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可(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河南洛阳471000)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3-0000-01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我们的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经验,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这就要求数学教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体验;应用
许多孩子之所以对数学不感兴趣,其中的一个原因恐怕是数学离孩子们的生活太远了。在教学中,教师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与生活的联系,这样的学生即使学会了数学知识,也不会解决与之有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而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应用价值。其实,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我在教学中依据学生已有经验,联系生活,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数学课堂富有生活情节,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在教学《利息》时,我提前让学生到附近银行收集有关“利息”的资料,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把数学学习由课堂转向生活,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课外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以及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基础有所了解和准备。课堂上我先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汇报,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班内交流,提出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接着引导学生自学看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后得出:“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的计算公式。课后,我又要求学生向父母介绍利息和利息税的有关知识,并与家长商讨选择哪种办法存款得到的利息会多一些。这样将书本数学改为生活数学,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亲切愉快、思维活跃的主动探索活动之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自于现实生活,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二、联系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利用生活事例,为数学教学服务。如在学习“简便计算”中,有这样一题“157-98=157-100+2”,学生对减100时要加上2,难以理解,可以让学生联系买东西找零钱的生活实际思考。爸爸带157元钱去超市买了一条98元的香烟,爸爸身上还剩多少钱。你想呀,爸爸付给营业员一张百元钞票,应从157元中减去100元,可是营业员还需找回2元,那么,爸爸少了100元后,当然应再加上2元。因此,多减去的2应该加上。这样教学,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一番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算法。
三、体验生活,解决数学问题
许多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本来具有厚实的文化和生活底蕴,但在教学中都被无情的压缩,变成了枯糙的演练和抽象的理论。在教学“米、千克的认识”后,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米尺,去量一量跳绳、地板砖、课桌椅等身边物品。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一千克的感性认识,我布置了一项课外作业,要求学生跟家长一起去超市买菜或水果时,通过买果蔬,让孩子亲身体验物体的质量,建立数感。学生回校后汇报了他们的经历,并说出了由于单个物品的大小不同,所以一千克物品的个数也不相同的体验。如:一千克鸡蛋大约有15只,而一只生鸡却有二千克左右等。之后再做练习时,所有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了。经过体验后的“1米”、“1千克”的数感在他们头脑中已经形成,并且相当牢固。课堂,不一定要在教室,也可以在生活中,生活即课堂,而且教学效果会更好
四、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往往需要经验的支持,而他们的生活体验往往是十分有限的。现行教材中的不少应用题,由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既无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模型可供参照,更无法透彻把握这类问题的结构,这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大困难。教学时,我从具体内容情节上作了一些调整:如第七册“归一应用题”一节,教材选用的是“一辆汽车3小时行12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我教学时将例题进行了改编:“刘老师买4副球拍用去20元,照这样计算,买7副球拍要用多少元?”由于“要知道买7副球拍需多少元钱,必须先知道球拍的单价”这一认识是学生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因而在解答这一问题时,他们则显得更为得心应手。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在教学中努力使数学课堂生活化,把“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来启发诱导,在课外以体验生活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欲望,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并逐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