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文化缺省的翻译

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文化缺省的翻译

论文摘要

诗歌翻译是文艺作品翻译中的难点。诗歌中,诗人经常会使用蕴涵了丰富民族文化色彩的意象,从而使诗歌意象的翻译与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与此同时,诗人基于与其意向读者共有的文化背景知识,对于一些文化意象中不言而喻的内容往往加以省略,从而形成了诗歌意象中的文化缺省。这种情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犹为明显。然而,不同的民族有着彼此相异的文化传统。在翻译时,译者与译文读者之间很难达到原文作者与原语读者之间的那种默契。针对如何处理诗歌意象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在诗歌翻译中可以忽略诗歌中缺省的文化内容,直接译出诗人的意图即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翻译的根本目的就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所以应尽量译出意象中缺省的文化内容。本文从接受理论的主要概念和研究方法出发,对译语读者的能动角色和期待视野以及接受与文化交流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诗歌的审美标准,得到了译者必须考虑到译文读者的审美能动性,选择与原文审美构成相适应的审美再现手段的启示。并在此基础上对译者的地位和资质展开了讨论,提出了接受理论过分强调以读者为中心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在翻译文化缺省的意象时,译者应确立的文化态度是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并且不仅应具备双语能力,更应具备双文化能力。此外,本文以大量译例分析为基础,对现有的各种处理文化缺省的方法,如直译、加注、意译、替换、删除、硬译等逐一分析其优劣,从而为译者选择恰当的方法翻译文化缺省的意象提供一个参考。

论文目录

  •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Chapter Two Cultural-Default Imagery in Poetry
  • 2.1 The Imagery Translation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1.1 The Definition of Imagery
  • 2.1.2 A Survey of Imagery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ies
  • 2.1.3 Fundamental Features of Imager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2.1.3.1 Subjective Individuality
  • 2.1.3.2 Rich Symbolism
  • 2.1.3.3 Vagueness
  • 2.2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al default
  • 2.3 Cultural-Default Imager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Chapter Three Implications of the Reception Theory
  • 3.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Reception Theory
  • 3.2 Applications of Conceptions of the Reception Theory in the Study of Cultural Default
  • 3.2.1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Works
  • 3.2.2 The Role and Status of the Reader
  • 3.2.3 The Fusion of Horizons
  • 3.3 The Reception Theory and Cultural Communication
  • 3.4 Aesthetic Standards of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3.4.1 The Poetic Beaut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3.4.2 Chinese Readers’Expectation of Aesthetic Effects in Poetry
  • 3.4.2.1 The Beauty of Imagery
  • 3.4.2.2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 3.4.3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 Standards of Poetry Observed by the Chinese Readers
  • 3.5 The Role of the Translator
  • 3.6 The Constraints of the Reception Theory
  • Chapter Four An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Possible Approaches to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Default Imagery in Classical Chinese Poetry
  • 4.1 Literal Translation
  • 4.2 Textual Annotation
  • 4.3 Semantic Translation
  • 4.4 Image Replacement
  • 4.5 Deletion
  • 4.6 Servile Translation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相关论文文献

    • [1].描述“缺省配置”——人文学术基本功之一[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12)
    • [2].中国民俗文化英译中的缺省及补偿策略[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1)
    • [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翻译补偿——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0(06)
    • [4].从“文化缺省”角度看中医五行学说的英译[J]. 西部中医药 2020(06)
    • [5].交替传译中文化缺省认知分析与对策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06)
    • [6].茶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J]. 福建茶叶 2017(04)
    • [7].认知突显原则与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以美版《甄嬛传》为例[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 [8].从关联理论视角看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蛙》的葛浩文译本为例[J]. 海外英语 2017(08)
    • [9].文化缺省概念与内容刍议[J]. 海外英语 2014(23)
    • [10].跨文化翻译的文化缺省和翻译补偿[J]. 文教资料 2020(16)
    • [11].文化缺省在中国文学作品日译中出现的原因及对策[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7(04)
    • [12].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探究[J]. 成才之路 2016(27)
    • [13].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J]. 语文学刊 2008(07)
    • [14].突显意义和缺省阐释[J].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3(11)
    • [15].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J]. 江西教育 2009(15)
    • [16].基于“完形”下的文字缺省设计探索[J]. 明日风尚 2017(13)
    • [17].从文化缺省角度对林语堂自译作品翻译策略的研究——以《伦敦的乞丐》一文为例[J]. 青春岁月 2017(07)
    • [18].关联理论视角下的文化缺省研究[J]. 北方文学 2017(15)
    • [19].中国文化“走出去”下不同文本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J]. 北方文学 2017(18)
    • [20].论《将进酒》英译本中的文化缺省与翻译补偿[J]. 考试周刊 2017(46)
    • [21].浅析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补偿策略[J]. 青年文学家 2015(33)
    • [22].试论《儒林外史》中的文化缺省[J]. 读书文摘 2014(10)
    • [23].科幻小说《三体》中文化缺省翻译补偿探索[J]. 英语广场 2020(04)
    • [24].从目的论看网络热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与补偿[J]. 文化产业 2020(06)
    • [25].《我不是潘金莲》文化缺省现象的英译策略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 2020(03)
    • [26].文学翻译中的文化缺省及其翻译策略——以短篇小说《双程记》为例[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05)
    • [27].文化缺省下实现最佳关联的翻译策略[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7(03)
    • [28].《论语》英译的文化缺省与补偿策略探析[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6(04)
    • [29].《国务卿女士》字幕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7)
    • [30].观点句中评价对象/属性的缺省项识别方法研究[J]. 中文信息学报 2014(06)

    标签:;  ;  ;  ;  

    论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文化缺省的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