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与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

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与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

论文摘要

菲律宾在战后取得独立,独立初期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绿色革命”为其农业发展带来了高增长。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菲律宾的农业却是一落千丈,可谓后继乏力。本文从技术以及相应的制度投入角度出发对这一大起大落现象进行研究。依据诱致性创新理论,本文首先对战后菲律宾的农业技术变革偏向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菲律宾的农业技术变革具有诱致性偏向,符合其资源禀赋的要求。随后,通过对包括菲律宾在内的六个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分析表明,农业技术扩散对农业生产率有着重要影响,其中菲律宾的农业技术扩散程度较为低下。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制度性因素在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对投入的价格支持/打压,而通常认为重要的政府直接对产出的价格支持/打压却无显著影响。菲律宾的例子恰好提供了一个制度建设扭曲的经验。因此,本文的分析显示,“绿色革命”时期的高增长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早期对灌溉系统的投资,也正是由于后期制度建设方向的错误,导致了菲律宾的农业发展可持续性差。本研究的亮点在于:本文从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即技术和相应制度投入的角度对战后菲律宾农业成败进行分析,并在全文穿插了对“绿色革命”的重新考察;以诱致性创新理论为基础考察菲律宾的农业技术变革和制度变迁一方面为菲律宾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解释,也再次论证了诱致性理论的适用性;将技术变革偏向与资源和要素禀赋相联系,进而由技术的扩散引出相应制度因素,并将技术和制度相融合来研究农业发展,是一个比较有意义的尝试;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当考虑到长期增长甚至发展,那么制度将更为重要,这是对新制度经济学基本观点的肯定。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ABSTRACTS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理论背景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框架安排
  • 第四节 研究难点与亮点
  • 第一章 诱致性创新:理论演变与研究评述
  • 第一节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诱致性技术创新应用于农业的研究回顾
  • 第三节 诱致性制度创新理论的发展、实证与争论
  • 小结
  • 第二章 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与相关研究
  • 第一节 农业绩效
  • 第二节 相关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菲律宾农业技术变革诱致性偏向的检验
  • 第一节 要素禀赋、农业生产率与增长
  • 第二节 农业技术的变革
  • 第三节 诱致性技术创新假说的检验:时间序列与ECM
  •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制度因素——基于所选亚洲国家水稻生产的面板分析
  • 第一节 生物技术扩散与土地生产率
  • 第二节 影响农业技术扩散的因素
  • 第三节 模型与数据
  • 第四节 面板分析结果与结论
  • 小结
  • 第五章 菲律宾的农业技术变革与相应制度建设
  • 第一节 技术变革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 第二节 农业技术研发与价格支持/打压
  • 第三节 农业制度建设的跨国比较
  • 第四节 制度建设的扭曲:诱致性变迁VS强制性变迁
  •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第一节 本文的回顾与结论
  • 第二节 菲律宾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可继续的方向
  • 附录A 第三章的数据解释
  • 附表A 菲律宾农业技术变革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 所选亚洲国家水稻技术扩散的时序数据
  • 附表B-1 孟加拉国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2 印度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3 日本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4 韩国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5 菲律宾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6 斯里兰卡水稻技术扩散的主要时序数据
  • 附表B-7 所选亚洲国家的汇率数据
  • 附表B-8 所选亚洲国家水稻种收季节与水稻种植季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项目制政府购买的逻辑:诱致性社会组织的“内卷化”[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1)
    • [2].我国电力产业强制性制度与诱致性制度的互补与冲突分析[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09(02)
    • [3].诱致性改革与动员式改革:新时代小岗村振兴的战略选择[J]. 安徽农业科学 2019(17)
    • [4].项目制政府购买的逻辑:诱致性社会组织的“内卷化”[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4)
    • [5].“三权分置”: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诱致性与强制性分析[J]. 农业经济 2018(08)
    • [6].中国农业支持目标体系构建研究:诱致性创新理论视角[J]. 农业经济 2011(11)
    • [7].菲律宾农业发展中的诱致性技术变革偏向:1970~2005[J].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2)
    • [8].论制度创新中电子政务发展的强制性逻辑与诱致性逻辑[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06)
    • [9].诱致性节育:农村计生新政策[J]. 中国农学通报 2011(11)
    • [10].诱致性技术创新:文献综述及其引申[J]. 改革 2010(06)
    • [11].宁波城乡联动的诱致性技术创新实证分析[J]. 现代商业 2010(08)
    • [12].规则诱致性审计合谋动机:一个准则变迁的视角[J]. 财会月刊 2009(21)
    • [13].我国诱致性农业技术创新路径——基于十种农作物劳动力节约技术变革的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8(09)
    • [14].诱致性技术创新:基于汽油价格波动对节能技术影响的实证检验[J]. 现代经济信息 2016(09)
    • [15].从需求诱致性到强制性:独立学院政策综述[J].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1)
    • [16].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特点[J]. 董事会 2010(10)
    • [17].政府主导的需求诱致性制度变迁:一个理论假说[J]. 现代商业 2009(21)
    • [18].强制性制度供给与诱致性市场创新互动——1927—1937年中国农村改革及启示[J].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4)
    • [19].诱致性技术进步下的农业生产率增长——中国2001-2011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 求索 2013(05)
    • [20].监管诱致性审计师变更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研究——来自证券审计市场的经验证据[J]. 江苏科技信息 2015(08)
    • [21].高职学生批判型规则意识培养探索[J]. 机械职业教育 2013(03)
    • [22].我国学分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转换:由诱致性转向强制性[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23].“诱致性”效应与制度优化——基于豫北L市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例[J].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3(01)
    • [24].我国农地制度诱致性创新研究[J]. 农业经济 2010(01)
    • [25].国有银行制度变迁的路径锁定及化解[J]. 商业时代 2009(08)
    • [26].浅谈教育管理中的诱致性方式[J]. 学园(教育科研) 2012(04)
    • [27].农业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的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以铁岭市昌图县为例[J]. 财经问题研究 2017(07)
    • [28].资源禀赋对农业技术诱致性选择研究——以兵团棉花滴灌技术为例[J]. 科研管理 2013(02)
    • [29].论我国国有银行制度的路径锁定及解决[J]. 市场论坛 2008(07)
    • [30].诱致性合作、公共物品供给与新农村建设[J]. 当代经济研究 2008(11)

    标签:;  ;  ;  ;  ;  

    诱致性技术、制度创新与战后菲律宾农业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