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铁矿研究(1938-1945)

綦江铁矿研究(1938-1945)

论文摘要

抗战时期中国国力贫弱,军队基本没有现代化军事装备,在抗战的八年时间里,中国军队面对完全现代化的日军,坚持持久战只有利用常规武器弹药与日军进行血战,但是抗战初期东部国土迅速沦陷,兵工厂及原料供应基地悉数落入日军手中,即使常规武器弹药的供应都成为巨大的难题,所幸在东部沦陷之前,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对主要的兵工厂组织了大规模内迁,大批军工企业迁往内地,西南后方军事工业迅猛发展,但是煤矿、铁矿等战略原料资源却不可能迁移,必须依靠西南大后方进行保障,随着几次中日双方大规模会战的爆发,前线军队的军工产品需求不断骤增,国民政府必须大规模发展军工企业从而保障军队需求,坚持与日军的持久战,从而实现空间换时间的战略意图。数量庞大的兵工厂进入西南大后方之后,战略原料成为所有兵工厂共同面对的巨大难题,前方需要军需供应,后方战略原料的紧缺,为了解决这个重大矛盾,国民政府从迁都重庆之初,立即命令钢铁厂迁建委员会开始筹办各类矿产原料生产企业。抗战爆发之前的綦江铁矿只是一个私人矿区,虽然从明朝开始已经进行开采,但是产量始终低下,而且随着1935年全国铁矿业的萧条,綦江铁矿日趋没落。1938年钢迁会准备成立綦江铁矿,同时成立綦江铁矿筹备处,开始小规模试探性开采,1940年3月綦江铁矿厂正式成立,隶属钢铁厂迁建委员会,綦江铁矿厂是完全归属于政府的军工企业。綦江铁矿采用现代化公司的运营方式,迅速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的矿石数量逐月增长,土台、白石塘、大罗坝三处矿区是綦江铁矿厂开采的重点,也是产量最高的地方,綦江铁矿30万吨的产量一半来自于这三处矿区,綦江铁矿作为兵工署下属企业,在抗战时期由国民政府统一管理,作为国营企业,采用了厂长下设各个课长的制度,綦江铁矿主要设工程课和事务课,两课各行其责,工程课主要负责日常的生产工作,材料、运输、考工、土木、机电、化验、选矿、钻探、测量及采矿等工作,而事务课则负责医务、出纳、文牍、采办、庶务、矿警等维持工厂日常运行的事务,各司其职,保障工厂的顺利运行。綦江铁矿的内部组织管理主要集中在企业组织及管理、人事管理、物资供应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綦江铁矿作为兵工署下属企业,绝大部分生产的矿石由兵工署统一调配,分往各个兵工厂进行军工生产,但是如果产量稍有过剩时,也部分用于保障民生,綦江铁矿以前采用四川土法开采和炼矿,但是自从綦江铁矿厂成立以来,不断采用新科技和现代的开采制度,产能不断提高。綦江铁矿在当时内忧外患的艰难状况下,不间断进行铁矿生产,并且产量在日军大轰炸的背景下不断增加,该厂铁矿主要供应当时内迁的汉阳铁厂(今重庆钢铁集团),正是有了这一批原料生产基地,中国军队才能得到充分的后勤补给,坚持了八年抗战,最终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以綦江铁矿为代表的军工企业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 1.6 需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
  • 2 军工企业的内迁与内地军事工业的发展
  • 2.1 抗战爆发与军工产品需求的骤增
  • 2.2 中国工业布局的变化及西部军事工业的发展
  • 3 矿石原料的急需与綦江铁矿的创办
  • 3.1 綦江铁矿创办的时代背景
  • 3.2 綦江矿区开采历史及储量分析
  • 3.3 綦江铁矿的创办
  • 4 战时綦江铁矿的生产与管理
  • 4.1 綦江铁矿主要矿洞的产能分析
  • 4.2 綦江铁矿的机构设置与管理制度
  • 5 綦江铁矿的开采与销售
  • 5.1 新式开采技术的采用
  • 5.2 矿石销售分析
  • 6 綦江铁矿的特点及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綦江铁矿研究(1938-1945)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