聚烯丙基磺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3.2.4 高吸水性树脂的表征 |
3.2.5 溴值滴定法测反应单体转化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A/Na高吸水性树脂工艺条件的优化 |
3.3.2 PAA/Na-SAS高吸水性树脂工艺条件的优化 |
3.3.2.1 单体滴加速率对树脂性能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 |
3.3.2.2 交联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的影响 |
3.3.2.3 反应温度对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的影响 |
3.3.2.4 引发剂用量对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的影响 |
3.3.2.5 丙烯酸中和度对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的影响 |
3.3.2.6 AA与SAS比例对对树脂吸水性和耐盐性的影响 |
3.3.3 结构和形貌表征 |
3.3.3.1 红外光谱 |
3.3.3.2 热重分析 |
3.3.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控网络结构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药品及设备 |
4.2.2 链转移剂DMAT的制备 |
4.2.3 DMAT的炔基化改性制备DMAA |
4.2.4 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反应制备聚丙烯酸 |
4.2.5 结构表征 |
4.2.5.1 核磁测试 |
4.2.5.2 单体转化率的测定 |
4.2.5.3 聚合物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
4.2.5.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DMAT的结构表征 |
4.3.2 DMAA的结构表征 |
4.3.3 聚丙烯酸的表征 |
4.3.3.1 红外表征 |
4.3.3.2 PAA分子量及其分布的表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成果情况 |
(5)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背景 |
1.1.1 混凝土收缩及内养护机理 |
1.1.2 内养护剂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无机材料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2 有机材料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2.3 有机-无机复合内养护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
1.3 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原材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案 |
2.1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2.1.1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原材料 |
2.1.2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仪器设备 |
2.1.3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方案 |
2.2 砂浆试验内容及配合比 |
2.2.1 砂浆试验原材料 |
2.2.2 砂浆试验方案 |
2.2.3 砂浆试验仪器设备及主要实验方法 |
第3章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
3.1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微观结构分析 |
3.1.1 SAP分子结构分析 |
3.1.2 SAP干粉粒径分析 |
3.1.3 SAP吸水(液)粒径分析 |
3.2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液)特性研究 |
3.2.1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特性研究 |
3.2.2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的吸水特性研究 |
3.2.3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在水泥浆溶液中的吸水特性研究 |
3.3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温度稳定性研究 |
3.4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环境相对湿度敏感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对砂浆收缩性能的影响 |
4.1 改性SAP对砂浆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
4.1.1 相同水灰比改性SAP对砂浆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
4.1.2 高岭土含量不同的改性SAP对砂浆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
4.1.3 丙烯酰胺含量不同的改性SAP对砂浆自收缩性能的影响 |
4.2 改性SAP对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 |
4.2.1 相同水灰比改性SAP对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 |
4.2.2 高岭土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 |
4.2.3 丙烯酰胺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干燥收缩性能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高吸水性树脂对砂浆强度的影响 |
5.1 改性SAP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
5.1.1 高岭土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
5.1.2 丙烯酰胺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抗折强度的影响 |
5.2 SAP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1 高岭土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5.2.2 丙烯酰胺含量不同的SAP对砂浆抗压强度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掺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砂浆微观性能分析 |
6.1 掺改性SAP的砂浆扫描电镜分析 |
6.2 掺改性SAP的砂浆水化程度分析 |
6.3 掺改性SAP的砂浆孔结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性树脂的概述 |
1.2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
1.3 高吸水性树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
1.4.1 合成树脂系高吸水性树脂 |
1.4.2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 |
1.4.3 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 |
1.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1.5.1 反相悬浮聚合法 |
1.5.2 水溶液聚合法 |
1.5.3 反相乳液聚合法 |
1.5.4 辐射聚合法 |
1.6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1.6.1 红外光谱法(IR) |
1.6.2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 |
1.6.3 热重分析法(TGA) |
1.6.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1.6.5 X-射线衍射(XRD) |
1.6.6 核磁共振(NMR) |
1.6.7 其他表征方法 |
1.7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
1.7.1 农林园艺方面的应用 |
1.7.2 卫生用品方面的应用 |
1.7.3 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 |
1.7.4 其它方面的应用 |
1.8 选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8.1 选题依据 |
1.8.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2 实验试剂 |
2.2.3 样品表征与测试 |
2.2.4 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室温条件下吸水(盐水)倍率 |
2.3.3 室温条件下保水(盐水)率 |
2.3.4 特定温度下保水(盐水)率 |
2.3.5 压力下的保水(盐水)率 |
2.3.6 扫描电镜分析 |
2.3.7 热失重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聚合工艺条件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2 实验试剂 |
3.2.3 样品表征与测试 |
3.3 不同聚合工艺条件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3.3.1 单体质量比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3.3.2 中和度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3.3.3 交联剂用量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3.3.4 引发剂用量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3.4 合成P(AA-co-AMPS)的聚合工艺条件优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交联处理耐盐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4.2.2 实验试剂 |
4.2.3 样品表征与测试 |
4.2.4 表面交联P(AA-co-AMPS)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4.3.2 丙三醇用量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4.3.3 表面交联温度对P(AA-co-AMPS)性能的影响 |
4.3.4 扫描电镜分析 |
4.3.5 热失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在防脚泡鞋垫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2.2 实验试剂 |
5.2.3 实验配方 |
5.2.4 样品表征与测试 |
5.2.5 EVA发泡片材的制备 |
5.2.6 环氧胶的制备 |
5.2.7 防脚泡鞋垫的结构设计与初步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5.3.2 EVA发泡片材泡孔形貌分析 |
5.3.3 EVA发泡片材力学性能分析 |
5.3.4 防脚泡鞋垫吸汗性能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7)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粉煤灰高吸水树脂(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
1.3 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倍率的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油水比的影响 |
2.2 分散剂用量的影响 |
2.3 交联剂用量的影响 |
2.4 粉煤灰用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 |
2.5 X-射线衍射分析 |
3 结论 |
(8)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树脂简介 |
1.2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3 高吸水树脂吸水机理 |
1.3.1 高吸水树脂吸水热力学理论 |
1.3.2 高吸水树脂吸水动力学理论 |
1.3.3 Flory凝胶理论 |
1.4 高吸水树脂应用 |
1.4.1 高吸水树脂在医药卫生方面应用 |
1.4.2 高吸水树脂在农林园艺领域的应用 |
1.4.3 高吸水树脂在建筑行业领域的应用 |
1.4.4 高吸水树脂对污水中重金属的吸附行为 |
1.4.5 高吸水树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高吸水树脂合成方法 |
1.5.1 溶液聚合法 |
1.5.2 反相悬浮聚合法 |
1.5.3 辐射聚合法 |
1.5.4 喷雾聚合法 |
1.6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 |
1.6.1 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的发展 |
1.6.2 提高吸水树脂耐盐性的方法 |
1.7 高吸水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8 本课题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 |
1.8.1 选题的意义 |
1.8.2 研究内容 |
1.8.3 创新点 |
1.8.4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P(AA-AM)高吸水树脂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
2.1 引言 |
2.2 合成方法简介 |
2.3 实验部分 |
2.3.1 试剂与仪器 |
2.3.2 实验步骤 |
2.3.3 正交试验设计 |
2.4 试验方法 |
2.4.1 红外光谱分析 |
2.4.2 热重分析 |
2.4.3 扫描电镜分析 |
2.4.4 吸水性能的测定 |
2.4.5 保水性能的测定 |
2.4.6 吸水速率的测定 |
2.4.7 反复吸水倍率测定 |
2.4.8 单体残留量的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红外表征 |
2.5.2 热重分析 |
2.5.3 扫描电镜分析 |
2.5.4 正交实验结果与讨论 |
2.5.5 光学显微镜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AA-AM)高吸水树脂微球的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 |
3.3 实验方法 |
3.3.1 吸水倍率测试 |
3.3.2 金属盐离子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3.3 pH值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3.4 金属离子浓度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AA中和度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2 引发剂用量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3 交联剂用量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4 反应温度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5 单体配比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6 氨水量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7 pH值对SAP微球性能的影响 |
3.4.8 粒径大小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4.9 金属离子浓度对SAP微球吸水性能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TS-g-P(AA-AM)/DE复合高吸水树脂制备及吸附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CTS-g-P(AA-AM)/DE复合树脂微球的制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吸水性能 |
4.3.2 吸液速率 |
4.3.3 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红外分析 |
4.4.2 热重分析 |
4.4.3 扫描电镜-能谱图分析 |
4.4.4 X射线衍射分析 |
4.4.5 硅藻土用量对SAP微球性能的影响 |
4.4.6 硅藻土和壳聚糖的单体配比对SAP微球性能的影响 |
4.4.7 保水性能 |
4.4.8 重复吸水性能 |
4.4.9 吸水速率 |
4.4.10防潮性能 |
4.5 对重金属的吸附性能 |
4.5.1 吸附动力学研究 |
4.5.2 吸附热力学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1 总结 |
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高吸水性树脂的概念和特点 |
1.2 高吸水性树脂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
1.3.1 按原料来源分类 |
1.3.2 按亲水基团分类 |
1.3.3 按合成方法分类 |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和吸水机理 |
1.4.1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 |
1.4.2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
1.5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
1.5.1 高吸水性树脂在农林园艺方面的应用 |
1.5.2 高吸水性树脂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应用 |
1.5.3 高吸水性树脂在生理卫生方面的应用 |
1.5.4 高吸水性树脂在工业中的应用 |
1.5.5 高吸水性树脂在建筑业中的应用 |
1.5.6 高吸水性树脂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6 高吸水性树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1.7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7.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二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2.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二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2.3 吸水倍率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合成工艺研究 |
2.4.2 正交实验研究 |
2.4.3 二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
2.4.4 二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形貌 |
2.4.5 二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元共混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
3.1 实验原料和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 |
3.2 三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3.3 吸水倍率的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合成工艺研究 |
3.4.2 正交实验研究 |
3.4.3 三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测试 |
3.4.4 三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表面形貌 |
3.4.5 三元共混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吸水性树脂的可生物降解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原料和仪器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重量分析 |
4.4.2 表面形貌分析 |
4.4.3 结构表征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一) |
致谢(二)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面交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2.2 国内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进展 |
1.3 高吸水性树脂的基础理论 |
1.3.1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机理 |
1.3.2 高吸水性树脂的吸水机理 |
1.4 高吸水性树脂的分类 |
1.4.1 淀粉系高吸水性树脂 |
1.4.2 纤维素系高吸水性树脂 |
1.4.3 合成树脂系高吸水性树脂 |
1.5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方法 |
1.5.1 水溶液聚合法 |
1.5.2 反相悬浮聚合法 |
1.5.3 反相乳液聚合法 |
1.5.4 辐射聚合法 |
1.6 高吸水性树脂的应用 |
1.6.1 卫生用品方面的应用 |
1.6.2 农林园艺方面的应用 |
1.6.3 土木建筑方面的应用 |
1.6.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7.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和性能测试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3 实验步骤 |
2.3.1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 |
2.3.2 表面交联后处理工艺 |
2.4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4.1 吸水倍率的测定 |
2.4.2 吸 0.9wt%盐水倍率和保水量的测定 |
2.4.3 加压吸收量的测定 |
2.4.4 吸液速率的测定 |
2.4.5 残留单体(丙烯酸)的测定 |
2.4.6 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
2.4.7 红外光谱 |
2.4.8 热重分析 |
2.4.9 扫描电镜分析 |
第三章 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与工艺优化 |
3.1 实验过程 |
3.2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3.2.1 红外分析 |
3.2.2 热重分析 |
3.2.3 扫描电镜分析 |
3.3 高吸水性树脂合成工艺对其性能的影响 |
3.3.1 中和度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3.3.2 单体浓度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3.3.3 交联剂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3.3.4 引发剂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3.3.5 反应温度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表面交联后处理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
4.1 实验过程 |
4.2 高吸水性树脂的结构表征 |
4.2.1 红外光谱分析 |
4.2.2 热重分析 |
4.2.3 扫描电镜分析 |
4.3 表面交联后处理的反应条件对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
4.3.1 硫酸铝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2 丙三醇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3 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4 表面交联剂浓度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5 表面交联温度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6 表面交联液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7 DMP-30 用量对 SAP 性能的影响 |
4.3.8 高吸水性树脂的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有氧状态下聚丙烯酸钠高吸水性树脂的合成(论文参考文献)
- [1]高性能聚丙烯酸镁基水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许健.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2]高强混凝土用聚丙烯酸钠粘度调节剂的合成与应用[D]. 李国豪.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1)
- [3]聚丙烯酸类高吸水树脂的附着性能研究[D]. 李双双.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4]淀粉接枝/二元共聚改性聚丙烯酸基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张楠. 合肥工业大学, 2020(02)
- [5]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对砂浆性能的影响研究[D]. 毕雨田. 浙江大学, 2020(02)
- [6]耐盐抗压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其应用[D]. 林立. 福州大学, 2018(03)
- [7]反相悬浮法制备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粉煤灰高吸水树脂[J]. 赵秋丽,王海婷,刘文波,杨羽佳,吴海洋,聂俊毅,连家均. 化工新型材料, 2017(02)
- [8]丙烯酸系高吸水树脂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田光磊.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6(10)
- [9]生物质高吸水性树脂制备工艺及性能研究[D]. 余云祥.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1)
- [10]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及表面交联的研究[D]. 张小磊.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