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志留系铅锌矿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岩石学,地球化学,硅质岩,热水沉积
志留系铅锌矿床论文文献综述
刘淑文,薛春纪,曾荣,李强,朱经祥[1](2005)在《南秦岭志留系铅锌矿床中硅质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南秦岭泥盆系内产出的众多矿床中含有层纹条带状硅质岩_硅质板岩,对其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查明矿床成因和确定区域找矿方向。研究表明,硅质岩化学成分纯净,SiO2含量多在90%以上。硅质岩中大部分微量元素含量低于地壳克拉克值,但富集Zn、Pb、As、Sb、Ag;硅质岩的Fe_Mn_(Cu+Ni+Co)×10图解表明硅质岩具热水沉积性质。硅质岩与矿石两者的稀土元素特点相似,具有ΣREE低(44.52×10-6)、轻重稀土分异较明显(LREE/HREE=6.51)、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曲线呈平缓趋势、铈负异常不明显(δCe值为0.97)和铕正异常明显(δEu值为1.42)的特点;硅质岩的δ30Si为-0.5‰~0.0‰,δ18O为17.8‰~19.9‰,硅、氧同位素组成及形成温度(84~101℃)也暗示它为海底热水沉积成因。(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5年05期)
朱华平,张德全[2](2004)在《陕西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泗人沟、南沙沟等铅锌矿床为例,讨论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反映了矿石及金属硫化物矿物与地层的稀土配分曲线的一致性,说明成矿物质主体来自于地层;闪锌矿矿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及一些特征值介于热液矿床和热水沉积矿床之间,属改造型;硫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与地层硫同位素组成不一致,矿石较地层富集轻硫,可能反映了造山作用产生的热液使其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均一化或者有深源硫的参加,显示出矿石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特征;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介质可能是封存于深部的变质流体。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点可能反映该区域铅锌矿床的最终定位与印支 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构造有关。(本文来源于《地质找矿论丛》期刊2004年02期)
朱华平,张德全[3](2002)在《从南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讨论秦岭志留系铅锌矿的找矿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来,在秦岭泥盆系南缘东段志留系与泥盆系界面附近找到了包括南沙沟在内的多个铅锌矿床,它们在整个南秦岭金属成矿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南沙沟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出发,总结了志留系与泥盆系界面铅锌成矿作用特点、类型与成因,提出志留纪晚期热水喷流沉积形成矿源层,印支—燕山期秦岭造山作用,使得志留系与泥盆系中封存的卤水释放并与天水混合形成改造型铅锌矿床,并指出在该成矿带中进一步找矿的依据与远景。(本文来源于《矿床地质》期刊2002年S1期)
志留系铅锌矿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章以泗人沟、南沙沟等铅锌矿床为例,讨论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形成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矿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反映了矿石及金属硫化物矿物与地层的稀土配分曲线的一致性,说明成矿物质主体来自于地层;闪锌矿矿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及一些特征值介于热液矿床和热水沉积矿床之间,属改造型;硫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与地层硫同位素组成不一致,矿石较地层富集轻硫,可能反映了造山作用产生的热液使其硫同位素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均一化或者有深源硫的参加,显示出矿石硫和地层硫的混合特征;流体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介质可能是封存于深部的变质流体。这些矿床地球化学特点可能反映该区域铅锌矿床的最终定位与印支 燕山期的逆冲推覆构造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志留系铅锌矿床论文参考文献
[1].刘淑文,薛春纪,曾荣,李强,朱经祥.南秦岭志留系铅锌矿床中硅质岩岩石学及地球化学[J].矿床地质.2005
[2].朱华平,张德全.陕西南秦岭志留系中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J].地质找矿论丛.2004
[3].朱华平,张德全.从南沙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讨论秦岭志留系铅锌矿的找矿前景[J].矿床地质.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