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论文题目: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

作者: 王迎红

导师: 王跃思

关键词: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碳通量,气相色谱仪,土壤呼吸速率

文献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过去100多年中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全球变暖重要诱因之一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大气中浓度最高、上升速度最快的两种温室气体是CO2和CH4,均为含碳物质,而这两种物质的收支平衡与工业发展和粮食安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碳收支和地球碳循环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核心部分。我国为农业大国,工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如何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是中国,也是全球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生态系统复杂多样,是欧亚大陆面积最大、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区域。因此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原位测定对碳循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一的并与国际接轨的标准观测方法是获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第一手碳收支观测资料的前提。本文在课题组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改造了气相色谱仪分析技术,结合静态采样箱,建立了一套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且便于操作的静态箱采样/气相色谱分析系统; 并将所发展的方法和设备用于全国16个生态站点的联网原位观测; 采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来对全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进行联网观测和研究。对气相色谱仪分析系统的拓展和改造为:采用时间差进样分析技术完成同一检测通道CH4和CO2的分析; 结合反吹外切技术优化改造分析气路,实现N2O的连续测定; 通过驱动气路和电路的改造,成功地把两个色谱电驱动通道扩展为四个气驱动通道; 选择适宜的色谱柱填料和柱长度以及载气流量,将分析温度调整为同一温度,从而将CH4、CO2和N2O的分析系统耦合在一起。实现同一台色谱仪一次进样同时对CH4、CO2和N2O三种温室气体的连续检测。突破过去的实验观测在整个观测期间都采用同一高度的采样箱,采用组合分体式采样箱进行观测,大大增加了实验的灵活性和观测数据的准确度。可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适时增减延长箱,调节采样箱高度以适应不同排放通量状况下的测定,保证观测期间观测结果的可靠性。所使用的静态箱/气相色谱观测系统的排放强度检测下限低于一般陆地生态系统的实际排放强度,观测结果可靠,准确度高。观测系统的误差<10%,远小于时间和空间差异带来的测量误差。联网观测研究采用顶层设计、各站合作、资源合理调配的管理方式。从采样方法、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碳通量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二章 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技术

第一节 微气象学方法

第二节 箱法

第三节 土壤浓度廓线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箱法观测的不确定性分析

第一节 箱效应

第二节 采样误差

第三节 不同净交换通量估算方法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静态箱/气相色谱法

引言

第一节 分析系统

第二节 采样箱系统

第三节 色谱工作站

第四节 仪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

引言

第一节 研究地点概况及观测方案

第二节 采样方法

第三节 数据处理及数据库文件

第四节 数据质量保证措施

第五节 误差分析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中国典型陆地生态系统碳排放观测结果初步比对分析

引言

第一节 森林土壤CO_2排放规律

第二节 农田土壤CO_2排放规律

第三节 草地土壤CO_2排放

第四节 湿地土壤CO_2排放

第五节 淡水湖泊水面碳排放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与研究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发布时间: 2006-04-28

参考文献

  • [1].双季稻田转菜地对生态系统碳平衡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邬磊.华中农业大学2018
  • [2].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不同堆置条件下碳氮气体排放规律研究[D]. 山楠.中国农业大学2018
  • [3].氮肥优化措施及其环境效应的研究[D]. 李建政.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 [4].我国石化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变动分析及减排潜力研究[D]. 刘玲.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
  • [5].中国农业能源消费及温室气体排放研究[D]. 李楠.大连理工大学2014
  • [6].生物炭技术缓解温室气体排放的潜力评估[D]. 姜志翔.中国海洋大学2013
  • [7].吉林西部盐碱水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因素与变暖潜势研究[D]. 张楠.吉林大学2014
  • [8].农产品对外贸易对中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研究[D]. 闵继胜.南京农业大学2012
  • [9].我国能源相关温室气体排放影响因素及归因分析研究[D]. 许宪硕.天津大学2015
  • [10].灌溉模式对华北平原冬小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D]. 王广帅.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相关论文

  • [1].人类活动干扰下草原温室气体地-气交换特征及碳平衡研究[D]. 王艳芬.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2001
  • [2].开垦和放牧对内蒙古草原土壤碳库和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D]. 马秀枝.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6
  • [3].三江平原生态系统CO2通量的长期观测研究[D]. 宋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
  • [4].陆地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及土壤碳循环研究[D]. 赵成义.中国农业科学院2004

标签:;  ;  ;  ;  ;  

陆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观测方法研究、应用及结果比对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