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烷对糖尿病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七氟烷对糖尿病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论文摘要

目的罗库溴铵作为一种中时效的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迅速,目前被认为是可替代琥珀胆碱用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及维持肌松的较为理想的神经肌肉阻滞剂。七氟烷由于血气分配系数低,诱导、苏醒迅速而平稳,麻醉深度易于调节、可控性强等优点,临床应用已日趋增多。此外,在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正逐年增加,因此探讨和研究糖尿病病人的病理生理改变对麻醉药物的药代学及药效学的影响,包括糖尿病病人在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后其肌松效应的改变,对于糖尿病病人手术的麻醉及围术期管理十分必要。本研究的目的:①研究七氟烷对健康成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②研究静脉全麻糖尿病对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③研究七氟烷对糖尿病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期待能为糖尿病病人临床麻醉更加安全合理应用罗库溴铵提供资料。方法选择在全麻下行择期中下腹部手术患者60例,年龄45~65岁,ASAⅠ-Ⅱ级。其中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病史为3年以上。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DM、normal)以及麻醉维持方法(propofol、sevoflurane)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每组15例,包括异丙酚静脉麻醉组PN(propofol-normal)、PD(propofol-DM)以及七氟烷吸入麻醉组SN(sevofluran-normal)、SD(sevoflurane-DM)。各组病人均于诱导入睡后启动加速度仪,给予四个成串刺激(TOF),在获得稳定的对照值后,经静脉快速推注罗库溴铵0.6mg/kg,待T1值降至对照值的5%时行气管插管,由异丙酚+芬太尼或者七氟烷+芬太尼维持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值维持于40~50。记录肌松起效时间(自注射肌松药到T1降至最低值),T1最大抑制程度,T1、T2、T3、T4恢复的时间,肌松药临床作用高峰时间(T1恢复5%的时间),临床肌松维持时间(T1恢复25%的时间)以及T1恢复10%、75%的时间,恢复指数(T1恢复25%至75%的时间)及给予罗库溴铵后120分钟内每10分钟T1/T0值以及相应时段TOF的比率(T4/T1)。结果四组病人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显著差异。起效时间PN组较SD组明显延长(P<0.05);T1恢复5%、10%、25%的时间在PN组与SN组、PN组与SD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T1恢复75%的时间PD、SN、SD组较PN组明显延长,SD组较PD组明显延长(P<0.05);恢复指数,SD组较PN、PD、SN组显著延长(P<0.05)。T1恢复的时间四组之间无明显差别,T2、T3、T4恢复的时间PD、SD组较PN、SN组明显延长(P<0.05),而在PD组与SD组、PN组与SN组间无明显差别(P>0.05)。四组病人不同时段T1/T0值的比较结果为:给予罗库溴铵60min后,SD组T1/T0恢复值较PN、PD组为低(P<0.05);80min后,SN组T1/T0值明显低于PN组(P<0.05)。四组病人不同时段TOF比率的比较结果为:给予罗库溴铵70min后,SD组T4/T1值明显低于PN、PD组,80min后,则SD组亦较SN组为低(P<0.05)。结论糖尿病病人由于神经、肌肉功能的损害,应用罗库溴铵后其作用时间延长,恢复时间延迟。吸入麻醉药七氟烷可增强罗库溴铵的神经肌肉阻滞作用。糖尿病病人术中应用七氟烷吸入麻醉维持时,与未合并糖尿病者相比,其肌松药的用量更为减少,且追加肌松药的时间间隔也相应延长。此外,对于糖尿病病人,更应对其应用神经肌肉阻滞剂后的残余肌松予以充分的重视及必要的拮抗。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七氟烷对糖尿病病人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