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积法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T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胶浆体积,骨料体积
体积法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程平阶,李北星,关爱军,沈峰,王登科[1](2014)在《基于体积法设计T梁C50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当前T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会明显增大水胶比、浆骨比以及对粗骨料的骨架作用重视不够的问题,以水胶比、胶浆体积和粗、细骨料体积为出发点,对高速公路24个预制梁场T梁C5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水胶比、胶浆体积均具有较为固定的取值范围,且细骨料体积与粗骨料体积存在一定线性回归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基于体积法设计T梁C50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并通过具体计算实例验证了这一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邹杰明,樊俊,万夏昊,杨先成[2](2014)在《固定体积法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利用固定体积法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用最简明的方式展现了固定体积法设计配合比的优越可靠性,并提出了简明可靠的设计流程,指出试验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为自密实混凝土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行的制备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18期)
资建民,马柯,王海军,黄求喜[3](2009)在《基于均匀设计试验的LSAM配合比体积法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匀设计试验、矿粉与沥青的体积相容性试验、逐级填充试验以及林氏法来确定粒径4.75 mm以上集料的最佳级配和细集料的配比,最终得到沥青混合料最佳粉、油用量,其质量分数分别为3.6%和3.3%.在设计的配合比条件下,对LSAM室内检验及试验段通车2 a的现场检测结果表明:LSAM具有较好的高温稳定性、较高的抗水损坏能力和较明显的基层防裂效果.(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7期)
李志军[4](2007)在《体积法设计基体沥青混合料》一文中研究指出1沥青混合料的体积设计法半柔性路面材料属于密实——骨架结构,与普通沥青混凝土不同,半柔性混合料需要在形成骨架的同时提供相当大的空隙率。填隙材料为水泥胶浆,它具有相当强的胶结能力,并且依靠凝结前充足的流动性,来充分填充骨架结构形成的空隙。按照国外经验,骨架(本文来源于《四川建材》期刊2007年04期)
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5](2004)在《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按体积比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可以在不明显提高造价的前提下 ,较传统技术显着提高沥青路面的力学性能和表面功能。结合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上面层FAC - 13试验路设计 ,简要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特性和按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以及所铺筑的试验路概况。(本文来源于《广东公路交通》期刊2004年01期)
姚学昌,谭积青,马立军[6](2003)在《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一文中研究指出简要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组成特性和按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方法 ,结合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上面层 FAC- 13试验路设计与广东省交通厅 2 0 0 0年度课题 ,通过对体积法设计混合料的室内研究 ,演示此方法的设计过程 ,并对该方法设计的混合料进行了性能评价。(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03年08期)
郭会,何思权,张树龙[7](2003)在《采用体积法设计AC—16Ⅰ型沥青混合料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高等级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采用体积参数控制沥青用量,充分考虑不同集料级配对沥青用量的影响,使混合料中各项体积得到合理控制。(本文来源于《吉林交通科技》期刊2003年02期)
谭忆秋,张肖宁,郭祖辛[8](1999)在《用体积法设计SMA混合料的配合比》一文中研究指出SMA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构,它具有特殊的组成结构。本文采用体积设计法这一新的设计思想设计了SMA混合料级配。这种级配能够保证粗骨架充分嵌挤和玛蹄脂充分填充作用。试验结果说明采用体积法设计的混合料既具有优良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抗裂性,又具有良好的抗清性能和抗疲劳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3期)
张肖宁,郭祖辛,吴旷怀[9](1995)在《按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道路交通量增加,轴载和轮胎压力的增大,沥青混合科级配设计方法也有必要更新。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一体积法。根据这种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粗集料含量高。室内试验和试验路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料能够提高柔性路面抵抗高温变形的能力,减少低温开裂。当用作表面层时,还具有良好的表面构造和抗滑性及不透水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2期)
体积法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利用固定体积法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用最简明的方式展现了固定体积法设计配合比的优越可靠性,并提出了简明可靠的设计流程,指出试验配制出的自密实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满足规范要求,为自密实混凝土推广使用提供了可行的制备配合比的设计方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积法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1].程平阶,李北星,关爱军,沈峰,王登科.基于体积法设计T梁C50混凝土配合比的方法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4
[2].邹杰明,樊俊,万夏昊,杨先成.固定体积法设计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J].山西建筑.2014
[3].资建民,马柯,王海军,黄求喜.基于均匀设计试验的LSAM配合比体积法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4].李志军.体积法设计基体沥青混合料[J].四川建材.2007
[5].马立军,谭积青,姚学昌.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在广东西部沿海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广东公路交通.2004
[6].姚学昌,谭积青,马立军.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J].公路.2003
[7].郭会,何思权,张树龙.采用体积法设计AC—16Ⅰ型沥青混合料介绍[J].吉林交通科技.2003
[8].谭忆秋,张肖宁,郭祖辛.用体积法设计SMA混合料的配合比[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9
[9].张肖宁,郭祖辛,吴旷怀.按体积法设计沥青混合料[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