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

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

论文摘要

新时期小说思潮迭起、流派纷呈,各种思潮或昙花一现,或各领风骚三五年后偃旗息鼓。反讽叙事也呈现出“思潮性”的征候,所不同的是,反讽叙事因自身的殊异内涵、独特价值和肩负的思想使命与“新时期”聚讼纷纭的历史文化语境相因相契,始终不曾“出场”。反讽叙事是新时期小说的一条主导性的线索,是新时期文学叙事的强势“存在”,是新时期一以贯之的叙事“在场”。叙事反讽绝非新时期小说的先验本质和超验想象,而是镜像式地见证并阐释了新时期历史文化语境、精神结构与思想地形图的深刻变迁。反讽叙事的审美特质在“新时期”得到了“历史”的深度诠释,“新时期”这段正在行进的“历史”也以“反讽”作为自己的阐释注脚与叙事范式,二者镜像式的互动、互证不仅具有丰富的审美内蕴也极具文化阐释意义。在新时期这个“反讽的时代”,“反讽”既是这个时代的美学遭遇,也是这个时代的思想境遇和精神修辞。本文在大量阅读、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把“反讽”作为考察新时期小说的重要视点和特定角度,采取历史分析和审美阐释,理论统摄与文本支撑,史与论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首次对新时期以来的反讽叙事进行整体与系统的论析,以期通过对反讽叙事的认真梳理、仔细辨析和深入勘探,触摸到新时期文学行进的历史脉动,廓清纷繁复杂的历史烟尘和现实表象,部分抵达复杂情势下悖论中国的历史真实。导论部分,首先是对反讽进行系谱学的考察,理清反讽内涵与外延的历史流变,在此基础上,厘定本文所用反讽概念的三个层次:修辞论反讽、叙事论反讽和存在论反讽。其次是阐述了反讽叙事在新时期小说中的“在场”性、主导性、弥漫性和强势的存在特征及其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语境方面的意义。再次是对论题的研究价值、方法体例和逻辑架构做了简要的说明。第一章旨在阐述反讽叙事于长久的“断裂”之后在新时期勃发的问题背景和发生学原因,对此的阐述找到了反讽审美论述和历史阐析的交汇点。然后将论析的重点放在了新时期反讽叙事的流变上,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纵向描述了反讽叙事“升腾与坠落”的运行轨迹。第二章基于前文的纵向论析,再从横向方面对新时期小说纷繁复杂的反讽叙事状貌进行条分缕析,从而共时性地抽绎出修辞论、叙事论和存在论的存在样态,并藉此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反讽释义与新时期小说的反讽叙事
  • 第一节 何谓反讽:反讽的系谱学考察及其释义
  • 第二节 反讽何为:新时期小说主导性的叙事“在场”
  • 第三节 本文为何:关于本文写作的一点说明
  • 第一章 新时期反讽话语的生成与叙事流变
  • 第一节 问题背景与新时期小说反讽话语的生成
  • 1、悠久反讽叙事传统的当代启示
  • 2、历史误置所形成的多重悖论语境
  • 3、叙事主体反讽意识的自觉
  • 4、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 第二节 升腾与坠落:新时期反讽叙事的流变
  • 1、从叙述控诉到叙事反讽
  • 2、反讽向文化层面的掘进
  • 3、从精神实质到形式本体
  • 4、反讽叙事高潮及其坠落
  • 第二章 反讽叙事的文本形态与中国新时期小说
  • 第一节 修辞论反讽
  • 第二节 叙事论反讽
  • 第三节 存在论反讽
  • 第三章 反讽叙事的诗学分析及其文化意味
  • 第一节 现代反讽视境
  • 第二节 反讽叙述的间距
  • 第三节 富有张力的反讽场
  • 第四节 喜剧品格与悲剧精神
  • 第四章 文化视野中反讽叙事的后现代性
  • 第一节 主体性的萎缩与颓败
  • 第二节 反讽叙事的能指狂欢
  • 1、语言能指的反讽性狂欢
  • 2、叙事形式的反讽戏谑
  • 3、“空心反讽法”:拼凑式叙事
  • 第五章 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批判与价值审视
  • 第一节 反讽叙事蜕变及其主体位移
  • 第二节 反讽内核:批判精神的失落
  • 1、反讽批判的不及物
  • 2、游戏历史的泛讽
  • 3、反讽的“现在”化
  • 第三节 作为“叙事策略”的反讽
  • 1、不加选择的反讽
  • 2、存在现象遮蔽价值关怀
  • 3、自由的迷津
  • 结语 返观与展望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找寻被看丢了的身体——刘军茹《中国新时期小说中的感官建构(1976~1985)》序[J]. 枣庄学院学报 2019(06)
    • [2].石黑一雄新时期小说的社会伦理关怀[J].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05)
    • [3].藤花集 谈瓷卷[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2)
    • [4].新时期小说中的反腐叙事研究[J]. 名作欣赏 2020(20)
    • [5].梳理与解析新时期小说和影视之关系的力作——评《新时期小说与影视传媒》[J]. 传媒 2017(15)
    • [6].关于“意义”的四种叙事——王安忆新时期小说创作的再解释[J].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5)
    • [7].《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读札[J]. 东方论坛 2015(03)
    • [8].“暴力”:新时期小说关键词解读[J]. 榆林学院学报 2015(05)
    • [9].理想坚守的文学表达——评李雁《新时期小说中的乌托邦想象》[J]. 文教资料 2017(04)
    • [10].中国新时期小说俄传特点小议[J]. 北方文学 2017(20)
    • [11].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追求之反思[J]. 牡丹 2015(12)
    • [12].评王金胜《新时期小说的自我认同》[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6)
    • [13].新时期小说中的精怪形象探究[J]. 长江丛刊 2019(02)
    • [14].回归·开拓·人性——评郭亚明教授的《新时期小说的文学建构与嬗变》[J]. 语文学刊 2013(24)
    • [15].陕西新时期小说流变[J]. 延河 2014(04)
    • [16].浅论新时期小说中人与狗的艺术关系[J]. 课外语文 2014(18)
    • [17].论个人体验下新时期小说中的死亡审美[J]. 语文建设 2013(32)
    • [18].浅谈新时期小说中的知青形象[J]. 青年文学家 2012(04)
    • [19].关于藏族新时期小说发展及其现状分析[J]. 商 2014(04)
    • [20].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5)
    • [21].论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人化”与“伪个人化”品质[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22].传统文化:流淌在山东新时期小说中的一汪清泉——评《新时期山东小说的流变与传统文化》[J]. 管子学刊 2009(02)
    • [23].“主题原型”与新时期小说创作[J]. 当代作家评论 2008(06)
    • [24].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将走向何方——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中国新时期小说》[J]. 中国文艺评论 2020(01)
    • [25].新时期小说中的反腐与社会生态关系研究[J]. 名作欣赏 2020(17)
    • [26].中国新时期小说在日本的译介(1978-1985)[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7(04)
    • [27].重勘“民间—历史”现场——论新时期小说的“民间信仰”叙事[J]. 中国文化研究 2017(03)
    • [28].新时期小说的后现代追求之反思[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9].《新时期小说文体形态研究》序言[J].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 2015(01)
    • [30].后新时期小说的个体与历史之思[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中国新时期小说反讽叙事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