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课程优化编排

高等院校课程优化编排

论文摘要

在高等院校中,由于其规模大、学科多、课程多、师生比高、校舍资源紧、课程联系密切等特点,使教学调度工作,即教学计划的实施与管理,成为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尤以课程表的编制工作更为突出。近年来,由于高校之间的合并,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以及学科专业的不断细化等因素,使得教学资源的争夺一再紧张,因此,如何编排一张科学、有效的课程表,就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 排课表问题又称时间表问题。排课表问题就是在满足各种要求和限制的前提下,解决对时间和空间资源争夺而引起的冲突。这是一个多因素的优化决策问题,是组合规划中的典型问题。70年代中期,S.Even等人在SIAMJ.COMPUTE杂志上发表题为《关于时间表和杂物流问题的时间复杂性》一文,首次论证了排课表问题是NP-完全问题,将排课表问题理论化。之后很多人尝试采用多种方法对此问题进行求解。但由于排课表问题所涉及的信息较多,并且求解排课表问题最佳解的时间复杂性是课程表规模的指数级,所以对于有一定规模的排课表问题,一般采用的都是求较佳解的算法。 在排课表问题中涉及到班级、教师、上课时间、课程、教室等这五个制约因素。排课表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是对任何一门课程,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师和时间一教室对。在安排时不能发生冲突,同时应尽量满足经验常识。在J.A.Bondy的《Graph theory with applications》一书中对仅有教师和班级两个制约因素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并用边染色理论解决了这一问题。本文将对有教师、班级以及教室三个制约因素时的排课表问题进行讨论,建立了一个特殊的三分图的模型(某两个部分之间没有连线),并将二分图中的匹配推广到特殊三分图中的独立典型路组,对建立的排课表问题模型进行了求解。 本文共分三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介绍了排课表问题的研究背景、发展概况以及研究现状。 第二章为模型建立与求解。由于排课表问题涉及到多个制约因素,在第二章首先说明了排课表问题可以归结为教师、班级以及教室这三者之间的关系问题。然后建立了一个特殊三分图的模型,并将二分图中的边匹配推广到特殊三分图中的独立典型路组,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求解。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序言
  • 1.1 排课表问题背景介绍及研究现状
  •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排课表问题模型
  • 2.1 问题转化
  • 2.2 模型的建立
  • 2.3 模型求解
  • 第三章 算法与示例
  • 3.1 算法
  • 3.2 例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学分制下排课优化浅析[J].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 2016(02)
    • [2].高校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教育现代化 2020(06)
    • [3].关于高职院校排课表的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20(06)
    • [4].院系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研究——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中外企业家 2019(04)
    • [5].高校排课过程中遗传算法的作用[J]. 电子制作 2015(22)
    • [6].民办高校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长春科技学院为例[J].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5(06)
    • [7].基于高校教室资源优化配置的排课管理策略研究[J]. 中国成人教育 2015(21)
    • [8].浅谈医学院校二级排课管理[J]. 课程教育研究 2013(25)
    • [9].关于高等学校排课工作的思考和探讨[J]. 文教资料 2013(01)
    • [10].图论在教师排课管理中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6(33)
    • [11].卓越职院建设背景下高效排课的研究[J]. 读书文摘 2016(22)
    • [12].美国中学复杂的排课、选课和计分制度[J]. 婚姻与家庭(社会纪实) 2017(02)
    • [13].浅谈高校如何科学合理排课[J]. 读书文摘 2016(24)
    • [14].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排课管理工作的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31)
    • [15].新时期高校排课过程中“人”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分析[J]. 传媒与教育 2016(02)
    • [16].浅析高职院校统分结合的排课模式和排课方式[J]. 考试周刊 2016(21)
    • [17].排课过程中教务秘书的职责[J]. 学园 2015(16)
    • [18].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排课模式分析[J]. 青春岁月 2011(12)
    • [19].学分制排课管理模式初探及思考——以G大学为例[J].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7)
    • [20].高校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武昌工学院为例[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10)
    • [21].高校机房排课数学模型设计[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 2020(05)
    • [22].教学改革视野下的工程训练课程安排[J]. 铸造技术 2020(07)
    • [23].排课机制及其优化——以北京大学为例[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06)
    • [24].基于我校实际的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研究[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01)
    • [25].高职院校二级排课研究综述[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
    • [26].高校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7(Z2)
    • [27].多校区高校二级教学管理条件下的排课模式探讨[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02)
    • [28].学分制下排课模式优化探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J]. 科技资讯 2015(31)
    • [29].高职院校二级排课管理模式的探讨——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5)
    • [30].从改革排课制度入手,加强内涵建设[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5(05)

    标签:;  ;  ;  ;  

    高等院校课程优化编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