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棱豆引种及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王朝学[1](2017)在《四棱豆引种栽培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四棱豆,又名四角豆、热带大豆、翼豆等,主要分布于热带非洲和东南亚的雨林地带,四棱豆的营养价值极高,其中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绿色金子"的美誉。为了加深对四棱豆的了解,本文先是简单介绍了四棱豆的引种性状表现,再探究四棱豆的主要栽培技术。希望通过此次研究,能够对四棱豆以及栽培技术有充分的认识。四棱豆是一种喜温、喜湿、短日照的经济作物,是补血、补钙、补营养的极好来源。近年来,四棱豆逐步进入普通消费市场,受到广大群众
杨衍,刘维侠,刘昭华,曹振木,詹园凤,党选民[2](2012)在《四棱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文中认为对27份四棱豆种质资源的生育期、单株商品荚数、单荚重等2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以探讨四棱豆种质资源的遗传差异性,为四棱豆品种选育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7份四棱豆种质可以归纳为4大类;10个数量性状主成分可分为产量、生育期、粒重和品质因子,这4个主要因子对变异的累积贡献率达86.356%。
王金娥[3](2012)在《四棱豆栽培技术要点》文中指出介绍了四棱豆的特征特性,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营养钵育苗等方面提出四棱豆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田启建,蒋拥东,陈功锡,刘冰[4](2012)在《“湘棱豆1号”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四棱豆引种栽培试验,总结"湘棱豆1号"在湘西吉首种植的农艺性状表现及其关键栽培技术要求,包括整地、施肥、选种、播种、密植、田间管理等,以期指导四菱豆引种栽培,达到产量高、品质好,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之目的。
陈继富[5](2011)在《四棱豆引种栽培技术初探》文中研究表明四棱豆[Psophocarpus tetragonolobus D.C]属豆科四棱豆属,原产热带,已有近四个世纪的栽培历史,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及西非地区。近10多年来美国、印度等70多个国家均有研究和栽培。我国种植四棱豆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主产于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在北京、南京、湖南、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市也有栽培。它富含蛋
全妙华,陈东明,贾威,胡青[6](2010)在《四棱豆光合特性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测定四棱豆现蕾期及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研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四棱豆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随着节位的上升而下降;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状,有典型的光合"午休"现象;影响四棱豆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主要生态因子是叶片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主要生理因子是蒸腾速率.
李白玉[7](2010)在《四棱豆种子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测定了三个四棱豆品种的主要成分,确定以中翼1号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对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的工艺参数进行研究和优化,并以提取出来的四棱豆蛋白质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主要组分分析,氨基酸组成分析,基本性质测定和功能性质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测定了中翼1号、J2、E4三个四棱豆品种的基本成分,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最高的的品种为中翼1号,含量为30.87%,确定以中翼1号作为实验材料。2.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得出四棱豆蛋白质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碱溶pH值10.0,酸析pH值4.0,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5 W/V。在该条件下蛋白质的提取率为59.79%,粗蛋白的蛋白质含量80.13%。3.测定了四棱豆蛋白的四种组成蛋白即清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的含量。含量最高的是谷蛋白,为37.57%。4.通过氨基酸测定和评分可知,四棱豆蛋白中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八种必需氨基酸的总量为306.4mg/g,占氨基酸总量的38.49%,作为植物蛋白营养十分丰富。5.四棱豆蛋白质的等电点pI=4.0。6.通过试验考察了蛋白质的浓度、pH值、温度、NaCl浓度、蔗糖浓度等因素对四棱豆蛋白质的氮溶解指数、持水性、吸油性、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凝胶性、黏度的影响。
张洪顺,李树和,张玉连[8](2010)在《四棱豆种子发芽与种植方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四棱豆种子发芽试验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得出不同浸种时间对四棱豆的发芽有一定影响,其中浸种16h的处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较好于其他处理;不同催芽温度处理中,以26℃的发芽情况最为理想;不同种植方式比较中,单株种植的植株长势、豆荚性状、单荚重以及小区产量均优于双株种植。
孔祥虎,张世军[9](2007)在《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文中认为针对水污染造成的灾害性影响,提出了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划定重点防治区域,加强工业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农业面污染源的防治,大力推进污水资源化的工程建设。
周维群[10](2008)在《六盘水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文中研究说明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食品,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经济作物。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产品的要求逐渐由温饱型向营养型并向保健型转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生产国。加入WTO后,蔬菜产业作为数不多的强优势产业,年产量增长势头迅猛,对减缓国际农产品竞争力的冲击具有一定作用,也为贵州农产品的出口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是贵州省各地农业结构调整重点产业。六盘水市位于贵州西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享有“中国凉都”的美称。气候特点表现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雨热同季,光照充足可满足蔬菜生长对光、热、水的要求,是发展保健型蔬菜的理想地区。本文是在对国内外蔬菜发展方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六盘水市为研究对象,以调查研究、试验等方法,调查了解了六盘水市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色优势蔬菜产业的自然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分析研究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构建了六盘水市特色优势蔬菜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提出了六盘水市优势特色蔬菜的发展重点为城郊设施蔬菜、高海拔地区夏秋反季节蔬菜、低热河谷地区春提早蔬菜、优势特色蔬菜等四大板块。并提出了实施对策及主要措施。重点培育和建设优势特色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实施优质名牌战略,促进蔬菜标准化建设,提高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和蔬菜品牌的知名度,加强蔬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以市场供求信息指导蔬菜生产,不断提高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四棱豆引种及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棱豆引种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四棱豆引种栽培技术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性状表现 |
1.1 植物学特征 |
1.2 生长结果习性 |
1.3 果实性状 |
1.4 抗性 |
2 主要栽培技术 |
2.1 整地施肥 |
2.2 适时播种 |
2.3 中耕追肥 |
2.4 搭架引蔓 |
2.5 田间管理 |
2.6 及时采收 |
(2)四棱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3 数据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27个四棱豆品种数量性状分析 |
2.2 27个四棱豆品种10个农艺性状相关系数 |
2.3 27个四棱豆品种10个农艺性状主成分分析 |
2.4 27个四棱豆品种22个农艺性状聚类分析 |
3 讨论 |
(4)“湘棱豆1号”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引种材料及方法 |
2 引种农艺性状表现 |
2.1 植物学特征 |
2.2 生长结果习性 |
2.3 果实性状与抗性 |
3 主要栽培技术 |
3.1 精耕细作, 施足基肥 |
3.2 选用良种, 育苗移栽 |
3.3 适时移栽, 合理密植 |
3.4 加强管理, 适时采收 |
3.4.1 中耕追肥 |
3.4.2 搭架引蔓 |
3.4.3 防治病虫 |
3.4.4 适时采收 |
(6)四棱豆光合特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1.2.1 四棱豆主茎不同叶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测定 |
1.2.2 四棱豆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日变化的测定 |
1.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四棱豆主茎不同节位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 |
2.2 四棱豆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 |
2.3 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日变化 |
2.4 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生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
2.4.1 回归分析 |
2.4.2 相关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7)四棱豆种子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四棱豆简介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四棱豆的引种试验 |
2.2 四棱豆的植物学特征 |
2.3 四棱豆遗传育种 |
2.4 四棱豆的组织培养 |
2.5 四棱豆的化学成分与营养保健功能研究 |
2.6 四棱的药用价值 |
2.7 四棱豆的抑营养因子研究 |
3 蛋白质提取和纯化技术 |
3.1 蛋白质的提取 |
3.2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
3.3 浓缩与干燥 |
4 蛋白质的功能特性 |
5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6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蛋白质的分离提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四棱豆基本成分分析 |
2.2 单因素试验及其分析 |
2.3 正交实验及其分析 |
2.4 最优工艺验证实验 |
3 小结 |
第三章 四棱豆蛋白质的基本性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四棱豆粗蛋白的成分分析 |
2.2. 四棱豆粗蛋白组成蛋白的含量分析 |
2.3 四棱豆粗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评分 |
2.4 四棱豆蛋白质等电点 |
3 小结 |
第四章 四棱豆蛋白质功能特性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四棱豆蛋白质溶解性的研究 |
2.2 四棱豆蛋白质持水性的研究 |
2.3 四棱豆蛋白质吸油性的研究 |
2.4 四棱豆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研究 |
2.4.1 蛋白质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关系 |
2.4.2 pH值和四棱豆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关系 |
2.4.3 蔗糖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关系 |
2.4.4 NaCl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关系 |
2.5 四棱豆蛋白质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研究 |
2.5.1 蛋白质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关系 |
2.5.2 pH值和四棱豆蛋白质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关系 |
2.5.3 NaCl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关系 |
2.5.4 蔗糖浓度和四棱豆蛋白质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关系 |
2.6 四棱豆蛋白质凝胶性质的研究 |
2.7 四棱豆蛋白质黏度的研究 |
3 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四棱豆种子发芽与种植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四棱豆种子不同浸种时间试验。 |
1.2.2 四棱豆种子不同催芽温度试验。 |
1.2.3 四棱豆栽植方式的试验。 |
1.2.4 性状观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浸种时间对四棱豆发芽的影响 |
2.2 不同催芽温度对四棱豆发芽的影响 |
2.3 不同栽植方式对四棱豆长势和产量的影响 |
2.3.1 不同栽植方式对四棱豆长势的影响。 |
2.3.2 不同栽植方式对四棱豆豆荚性状的影响。 |
2.3.3 不同栽植方式对四棱豆产量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9)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现状 |
2 水污染的灾害性影响 |
2.1 加剧了水资源短缺 |
2.2 直接威胁人体健康 |
2.3 影响城镇供水 |
2.4 对工业造成严重危害 |
2.5 对农业造成严重危害 |
2.6 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
3 污染的主要成因 |
3.1 客观原因 |
3.2 主观原因 |
4 防治对策探讨 |
4.1 经济产业结构调整 |
4.2 工业污染源的治理 |
4.3 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 |
4.4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
4.5 污水资源化 |
(10)六盘水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世界蔬菜的生产现状 |
1.2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3 贵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4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 |
2.1 六盘水市社会经济概况 |
2.1.1 区位与特点 |
2.1.2 社会经济情况 |
2.1.3 自然资源条件 |
2.2 部分特色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
2.2.1 多层覆盖草莓越冬栽培试验及周年栽培试验 |
2.2.2 生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 |
2.2.3 四棱豆引种试验 |
2.2.4 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 |
2.2.5 城郊设施高效蔬菜引种、栽培试验 |
2.2.6 反季节蔬菜栽培试验 |
2.3 蔬菜基地发展现状 |
2.3.1 专业性菜地 |
2.3.2 季节性菜地 |
2.3.3 名特优蔬菜基地 |
2.3.4 加工流通情况 |
2.3.5 六盘水市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
3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
3.1 产业发展条件 |
3.1.1 特殊的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适合于蔬菜立体种植 |
3.1.2 生态环境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蔬菜 |
3.2 具有名特优蔬菜资源丰富和生产的优势 |
3.2.1 生姜 |
3.2.2 茭白 |
3.2.3 蕺耳根 |
3.2.4 马铃薯 |
3.3 比较效益高,发展潜力大 |
3.4 蔬菜加工企业初具规模 |
3.5 各级领导重视,技术力量较强 |
4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4.1 国内外蔬菜发展与市场分析 |
4.1.1 国内蔬菜市场 |
4.1.2 国外蔬菜市场 |
4.2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定位 |
4.3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目标与布局 |
4.3.1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思路 |
4.3.2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总目标 |
4.3.3 六盘水市蔬菜产品生产基地布局 |
4.3.4 六盘水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四、四棱豆引种及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四棱豆引种栽培技术初探[J]. 王朝学. 农民致富之友, 2017(20)
- [2]四棱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J]. 杨衍,刘维侠,刘昭华,曹振木,詹园凤,党选民. 热带作物学报, 2012(08)
- [3]四棱豆栽培技术要点[J]. 王金娥. 种业导刊, 2012(08)
- [4]“湘棱豆1号”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J]. 田启建,蒋拥东,陈功锡,刘冰. 湖南农业科学, 2012(02)
- [5]四棱豆引种栽培技术初探[J]. 陈继富. 中国果菜, 2011(10)
- [6]四棱豆光合特性初步研究[J]. 全妙华,陈东明,贾威,胡青.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7]四棱豆种子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D]. 李白玉. 湖南农业大学, 2010(03)
- [8]四棱豆种子发芽与种植方式研究[J]. 张洪顺,李树和,张玉连. 现代农业科技, 2010(06)
- [9]黄河上游水资源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J]. 孔祥虎,张世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15)
- [10]六盘水市蔬菜产业现状调查分析及发展对策[D]. 周维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