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杨利利[2](2020)在《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大学生成长的外部环境发生急剧变化,其面临着来自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多重压力。不断发生的大学生抑郁、自杀等心理问题和伤害生命等事件反映出当下大学生存在一定的生命观问题。然而,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困境,其在推动大学生生命观形成与塑造中的作用发挥不足。因而,必须通过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发挥其在大学生生命观引领中的积极作用。责任伦理为研究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其内含的责任意蕴、伦理特点以及鲜明的实践特征等均体现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伦理诉求,因而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彰显出中重要应用价值。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是一个涉及家庭、学校、社会及个体等多元主体参与的过程,每一主体在其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承担相应的伦理责任。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并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合力缺乏、大学生生命自觉意识匮乏、教育运行不畅等。这些问题反映出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缺失,并主要在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即责任伦理思维缺失,责任主体协同不够、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责任实践规范不足。为此,必须要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引入责任伦理,重新梳理教育的逻辑理路。在目标层面,追求自我生命、人类生命与自然、个体生命与社会、代际生命的和谐;在内容层面,以生命责任为主线,通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生命敬畏教育、生命价值教育、生命发展教育以进行视野拓展;在主体层面,强调多元主体责任共担,推动家庭责任伦理践行、规范学校责任伦理实践、促进社会责任伦理分摊以及个体责任伦理承担。基于责任伦理的视角进行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探索,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实践要求。在理念方面,坚持立足生命、面向生命、回归生命;在原则方面,遵循目的善与手段善、前瞻性与追溯性、自律性与他律性的内在统一;在方法运用方面,通过引发生命责任冲突、形成生命责任体验法、强调生命责任叙事以激发主体动力。为探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应针对现实问题,从思维层面、主体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进行有效把握。第一,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第二,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第三,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第四,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刘志永[3](2020)在《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文中指出中国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具有鲜明转型期特征的“企业家”发展史。肇始于“农民企业家”的改革开放历程,在证明“企业家”之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国王”的同时,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复杂性也昭示了中国的特殊性——肯定“企业家”作用时并不能忽视政府及其官员作用。至少在地区层面上,单纯从企业家角度根本无法解释“中国奇迹”中地区发展不均衡突出的现象。地区间不均衡原因,站在现实而非理论的角度,与其说是企业家及其精神的禀赋差异,不如说是地方政府与企业家的“耦合”差异所致。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逐步迈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转型期所固有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多重转型叠加而来的矛盾日益凸显,如何处理理论上“政府与市场”及其表现在实践上“官员企业家与市场企业家”关系成为了中国在改革“深水区”时期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囿于研究范式,把市场经济看作是抽象的一般的西方经济学显然无法回答这些问题。同时,中国转型期的复杂性为经济学意义上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研究素材。不同于西方经济学,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是把市场经济置于特定社会历史中来进行分析。基于中国特色治理结构和社会主义初级历史阶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由此在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实践层面上特别在地区层面如何“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实践上还不尽清晰,这不仅关系着地区间能否实现均衡发展,更关系着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前行等重大问题。理论来自于实践又高于实践。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对地区改革实践的观察,本文采用演绎归纳、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在借鉴主流经济学优秀成果的同时,沿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范式对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企业家和政府及其官员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转型背景下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双主体”理论框架,分析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中的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博弈关系,以及“双主体”耦合机制与地区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进而提出一些政策及建议。中国“企业家”发展中交织着无处不在的政府“烙印”。循着中国改革脉络,发现实践中政府与企业家关系绝不仅仅是经济关系使然,而是中国治理体系和初级阶段政治、经济和社会等交织关系在改革中的延展,其复杂关系主要在于渐进式改革进程中的地方政府及其官员有了“准市场主体”的地位。在本文提出“社会网络人”假设下,地方官员如同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谋取利益一样,为了获取其政治利益和财务利益而具有了“企业家”的属性,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进而和市场企业家一起推动着地区市场化进程和经济增长。“双主体”机制是转型期间地区经济增长中的必然选择。实践表明,在宏观层面上肯定企业家是中国经济增长“主体”的同时,政府及其官员在地区层面经济增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主体”作用。不同于其他相关文献的地方官员“为了增长而竞争”逻辑,本文认为在政治治理体系、地区禀赋结构和“社会网络人”约束下的地方官员的“为了竞争而增长”是“双主体”机制的现实基石。政府(官员)和企业家“耦合”决定着地区经济增长。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速度、绩效和可持续增长等取决于两者的“耦合度”,而且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不同致使着“双主体”耦合及其形式具有较大的差异性。以地方政府在“耦合”中行为迥异的温州政府和苏南政府为典型性样本和地区科技创新系统动态演化博弈模型,证实了“双主体”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地方政府在其中的“能动性”作用。同时,本文从中央层面“把激励做对”来保证地方官员“做对的事情”的纵向机制和通过“中间组织”规制地方政府“做对的事情”和“防止做坏事”的横向机制上,提出了“双主体”稳定运行的激励约束机制。“双主体”耦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文化禀赋与市场经济的进一步相容,政府与市场(官员与企业家)形成各自行为上的充分自觉,催生出遏制政府随意干涉市场或者“越界”的市场力量和克服市场失灵等的规制力量,该模式最终会朝着“政府公共服务性引导+企业家主导型经济”的耦合方式演进。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地区间禀赋结构及其演化的不同会导致地区间在朝着最终模式演进的速度、路径等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政府的“主体”地位不会消失,转变的只是政府职能——“因时因势因地”与企业家耦合的“能动性”行为。“双主体”下“政府与市场”边界是多维性的。“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意涵不完全在于政府的“大小”或者“强弱”,也不是空泛的“有为”“无为”,更不是僵化的“谁主谁次”“谁动谁从”,而是政府(官员)与市场企业家的“因时因势因地”的动态耦合。因此,地区层面上的政府与市场“边界”是一个动态性多维度的意涵,包含着文化维度下“亲清”政商关系和制度维度下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即可为”政企关系等在内的边界。实现地区经济增长是地区层面“双主体”架构的目的。在“双主体”下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地区企业家两个维度入手,提出了通过“双主体”耦合实现地区可持续增长的政策及建议。一是政府直接介入地区经济活动的产业政策,认为以“中央定规划、部委出政策、地方来执行、事后看绩效”为特征的“多层级”产业政策体制在工业化起步和成长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进入创新引领阶段时其不适应性凸显,建议在发展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上从“多层级”向“两层级”体制转变;同时,从地方官员的视角提出了地区产业政策有效性的程序化、组织化和法治化等的边界。二是地方政府间接介入地区经济的企业家政策,在前述分析企业家发挥作用需要的“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基础上,从宏观层面的产权保护、市场化进程、政府行为法治化、金融体制改革等制度,中观层面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微观层面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以及文化层面的“亲清”政商关系、“友好”社会环境和“有效”诚信体系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的政策及建议,以期实现“双主体”下的良好契合关系,进而实现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增长。
涂雅莉[4](2020)在《“网红”现象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引导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网红”即网络红人,是网络技术普及和时代进步的产物,作为一种社会热潮对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网红”溯源于文字时代、发展于图文时代、爆火于宽屏时代,主要涵盖娱乐、休闲、消费等领域,具有互动性、草根性、娱乐性等特点,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青少年的认知、判断和选择能力。青少年价值观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正确认识“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两面性,探究其影响机制,对于寻找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突破口和创新教育方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网红”的新4C营销原则(场景、内容、社群、连接),立足于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四个环节(价值认知、价值评价、价值选择、价值整合),对“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机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从“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作用看来,这种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网红”拓展了青少年的视野,对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认知、树立正确的价值标准、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以及完善自身的价值体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网红”又误导了青少年的价值认知、价值评价,弱化了青少年价值选择的自主性,削弱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给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根据以上分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规避“网红”的消极影响,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净化网络信息,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价值意识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精准定位青少年网络社群,进行监督和引导;多方合力,对青少年的价值选择和价值整合实行长期的、动态的干预和引导,进而达到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林文燕[5](2020)在《研究生教育收费背景下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制定及实施效果影响着研究生教育质量。我国研究生奖助政策从1978年至今,历经公费研究生培养、公费与委培共存、公费——自筹过度、全面收费四个阶段。2013年《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颁布,2014年起对研究生教育进行全面收费。同时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等一系列奖助政策出台,兼顾不同的研究生群体之间的利益。文件提出要确保研究生的奖助资金落实、提高研究生教育及科研工作质量等一系列要求,从根本上保证了研究生的教育收费改革效果。一系列政策对各高校在研究生奖助政策的具体落实也提出了要求。在此背景下对于高校研究生奖助政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本文选取Y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及其实施为个案,通过政策文件文本梳理,以及通过问卷的调查,对Y大学的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实施状况进行实证研究。基于学生的关注和期待、奖助学金的评审流程、奖助学金的评定对于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奖助学金的总体看法等维度进行设计,对Y大学奖助学金政策实施状况、学生对于研究生奖助政策的满意度等进行了调查,在问卷之中将学生对奖助学金的政策满意程度作为因变量,将内容安排、价值取向以及后续保障作为自变量对调查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同时,通过访谈相关主体,进一步把握受访者的深层想法,推进研究的深入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研究生奖助政策在具体的实施之中导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政策内容设置不够合理,相关保障机制不够完善等,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政策设置细则尚有不合理处以及相关保障机制不完善。提出了执行时公开透明、兼顾效率与公平、完善决策与监督机制等改革设想。
兰青青[6](2020)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劳动教育因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重要的教育意义,一直成为其他学科教学实践中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是根据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新课程标准要求,融合劳动教育的内容、途径、评价特点,将思想政治学科育人要求与劳动教育相融合,从思想政治学科已有的教学形式、核心素养培育、劳动教育内容出发探索培育学生的劳动价值观的学科育人途径。在大量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目前劳动教育的优势和不足,从课程参与、认同度、学科迁移学习效果、评价方式等维度来分析劳动教育不足的原因、影响因素、特点和趋势,找出了目前影响劳动教育深入开展的因素:学校层面,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不能保证;部分课程实施内容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劳动认知规律;课时设置不足影响学生的劳动价值观形成,教师层面,课程活动实施形式散漫;缺乏有效评价机制;劳动教育素养不高。学生层面,劳动认知偏差严重,劳动时间不足,课程期待不足。最后,本文结合劳动教育以及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相关研究,提出了以下解决策略:第一,深入研习课程标准和教育教学理念,包括树立“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教育理念;学科知识逻辑与生活实践逻辑并重;尊重劳动客观规律与重构劳动价值观环节并重;活化课程内容,将劳动教育融入核心素养培育;努力探索本土劳动资源,开发学科特色校本课程。第二,结合社会发展,树立新时代劳动观,包括通过学科教学和议题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观;重视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注重劳动情绪素养培育,重视新时代劳动法治意识培养,注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三,丰富劳动教学形式;着力议题式教学探索,包括深入结合思想政治课课程内容,精选劳动型议题;议题选取的原则;优化劳动议题设计;精创劳动议题教学情;情境设计要结构化,情境难易要适当;精设劳动过程评价形式,减少分值评价注重构建评价标准,开发评价形式构建评价共同体。
周颜玲[7](2019)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文中提出意识形态一直是国内外学界、政界的敏感话题,也是新时代的哲学主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实践和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融合,使其成为了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向来强调“以文载道”“以文化成”的意识形态要素,承载着信仰塑造的基本功能,而且包含丰富的治国理政、立德化民的智慧,能够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滋养和丰富支撑。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为研究视域,科学把握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效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当今时代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意识形态理论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研究方法,以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为视域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全文共分导论、结束语和五章,着重分析和论证了以下观点:为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体系化发展和大众化表达,实现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需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概念进行新视角定义,并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新角度阐释。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界定,借鉴了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综合了学者们的范围式、分层次定义,从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社会发展要素推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三个层面对其进行了细化和微观化诠释,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定义层面党性与人民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高度统一;并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界定为理论层面的完善和创新、实践层面的现实建构和作用发挥两个方面。综合学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归纳,从宏观叙事与具体阐释两个层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予以界定,并在具体阐释层面将其基本精神归纳为治国理政之道、社会运行之道、为人处世之道三个方面。基于以上定义,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新视角的说明。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层面,从生成角度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文化土壤,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由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濡化而来,二者互动共生;从内容角度看,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立足唯物史观提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而成的文化成果。在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大同小康”思想、“以德治国”传统、“民为邦本”思想、“天人合一”思维、“修齐治平”理想等中华优秀传统治国理念和价值精髓,都已被中国共产党所继承并弘扬,成为推动我国“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在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蕴含着推进现代人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宝贵智慧,为个体理想信念的树立、现代人格的自我提升和行为养成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新中国成立以来,契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经历了不同的发展与建设阶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且一直源源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丰富滋养和有益支撑。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自成型以后,一直决定着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弘扬的基本方向和传承模式。按照意识形态建设的不同时期,将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语义场分为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三个阶段,厘清了不同历史阶段中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征和传承模式,并从指导思想、社会措施、个体引导三个层面梳理出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三条基本经验,为新时代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借鉴。经济全球化使得信息、资金、技术的流动更加便捷,也使得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思想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变得日益频繁,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这些挑战和机遇也会反映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之中。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家地位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提供了最好的时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正当其时;另一方面,面临西方虚假普世理念对理想信仰的遮蔽、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家国文化的侵蚀、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的挤压等生存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逐渐暴露出脱离时代发展的现实短板,其现实境遇令人堪忧。这就要求我们要在准确识别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统领传统文化资源,更好地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虽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但仍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等问题。在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方面,由于未能严丝合缝对接当代文化需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流价值的阐发仍存在“言必称”“择其一二”等片面之说;在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方面,主要是未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激励作用,对其的活化性利用仍然处于浅层,存在功利化应用现象,其实践应用效果也有待提高;在现代理想人格塑造方面,由于中华传统人格思想对于人的现代化理想人格建设还不具备全面的激励因素,因而适应于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型人格建设仍不成体系,迫切需要对其进行现代转化。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其主要几点,可归纳为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等三个方面。基于以上问题,要结合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模式,使其在新的时代返本开新,更具有时代性和感召力。在当前中西文化与意识形态都处于相互冲突与交融的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再是主流意识形态,而是作为一种深厚的文化资源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及各种社会文化领域有所助益。为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得以继续弘扬和传承,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意识形态视域来反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境遇,力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具有返本开新之效,有效推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指导思想而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在此基础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就基本思路而言,要厘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的功能性作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有效力量,完善传承传播体系,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具体举措而言,要通过思想引领提高人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认同,加强教育引导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并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对于个体社会化的有益观念,在提升公民基本素养、推进现代人格生成、规范个体行为中推动社会的良性化发展。
邵斌[8](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以大理大学为例》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需要不断奋斗最终将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文化自信在国家发展中有着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程度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现状对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国家长远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学生文化自信不仅体现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也体现在面对外来文化时表现出来的状态。在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开展问卷调查和进行访谈。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状况。访谈的对象为高校任课教师、大学生。调查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方面表现为了解、肯定并且能够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性、不卑不亢、包容对待外来文化;消极方面表现为认识不清、不够认同、不主动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待外来文化认知较为片面、文化交流态度较为消极、文化安全意识不够。而在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下列问题:部分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力度还需增强、教育形式的吸引力还不够;革命文化教育中对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不足、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够、教育内容与现实联系不紧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中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部分教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足、学生教育实践体验不深;对待外来文化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程度不够、文化态度教育不够重视、文化安全教育力度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着重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在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策略: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面貌,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弘扬革命文化新精神,培育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活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辨别力,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杜雪娇[9](2019)在《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文中认为中国新的历史发展方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及生态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及新期待。文化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小觑的效能,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与精髓,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对历代中华儿女的人格塑造与价值选择发挥着引领与导向的功能。大学生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生力军,对其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必须的也是极为必要的。综观学界学者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成果,在理论推进与实践指导上都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为后续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借鉴。本文分五个部分对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文章以绪论部分为起点,将研究背景、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概况、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重难点与创新点进行了阐明。绪论部分后是本文的四部分主干内容,这四章内容在结构布局上循序渐进:第一章对中华传统美德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做了详细阐述,涉及其内涵、特征、理论基础及当代价值等方面。在准确把握中华传统美德内涵的基础上对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有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为进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问题及成因分析中,首先对中国当前开展的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状进行审视并给与肯定,同时直面当前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与教学环节、社会环境与家庭环境环节以及大学生自我教育环节中存在的客观问题,并对应地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表现出当前新时代方位下加强并改进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新时代对大学生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理论前提,以及转型过程中所应遵循立足现实、古为今用,扬长补短、对症下药,贴近生活、关注学生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提出了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转型过程中应该要解决好的总体部署、局部设置与细节推动的关键问题,以及现代转型下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容,这对于加快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转型以及提高其教育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四章提出对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对策,主要包括新时代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整体规划、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改进策略、新时代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充实策略以及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四位一体”的统筹策略四个层面,为新时代进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价值。一言以蔽之,探讨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要使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同时代发展要求相接轨,真正成为能担当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要使得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动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为整个中华民族及中华儿女的生生不息与持续壮大汇聚凝聚力与向心力。
张媛媛[10](2019)在《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文中提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教育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思想引领,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不断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迈入新征程,应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切实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需要不断创新,以新心态、新语态、新形态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思维也以其独特的性质、存在形态和运行方式预示着一种更新的思维方式的酝酿与形成,它不再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产品或互联网企业,而是逐渐演变成对全生态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并不断影响人们的行为模式。面对新时代,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需要积极迎接新挑战,顺应网络信息化的潮流,深刻认识“互联网思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的内涵和要求,结合新时期的社会、高校环境和学生思想和行为动态,用互联网思维指导新时期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提质创新。本文围绕“互联网思维”这一新视角,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等方法,将互联网思维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紧密结合在一起,探讨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把握大学生思想特点、捕捉其行为轨迹,在摸清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现状的前提下,提出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和原则,构建出由环境、平台、内容、队伍组成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系统,并且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评价反馈机制和保障系统。具体包括:首先,本文对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理论指南及学科知识借鉴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归纳总结。指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相关理论为本文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指南;社会学、传播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为本文的深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其次,阐明了互联网思维的形成,梳理并总结出互联网思维具有全球性、多维性、动态性、系统性、去中心化、自组织性、定制式、特色化和差异性的特征,详尽地分析互联网思维的具体类型,即用户思维、碎片化思维、扁平化思维、跨界思维、迭代思维、平台思维、多元思维、社会化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指出理解互联网思维是有针对地做好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中的逻辑前提。第三,互联网思维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及其引导的现状。分析了互联网思维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层面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开展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的影响。并且透过现象深入地分析了造成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现状和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工作现状的具体原因。第四,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和原则。本文指出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应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效果为目标,树立以学生为本、“三全育人”、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跨界思维的主要教育理念,同时秉承多主体互动、线上线下融合和一致性的相关原则。第五,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系统。提出了由校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构成的“无边界—有共识”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绿色环境;由课程平台、官方平台、SNS平台构成的“强创新—重体验”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开放平台;由核心内容、基本内容、时代内容构成的“固根基—能拓展”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内容建设;和由“把关人”教师队伍、学生骨干队伍、“防火墙”管理队伍组建“多主体—多中心”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立体队伍。最后,提出了一套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评价反馈机制和保障体系。主要从评价的理念、评价指标、评价实施和评价反馈等方面去印证如何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进行评价反馈,特别是引入大数据思维对评价反馈机制进行了优化;从加强机制保障、提升物质保障、落实人员保障和强化理论研究四个维度构建了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保障体系。综上所述,本文在基于理论研究和现实分析的基础上,建构了基于互联网思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理论框架和建设体系,以期能为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提供新的思路,开辟新的研究路径,以推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新内容。
二、从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
(三) 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一) 论文创新点 |
(二) 论文难点 |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统一战线 |
二、民营经济 |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
一、政治引导功能 |
二、政治吸纳功能 |
三、政党调适功能 |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
二、“看一看”方针 |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
二、首倡“两个健康” |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
二、“两个始终” |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
1.2.1 国外研究述评 |
1.2.2 国内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核心概念释析 |
1.4.1 生命 |
1.4.2 生命观 |
1.4.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 |
1.4.4 责任与伦理 |
2 责任伦理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概述 |
2.1 责任伦理概述 |
2.1.1 责任伦理的提出 |
2.1.2 责任伦理的涵义与特征 |
2.1.3 责任伦理与传统信念伦理的比较 |
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及其责任伦理 |
2.2.1 责任主体与责任伦理 |
2.2.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责任伦理 |
2.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责任伦理理论溯源 |
2.3.1 中国传统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撷英 |
2.3.2 西方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演变 |
2.3.3 马克思恩格斯生命观教育中的责任伦理思想探究 |
2.4 责任伦理在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中的作用 |
2.4.1 彰显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目标的伦理意蕴 |
2.4.2 扩展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内容的伦理范围 |
2.4.3 体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过程的伦理诉求 |
2.4.4 强化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的伦理规范 |
3 责任伦理缺失与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问题凸显 |
3.1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重视度低的责任伦理审视 |
3.1.1 责任理念滞后 |
3.1.2 责任理解错位 |
3.1.3 责任认知偏差 |
3.2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合力缺乏的责任伦理分析 |
3.2.1 学校责任缺位 |
3.2.2 社会责任弱化 |
3.2.3 家庭责任转移 |
3.3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主体生命自觉匮乏的责任伦理追问 |
3.3.1 自然生命责任意识淡化 |
3.3.2 社会生命责任意识淡薄 |
3.3.3 精神生命责任意识淡漠 |
3.4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运行不畅的责任伦理反思 |
3.4.1 责任风险防范不力 |
3.4.2 责任过程调控不足 |
3.4.3 责任评价机制不完善 |
4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逻辑理路 |
4.1 目标追求:生命和谐 |
4.1.1 自我生命和谐 |
4.1.2 人类生命与自然和谐 |
4.1.3 个体生命与社会和谐 |
4.1.4 代际生命和谐 |
4.2 内容完善:视野拓展 |
4.2.1 对自我负责——生命健康教育 |
4.2.2 对自然负责——生命敬畏教育 |
4.2.3 对社会负责——生命价值教育 |
4.2.4 对未来负责——生命发展教育 |
4.3 主体指向: 责任共担 |
4.3.1 家庭责任伦理践行 |
4.3.2 学校责任伦理规范 |
4.3.3 社会责任伦理分摊 |
4.3.4 个体责任伦理承担 |
5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实践要求 |
5.1 理念确立: 生命为本 |
5.1.1 立足生命 |
5.1.2 面向生命 |
5.1.3 回归生命 |
5.2 原则遵循: 内在统一 |
5.2.1 目的善与手段善的统一 |
5.2.2 前瞻性与追溯性的统一 |
5.2.3 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
5.3 方法运用:动力激发 |
5.3.1 引发生命责任冲突 |
5.3.2 注重生命责任体验 |
5.3.3 强调生命责任叙事 |
6 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路径选择 |
6.1 重塑责任伦理思维,提升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重视度 |
6.1.1 增强前瞻责任思维 |
6.1.2 树立关怀责任思维 |
6.1.3 确立整体责任思维 |
6.2 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责任共同体 |
6.2.1 学校主导 |
6.2.2 社会参与 |
6.2.3 家庭协作 |
6.3 强化个体责任伦理意识,激发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内在动力 |
6.3.1 形成生命责任认知 |
6.3.2 涵化生命责任情感 |
6.3.3 锤炼生命责任意志 |
6.3.4 践行生命责任行为 |
6.4 推进责任伦理实践,实现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良性运行 |
6.4.1 注重责任伦理风险防范 |
6.4.2 加大责任过程调控力度 |
6.4.3 完善责任伦理评价机制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可能的创新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企业家与中国改革进程:基于历史演进的分析 |
3.1 改革的启动期和企业家萌芽(1978年12 月-1992年10 月) |
3.2 改革的推进期和企业家成长(1992年10 月-2002年10 月) |
3.3 改革的深化期和企业家发展(2002年10 月-2013年11 月) |
3.4 改革的攻坚期和企业家“主体”确立(2012年11 月..至今)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长: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
4.1 宏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三期滞后动态模型的SYS-GMM分析 |
4.2 微观视角的企业家作用:基于知识扩散维度的SEM分析 |
4.3 政府的作用:实证模型隐含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企业家理论的视角 |
5.1 渐进式改革下政府的“有形之手” |
5.2 “政治集权和经济分权”治理体系下的地方政府 |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的“人格化”:官员企业家 |
5.4 地方政府及其官员与经济增长困境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区经济增长中“双主体”: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6.1 “双主体”的时空辐辏:中国改革实践与理论困境 |
6.2 “双主体”耦合:经济增长中的合意行动 |
6.3 “双主体”的演化博弈:基于创新的视角 |
6.4 “双主体”的稳定均衡:激励约束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双主体”模式检验:以苏南和温州地方政府为样本 |
7.1 市场化准备阶段(1978-1992):政府“控制人”+企业家“萌芽” |
7.2 市场化初级阶段(1992-2002):政府“经济人”+企业家“侍从” |
7.3 市场化发展阶段(2002-2013):政府“协调人”+企业家“主角” |
7.4 市场化深化阶段(2013- ):政府“公共人”+企业家“主导”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双主体”模式与地区经济增长 |
8.1 中央-地方产业体制:战略性产业的“多层级”向“两层级”转变 |
8.2 地方政府的产业政策 |
8.3 地方政府的“企业家”政策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9.1 主要内容及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布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情况 |
(4)“网红”现象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2.1 研究现状 |
1.2.2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难点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网红”的概述及影响机制分析 |
2.1 “网红”的概念和特征 |
2.1.1 “网红”的概念 |
2.1.2 “网红”的特征 |
2.2 “网红”的发展逻辑及现状 |
2.2.1 “网红”的发展逻辑 |
2.2.2 “网红”的现状 |
2.3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机制分析 |
2.3.1 引导性内容建构青少年价值认知 |
2.3.2 社群渗透强化青少年价值评价 |
2.3.3 多行为结合激励青少年价值选择 |
2.3.4 多节点连接推动青少年价值整合 |
第3章 青少年关注“网红”的现状考察 |
3.1 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概况 |
3.1.1 调查问卷 |
3.1.2 深度访谈 |
3.2 调查问卷分析 |
3.2.1 青少年对“网红”的认知程度 |
3.2.2 青少年对“网红”的关注程度 |
3.2.3 青少年对“网红”的态度 |
第4章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分析 |
4.1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积极影响 |
4.1.1 助力建构科学的价值认知 |
4.1.2 促使确立健康的评价标准 |
4.1.3 引导践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
4.1.4 推动更新完善价值体系 |
4.2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的消极影响 |
4.2.1 导致价值认知偏差 |
4.2.2 诱导评价标准偏航 |
4.2.3 弱化价值选择自主性 |
4.2.4 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 |
第5章 “网红”现象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路径 |
5.1 净化网络信息,优化价值认知 |
5.1.1 完善法律制度体系,打击负能量“网红” |
5.1.2 优化监督管理体系,净化网络环境 |
5.1.3 打造优质文化产品,鼓励正能量“网红”发展 |
5.2 监督管理社群发展,引导价值评价标准 |
5.2.1 把握航向,正确处理价值取向的“一”与“多” |
5.2.2 精准定位,重点监控青少年网络社群 |
5.2.3 宏观治理,建构网络伦理规范 |
5.3 优化价值观教育生态,监督引导价值选择 |
5.3.1 学校引导:创新思政课形式和完善奖惩机制相结合 |
5.3.2 家庭引导: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重视家风建设相结合 |
5.3.3 同辈引导:同辈群体引导和抓住“关键少数”相结合 |
5.3.4 自我教育:培育媒介素养和提升道德水平相结合 |
第6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网红”对青少年价值观影响的调查问卷 |
附录2 访谈提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研究生教育收费背景下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奖学金 |
(二) 助学金 |
(三) 助学贷款 |
二、理论基础 |
(一)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
(二) 激励理论 |
(三) 教育公平理论 |
第二章 Y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概述及研究设计 |
一、Y大学现行研究生奖助政策介绍 |
(一) Y大学研究生奖学金种类介绍 |
(二) Y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种类介绍 |
二、对Y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的分析 |
(一) 理论层面分析 |
(二) 实证分析 |
第三章 Y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实施存在问题及成因 |
一、Y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实施存在问题 |
(一) 政策导向作用发挥不充分 |
(二) 政策内容设置不合理 |
(三) 相关保障制度不完善 |
二、成因分析 |
(一) 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
(二) 评定细则的刻板化 |
(三) 学生缺乏正确的认知 |
第四章 Y大学研究生奖助政策实施的改进 |
一、优化研究生奖助政策内容设置 |
(一) 提高研究生奖助评价标准的合理性 |
(二) 提升研究生奖助评价方式的创新性 |
二、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 |
(一)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 |
(二)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
(三) 兼顾效率与公平 |
三、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
(一) 完善监督机制 |
(二) 健全决策制度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新要求 |
(二)劳动教育落实新维度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四)比较研究法 |
四、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教育内涵及要求 |
一、劳动教育的内涵 |
二、劳动教育的时代要求 |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内涵及特征 |
一、思想政治课程内涵 |
二、思想政治课程新特征 |
第三节 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特征 |
一、马克思主义中的劳动思想及价值 |
二、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 |
三、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特征 |
第二章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概况 |
二、调查结果 |
第二节 高中劳动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 |
一、现状分析 |
二、存在问题 |
第三节 高中劳动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教师对全面发展教育目标认识存在偏差 |
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能力影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
三、学生对于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存在刻板印象 |
四、活动型课程评价形式规范性影响教育效果 |
第三章 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融入劳动教育的策略 |
第一节 深入研习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
一、树立综合性、活动型的学科课程理念 |
二、树立劳动教育与学科核心素养协同育人理念 |
三、树立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本课程理念 |
第二节 结合社会发展,培育新时代劳动观 |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劳动观 |
二、重视新时代劳动法治意识培养 |
三、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
第三节 丰富劳动教学形式,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 |
一、加强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开发 |
二、精创劳动议题教学模式 |
三、精设劳动过程评价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国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点与努力方向 |
第一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 |
一、相关概念 |
(一) 意识形态及其建设 |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传承弘扬 |
(三)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关系 |
(一) 党和国家指导思想层面: 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的提炼交融 |
(二) 社会发展要素推动层面: 综合国力、五位一体的因素驱动 |
(三) 个体人格提升和行为养成层面: 自我完善、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进程 |
(一)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曲折化探索(1949-1978) |
(二) 改革开放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返本开新(1978-2012) |
(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12至今) |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意识形态建设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 |
(一) 指导思想层面:传承中华文化价值精髓坚守基本方向 |
(二) 社会措施层面:契合社会主义事业推进传统文化发展 |
(三) 个体引导层面: 吸纳民族精神基因提升公民综合素质 |
第三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遇和挑战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崭新机遇 |
(一) 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明确的传承要求 |
(二) 现代化建设成就奠定了坚实的传承基础 |
(三) 国家地位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时代建设的现实挑战 |
(一) 西方价值观对中华传统价值观念的遮蔽 |
(二) 全球化文化浪潮对传统文化生存空间的挤压 |
(三) 市场逻辑对“伦理本位”思想的冲击 |
第四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和成因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 传统文化主流价值阐发片面化 |
(二) 传统文化活化利用水平不高 |
(三) 现代理想人格塑造尚未成型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传承弘扬存在问题的现实原因 |
(一) 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弱化了传统文化的历史底蕴 |
(二) 核心理念阐发不足弱化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
(三) 整体合力尚未形成减缓了传统文化的全面传承 |
第五章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路和举措 |
一、指导思想层面: 顶层设计和发展方向的精准谋划 |
(一) 根本原则: 坚持导向加强引领推进发展 |
(二) 价值塑造: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 |
(三) 传播推广: 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内外传承 |
二、基本思路层面: 攻坚目标与重点措施的谋求落实 |
(一)基本目标: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二)功能指向: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现代化建设 |
(三) 主体力量: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凝聚一切群众力量 |
(四) 载体建设:完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体系 |
三、具体举措层面: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教育引导 |
(一) 思想引领:“表”“里”兼顾提高认知认同 |
(二) 教育引导:“显”“隐”共进助力传播传承 |
(三) 素质提升:“质”“格”并行促进自觉自省 |
(四) 行为养成:“情”“行”并重推动身体力行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以大理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1.关于文化自信含义的研究 |
2.关于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研究 |
3.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状况的研究 |
4.关于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与表现 |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
二、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表现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表现 |
(二)革命文化自信的表现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的表现 |
(四)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 |
二、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积极表现 |
(一)大学生文化认知的积极表现 |
(二)大学生文化态度的积极表现 |
(三)大学生文化践行的积极表现 |
三、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 |
(一)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 |
(二)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足的表现 |
(四)大学生对待外来文化的不当表现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不足的教育原因分析 |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不足的教育原因 |
(一)部分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不足 |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的力度还需增强 |
(三)教育形式的吸引力还不够 |
二、革命文化自信不足的教育原因 |
(一)对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挖掘不足 |
(二)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不够 |
(三)教育内容与现实联系不紧密 |
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足的教育原因 |
(一)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不够 |
(二)部分教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不足 |
(三)学生教育实践体验不深 |
四、对待外来文化出现不当表现的教育原因 |
(一)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建设程度不够 |
(二)文化态度教育不够重视 |
(三)文化安全教育力度不足 |
第四章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教育策略 |
一、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面貌,培育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 |
(一)提高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积极性,涵养大学生的传统文化认知 |
(二)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力度,培育大学生尊重文化的态度 |
(三)多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创造性运用文化能力 |
二、弘扬革命文化新精神,培育大学生革命文化自信 |
(一)加深大学生对革命文化当代价值的认识,彰显对革命文化贡献的理解 |
(二)增强革命文化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体现对革命文化的敬畏之心 |
(三)发挥革命榜样示范作用,激励大学生弘扬革命精神 |
三、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新活力,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 |
四、提高文化辨别力,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建设,帮助大学生理性认识外来文化 |
(二)重视文化态度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态度 |
(三)加大文化安全教育力度,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文化践行行为 |
结语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现状 |
(二)国外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概述 |
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
(一)中华传统美德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特征 |
(三)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
二、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 |
(一)顾全大局与爱国情操 |
(二)乐群贵和与孝慈友恭 |
(三)仁爱忠恕与宽容和谐 |
(四)诚实守信与知恩思报 |
(五)崇尚自强与勇毅力行 |
(六)慎独自省与求知敬业 |
(七)团结友善与勤俭节约 |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释析 |
(一)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内涵厘定 |
(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思想溯源 |
(三)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基本功能 |
第二章 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问题 |
(一)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三)社会环境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四)家庭环境中大学生传统美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五)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
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二)课程与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三)社会环境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四)家庭环境中传统美德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
(五)传统美德教育中大学生自身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转型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理论前提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必要性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可能性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发展阶段特征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基本原则 |
(一)立足现实,古为今用 |
(二)扬长补短,对症下药 |
(三)贴近生活,关注学生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关键问题 |
(一)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总体部署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局部设置 |
(三)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现代转型的细节推动 |
四、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的现代转型 |
(一)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内容现代转型的原则 |
(二)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转型后的基本内容 |
第四章 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策略 |
一、新时代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提升策略 |
(一)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理念的整体规划 |
(二)确立以人为本的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观念 |
(三)依托德育工作提升传统美德教育的具体策略 |
二、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改进策略 |
(一)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在课程层面的改进 |
(二)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教学层面的改进 |
三、新时代校园文化中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充实策略 |
(一)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充实传统美德教育资源 |
(二)发挥校园文化作用丰富传统美德教育载体 |
(三)激活校园文化活动拓展传统美德教育方法 |
四、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四位一体”的统筹策略 |
(一)政府政策支持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强心剂 |
(二)社会广泛参与作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助推器 |
(三)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增强传统美德教育的辅助力量 |
(四)提升大学生自主性增强传统美德教育内生动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经典着作与重要文献 |
2.学术着作 |
3.论文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现有研究成果的分析与评价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互联网和互联网思维 |
1.3.2 大学生 |
1.3.3 思想和行为 |
1.4 研究思路、方法、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的理论指南及学科知识借鉴 |
2.1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的理论指南 |
2.1.1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
2.1.2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2.1.3 马克思主义环境观 |
2.1.4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 |
2.1.5 中国领导人关于网络的相关论述 |
2.2 对于其他学科知识的借鉴 |
2.2.1 对社会学知识的借鉴 |
2.2.2 对传播学知识的借鉴 |
2.2.3 对教育学知识的借鉴 |
2.2.4 对心理学知识的借鉴 |
第三章 互联网思维的形成、特征及其种类 |
3.1 互联网思维的形成 |
3.1.1 互联网思维的提出 |
3.1.2 互联网思维的发展阶段 |
3.2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
3.2.1 全球性 |
3.2.2 多维性 |
3.2.3 动态性 |
3.2.4 系统性 |
3.2.5 去中心化 |
3.2.6 自组织性 |
3.2.7 定制式 |
3.2.8 特色化 |
3.2.9 差异性 |
3.3 互联网思维的种类 |
3.3.1 用户思维 |
3.3.2 碎片化思维 |
3.3.3 扁平化思维 |
3.3.4 跨界思维 |
3.3.5 迭代思维 |
3.3.6 平台思维 |
3.3.7 多元思维 |
3.3.8 社会化思维 |
3.3.9 大数据思维 |
第四章 互联网思维下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
4.1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现状 |
4.1.1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现状 |
4.1.2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现状 |
4.2 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现状的成因分析 |
4.2.1 受传统思维模式的束缚 |
4.2.2 教育环境复杂化 |
4.2.3 网络平台建设不完善 |
4.2.4 内容单一缺乏时代特征 |
4.2.5 教育者队伍的权威性被弱化 |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目标、理念和原则 |
5.1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目标确立 |
5.1.1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5.1.2 促进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体系的创新 |
5.2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理念创新 |
5.2.1 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
5.2.2 树立“三全育人”的理念 |
5.2.3 树立一元主导与多元共存的理念 |
5.2.4 树立跨界理念 |
5.3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原则遵循 |
5.3.1 实现主体互动的原则 |
5.3.2 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原则 |
5.3.3 树立一致性的原则 |
第六章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系统的构建 |
6.1 营造“无边界—有共识”的绿色环境 |
6.1.1 校园环境建设 |
6.1.2 社会环境建设 |
6.1.3 网络环境建设 |
6.2 打造“强创新—重体验”的开放平台 |
6.2.1 课程平台建设 |
6.2.2 官方平台建设 |
6.2.3 高校SNS平台建设 |
6.3 实现“固根基—能拓展”的内容建设 |
6.3.1 核心内容建设 |
6.3.2 基本内容建设 |
6.3.3 时代内容建设 |
6.4 组建“多主体—多中心”的立体工作队伍 |
6.4.1 “把关人”教师队伍建设 |
6.4.2 学生骨干队伍建设 |
6.4.3 “防火墙”管理队伍建设 |
第七章 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的评价反馈机制和保障体系 |
7.1 建立“大数据—全方位”的精准评价反馈机制 |
7.1.1 评价原则 |
7.1.2 评价指标 |
7.1.3 评价实施 |
7.1.4 评价反馈 |
7.2 保障体系 |
7.2.1 加强组织保障 |
7.2.2 提升物质保障 |
7.2.3 落实人员保障 |
7.2.4 强化理论研究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四、从市场经济的“两面性”探索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责任伦理视域下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D]. 杨利利.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3)
- [3]转型期地区经济增长的“双主体”:地方政府与企业家[D]. 刘志永.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4]“网红”现象视域下青少年价值观引导研究[D]. 涂雅莉. 南昌大学, 2020(01)
- [5]研究生教育收费背景下研究生奖助政策研究 ——以Y大学为例[D]. 林文燕. 扬州大学, 2020(05)
- [6]思想政治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的价值及策略研究[D]. 兰青青.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7]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视域下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D]. 周颜玲. 山东大学, 2019(02)
- [8]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研究 ——以大理大学为例[D]. 邵斌. 大理大学, 2019(02)
- [9]新时代大学生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D]. 杜雪娇.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10]基于互联网思维的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引导研究[D]. 张媛媛. 电子科技大学,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