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个A”结构的分析和探源

“V个A”结构的分析和探源

论文摘要

“V个A”结构因其自身的特点,一直受到与法学界的关注,本文认为“V个A”有其特殊的构式意义和话语功能。本文试图揭示出这种构式意义及话语功能,并对其特殊构式意义的形成进行探索性探源,以期对该结构具有更全面的了解。第一章总结前人的研究并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意义和思路。第二章在共时平面对该结构进行了详细的描写,考察了可以进入该结构的“V”和“A”的语义特点,并明确指出该结构中“个”因为“A”的影响成为带有表量作用的非典型助词,在这个结构“V个A”中“个”具有类似于主观量标记的功能。并对该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句法语义指向问题进行了考察和研究。第三章概括出该结构特有的构式意义:主观程度量增,并对这种构式意义进行了细致的分析、解释和说明;同时还揭示了“V个A”具有凸显结果的表达功能,还具有特殊的情态表达功能:意愿性情态功能和意愿性情态功能的实现。第四章对“V个A”结构与相关格式进行比较,从“V个A”“VA”“V得A”的句法功能,构式意义和表达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这三个结构的比较中揭示出了“V个A”独特的句法功能和表达功能。总的来说,在表量方面,“V个A”具有表达主观程度量的构式意义,但“V得A”和“VA”不具备这样的构式意义。这也使得“V个A”结构常常适用于主观性比较强的句式中。第五章从历时角度对“V个A”的形成进行了尝试性地探源,并对“V个A”主观量形成过程和原因进行探索。第六章对本文内容进行总结。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对“V 个 A”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对“个”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对“VA”的研究现状
  • 1.2.4 国内外对“V 得 A”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 1.4 本文的语料来源
  • 1.5 本文的基本思路
  • 第二章 “V 个 A”结构的句法语义特征
  • 2.1 “V”的特点
  • 2.1.1 带有致使义语义特征的动词
  • 2.1.2 不带有致使义语义特征的动词
  • 2.2 “A”的特点
  • 2.2.1 单音节形容词
  • 2.2.2 双音节形容词
  • 2.2.3 形容词性词组和成语
  • 2.3 “个”在该结构中的语法功能
  • 2.4 “V 个 A”结构的句法特点和句法功能
  • 2.4.1 “V 个 A”结构的句法特点
  • 2.4.2 “V 个 A”结构的句法功能
  • 2.5 “V 个 A”结构的补语语义指向和语义分类
  • 2.5.1 “V 个 A”结构的补语语义指向
  • 2.5.2 “V 个 A”结构的语义分类
  • 第三章 “V 个 A”结构的构式意义和话语功用
  • 3.1 “V 个 A”结构的构式意义
  • 3.1.1 主观程度量增
  • 3.1.2 “个”的主观程度量增功能
  • 3.2 “V 个 A”结构的话语功能
  • 3.2.1 “V 个 A”凸显事件性
  • 3.2.2 “V 个 A”凸显结果状态
  • 3.2.3 “V 个 A”的情态功能
  • 第四章 “V 个 A”结构与相关结构的比较
  • 4.1 “V 个 A”与“VA”比较
  • 4.1.1 整合程度比较
  • 4.1.2 构式意义比较
  • 4.1.3 表达功能比较
  • 4.2 “V 个 A”与“V 得 A”比较
  • 4.2.1 句法结构比较
  • 4.2.2 构式意义比较
  • 4.2.3 表达功能比较
  • 第五章 “V 个 A”结构的探源
  • 5.1 “个”的语法化过程
  • 5.2 “V 个 A”结构的探源
  • 5.2.1 “V 个抽象名词”
  • 5.2.2 “V 个 A”动宾结构
  • 5.2.3 “V 个 A”动补结构
  • 5.3 “V 个 A”结构形成的动因和机制
  • 5.3.1 “V 个 A”结构形成的动因
  • 5.3.2 “V 个 A”结构形成的机制
  • 5.4 “V 个 A”主观程度量的形成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V个A”结构的分析和探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