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

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

论文摘要

“学习理论中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是教育技术乃至教育领域亟须解决的理论难题,本文尝试从人类分层传播模式的视角探讨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整合的可行之道。首先,文章从哲学层面来探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包括介绍时代背景: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争论,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哲学范式的转换;当代建构主义的最一般特征;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特征对比。随后,文章在学习理论层面上探讨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问题。包括学习的认识论、范式转换——从行为到认知再到建构、“分层/透明”的整合视角。学习的认识论部分梳理了三种认识论传统(客观主义、实用主义和解释主义)及其与学习研究的关系,知识的两个维度:“外部输入——内部生成”、“个体——社会”,两次认知革命。在范式转换之从行为到认知再到建构部分,主要以信息加工模式为主线,考察信息加工模式本身的演化,以及对信息加工模式的一些代表性的隐喻/阐释(如加涅的学习与记忆模式、维特罗克的生成模式、迈耶的双通道模式等),从这些模式、隐喻(阐释)的变迁中探讨相关学习理论,以此帮助人们能更好地理解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再到建构主义的范式转换。而在“分层/透明”的整合视角部分,则是结合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用“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及其“分层/透明”思想来克服“混合学习”概念的折中主义,拓展“连续统”思维,使“连续统”思维从思辨层面拓展到学习理论层面,以此对学习理论进行深入、系统的整合研究。最后,文章认为个体的信息加工/建构是基础,通过人际间的信息加工/建构方能克服个体主义倾向,触及知识的社会属性。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对待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应排除非此即彼的现代主义二值逻辑思维,多借鉴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化视角,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已有研究综述
  • 1.2.1 混合学习——折中主义
  • 1.2.2 连续统——中庸之道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章 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
  • 2.1 时代背景
  • 2.1.1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 2.1.2 哲学范式的转换——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
  • 2.2 当代建构主义的最一般特征
  • 2.3 教育中的建构主义
  • 2.4 教育中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对立
  • 第3章 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
  • 3.1 学习的认识论
  • 3.1.1 三种认识论传统及其与学习研究的关系
  • 3.1.2 知识的两个维度
  • 3.1.3 两次认知革命
  • 3.2 学习理论范式转换:从行为到认知再到建构
  • 3.2.1 代表性的信息加工模式
  • 3.2.2 从行为到认知再到建构—信息加工模式隐喻变迁
  • 3.3 “分层/透明”的整合视角
  • 3.3.1 基于认知心理学的人类分层传播模式
  • 3.3.2 认知加工模型与“意义建构”
  • 第4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以人类分层传播模式探讨学习理论中的客观主义与建构主义的整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