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

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及理论是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基石,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地位。教科书中对马克思生产力概念的定义不但自身存在无法圆融的困难,同时也不符合原著中马克思对生产力的论述。本文认为,所谓生产力,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发展,以自然条件为首要基础,在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解决自身与自然矛盾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和以物质为载体的精神的总和,它实质上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成果。生产力由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方面构成。实体性要素主要是指劳动资料,非实体性要素主要包括科学、技术、组织、管理等等。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二者的结合,构成现实的生产力。人(劳动者)不是生产力的构成因素,而是生产力的创造者。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基点,包括生产力概念论、生产力发展论和生产力目的论三个部分,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不仅从现实社会关系及作为人存在和发展之基础的社会实践出发科学地理解人,从而一改哲学史上对人的精神性的、生物的、抽象的等非科学理解,并且阐明了人在生产力产生、存在和发展中的独特地位和高贵价值,深刻剖析了生产力发展与人自身发展的辩证统一关系,更指明了生产力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扬弃人自身发展中的异化,实现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可以说,马克思的生产力理论,是人学视域中的生产力理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中的人学。生产力因人而产生,又因人而存在、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要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归宿,这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根本精神。这一精神,对于我们当前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不仅为这一伟大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撑,也为这一伟大实践提供了方法论原则,同时又提供了一个判断各方面工作得失的理论标准。

论文目录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思想渊源
  • 1.1 英法古典经济学派对生产力的论述及其得失
  • 1.1.1 魁奈提出"土地生产能力"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
  • 1.1.2 亚当·斯密“生产效率”意义上的生产力概念
  • 1.1.3 李嘉图在生产力概念理解上的倒退
  • 1.2 德国国家经济学派李斯特的生产力理论
  • 1.2.1 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主要观点
  • 1.2.2 马克思对李斯特生产力理论的批判
  • 小结
  • 2 现实的人——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理论基点
  • 2.1 哲学史上对人的抽象理解
  • 2.2 马克思"现实的人"的观点及对"抽象的人"的批判
  • 小结
  • 3 生产力是人本质的对象化——生产力概念论
  • 3.1 生产力产生的根本基础——物质生产活动
  • 3.2 对教科书中生产力概念的批判
  • 3.3 重新理解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
  • 3.3.1 马克思对生产力的主要论述
  • 3.3.2 生产力概念的新概括及其特性
  • 3.3.3 人对生产力的决定意义
  • 小结
  • 4 人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发展论
  • 4.1 人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根本性作用
  • 4.1.1 人是生产力的创造者
  • 4.1.2 人的需要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 4.1.3 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
  • 4.2 符合人类本性是生产力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 4.3 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判断人发展阶段的标尺
  • 4.4 生产力发展的实质
  • 小结
  • 5 人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旨归——生产力目的论
  • 5.1 人的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辩证关系
  • 5.2 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 5.2.1 生产力发展与自由时间
  • 5.2.2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解放
  • 5.2.3 生产力发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实践的含义”的思考[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6(34)
    • [2].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学说——从人的属性出发[J]. 马克思主义学刊 2019(04)
    • [3].文化概念的基本内涵与逻辑演进——以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理论考察[J]. 兰州学刊 2008(11)
    • [4].马克思关于人“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思想精髓及其现实价值[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5].马克思历史观分析[J]. 改革与开放 2011(04)
    • [6].浅议建筑中的文化现象[J]. 今日科苑 2009(07)
    • [7].物质文明指的就是物质生产活动及其成果吗?[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 [8].一路有你[J]. 质量与标准化 2020(07)
    • [9].略论法治交通——兼评现行交通法制[J]. 江南论坛 2017(08)
    • [10].浅谈技校英语“分层教学”效率与应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06)
    • [11].重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法理论——从苏联理论家的理解说开去[J]. 长白学刊 2015(03)
    • [12].浅析中国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特征[J]. 美与时代(上) 2012(08)
    • [13].从经济学的角度认识设计[J]. 新美术 2011(04)
    • [14].历史唯物主义的出发点:“现实的人”抑或“实践”[J]. 求索 2009(10)
    • [15].国学与和谐社会建设(上)[J]. 松州学刊 2016(05)
    • [16].马克思劳动概念的唯物史观解读[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17].论马克思的实践范畴[J]. 理论月刊 2010(08)
    • [18].马克思如何看待私有制的产生——基于事实与价值的统一[J]. 湖北社会科学 2020(09)
    • [19].谨防“用货币换砖头”的城镇化运动[J]. 农村工作通讯 2013(23)
    • [20].SNS的三种“人X人”模式分析[J]. 电子商务 2009(06)
    • [21].马克思哲学是眷注于现实生活的哲学[J]. 理论与现代化 2015(06)
    • [22].浅析马克思主义人的现实存在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3(03)
    • [23].评对马克思社会存在概念的多重误解[J]. 求索 2010(01)
    • [24].试论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的共生性[J]. 党政干部论坛 2013(02)
    • [25].回归[J]. 中国外汇 2013(10)
    • [26].清代“三作”家具的特点研究[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07)
    • [27].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J]. 人与自然 2012(01)
    • [28].关于提高煤矿经济效益措施的探讨[J].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14(02)
    • [29].马克思恩格斯地理环境学说析论[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30].论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的思想[J]. 理论月刊 2010(10)

    标签:;  ;  ;  ;  

    人学视域中的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