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血吸虫病防治所;湖北武汉430399)
【摘要】目的:通过对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血片和骨髓象分析,旨在提高医务人员对引发疾病的正确诊断,防止临床误诊与漏诊。方法:对203例全血细胞减少的血和骨髓涂片进行瑞氏姬姆萨染色,血片分类100个细胞,骨髓片分类250个有核细胞,然后进行形态学分析。结果:本组由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147例,占72.4%,其中以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和急性白血病居多;由非造血血系统疾病引发者56例,占27.6%,其中以各种肝病、恶性肿瘤和感染性疾病居多。结论: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广泛,病因复杂,多为造血系统疾病引起,对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断先从造血系统疾病分析入手,其次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
Bonemarrowanalysisofthewholebloodcellsubtractiondisease
ZhangLixia
(wuhan430399,thepreventionandcontrolofschistosomiasisinhuangpidistrict,wuhancity)
[abstract]objective:toimprovethemedicalstaff'scorrectdiagnosisofthediseaseandpreventmisdiagnosisandmisseddiagnosisbyanalyzingbloodtabletsandbonemarrowanalysisofthewholebloodcell.Methods:thebloodandbonemarrowsmearof203casesoftotalbloodcellswerestainedandthebloodslicewasclassifiedinto100cells,andthebonemarrowslicewasclassifiedinto250nucleatedcells,thenmorphologicalanalysiswascarriedout.Results:therewere147casesofhematopoieticdiseaseinthisgroup,accountingfor72.4%,withchronicaplasticanemia,megaloblasticanemia,myelodysplasticsyndromeandacuteleukemia.Therewere56casesofnon-hematopoieticbloodsystemdisease,27.6%,withavarietyofliverdiseases,malignanttumorsandinfectiousdiseases.Widelyimpliedconclusion:fullblooddisease,etiologyandcomplex,morefor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thediagnosisofcompletebloodreducefirstfromtheanalysison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andthenconsiderthehematopoieticsystemdisease.,
[keywords]bloodloss;Bonemarrowcellmorphology;analysis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3-0010-02
全血细胞减少是指外周血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种共同表现,常见于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见于其它系统疾病,而非造血系统引起的全血细胞减少常不予重视[1]。为克服误诊和漏诊,现将我院血液科2016年1月—2017年2月全血细胞减少的住院病人203例,结合其血和骨髓涂片检查结果,以及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资料来源于我院血液科病房和医院病案管理科,其中男105例,女98例,年龄8-78岁,血液病及非血液病史1个月一1年。
1.2临床表现每例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头晕、乏力、其中发热(≥38℃)98例,皮肤黏膜出血点42例,肝脾肿大30例,全身淋巴结肿大26例,月经增多7例。
1.3.诊断标准
(1)全血细胞减少诊断标准:连续2次以上检查外周血液,其中Hb<lOOg/L,WBC<4.0
×109/L,PLT<100×109/L。
(2)造血及非造血疾病参照全国统一诊断的标准[2]。
1.4方法(1)全血细胞计数:标本为抗凝全血,用LH750及进口血球试剂测定血常规,刘氏染液(珠海贝索生物计数有限公司生产)血片染色。(2)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经骨髓穿刺和臂髓活检(多部位穿刺者包括胸骨穿刺),制成厚薄均匀的骨髓涂片,刘氏染色作细胞形态学观察,并根据需要进行细胞化学染色(包括铁粒染色、POX、SB、CE、AE、NAF抑制试验、PAS染色)观察。
2结果
2.1造血系统疾病
203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因造血系统疾病引发者147例,总占72.4%,其中包括:(1)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30例(14.78%),其血片见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骨髓像特点是有核细胞增生低下或极度低下,可见非造血细胞团,巨核细胞不见或少见。(2)巨幼细胞性贫血26例(12.81%),其血片见红细胞形态明显大小不等,以椭圆形大红细胞多见,着色较深,并可见异形红细胞,中性粒细胞胞体偏大,核右移,分叶多者可达6-9叶以上。骨髓像红系可见典型的巨幼变,粒系可见巨大晚幼及巨大杆状核细胞和多分叶的分页核细胞,巨核细胞亦可见巨幼变。(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23例(11.33%),其骨髓象是以骨髓的三系或两系病态造血为主,可见大红细胞,巨大血小板,可见单圆核淋巴样小巨核细胞。(4)急性白血病20例(9.85%),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者,血片可见大量白血病细胞,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增生,多伴有恶性肿瘤细胞形态学特征,少数病例增生低下[3]。(5)缺铁性贫血16例(7.88%),早期血象变化不明显,中度贫血后,血象呈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红细胞中心浅染区扩大,甚至呈环形。骨髓象表现为“核老质幼”的核质发育不平衡改变。(6)多发性骨髓瘤14例(6.89%),其骨髓象是以骨髓瘤细胞增生为主要特点,骨髓瘤细胞占骨髓有核细胞总数10%以上。(7)淋巴瘤10例(4.93%)。(8)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8例(3.94%)。
2.2非造血系统疾病
非造血系统疾病引发全血细胞减少56例(27.6%),其中包括:(1)各种肝病20例(9,85%),(2)脾亢5例(2.46%),两者血片和骨髓象基本相似,是以造血细胞常有不同程度的成熟障碍为主要特点。(3)恶性肿瘤16例(7.88%),(4)各种感染性疾病10例(4.93%),其血片和骨髓象粒细胞可见中毒颗粒。(5)系统性红斑狼疮3例(1.48%):(6)类风湿性关节炎2例(0.98%)。
3讨论
全血细胞减少也称之为全血性贫血,是某些疾病在外周血中的表现,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比较复杂,按病理生理可分为骨髓生成障碍(包括骨髓增生减低及骨髓无效造血)和外周血消耗过多两大类[4]。病因分析:(1)各种疾病使骨髓中造血干细胞或造血微环境受损,机体免疫缺陷紊乱,导致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例如常见的再生障碍性贫血;(2)骨髓无效造血,指骨髓前体细胞的成熟存在缺陷,虽然骨髓中前体细胞和早期祖细胞的增殖一般正常或增加,但发生凋亡的晚期前体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还是不能获得足够的成熟细胞,血细胞形态学特点是病态造血,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3)骨髓细胞的异常克隆增生,抑制了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导致正常细胞增生受抑。如: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其中以M3最为常见)和非髓细胞疾病,非髓细胞疾病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4)某些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5)恶性肿瘤所致的全血细胞减少,主要是肿瘤骨髓转移破坏了骨髓造血机能[5];(6)感染性疾病多见于伤
寒,可能与病原微生物毒素抑制了骨髓造血功能,机体免疫功能因感染而发生紊乱,从而使血细胞的破坏加速等有关。(7)由各种疾病的病因使血细胞被破坏,如肝硬化引起的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从本组资料看,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主要原因是造血系统疾病,按发病率常见的是: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急性白血病、缺铁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其次是非造血系统疾病,按发病率常见有各种肝病、恶性肿瘤、各种感染性疾病、脾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本文分析表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疾病较多,病因复杂,对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既不能单一地从血液病考虑,也不能单凭血液和骨髓涂片检查来认定,需要与临床医生密切配合,辩证地了解病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辅助检查全面地进行综合分析,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开阔思维,尽可能排除干扰因素,为临床提供准确的检验结果,让医生尽快做出正确诊断,及时治疗,防止误诊、误治和漏诊。
参考文献
[1]徐坚强,舒文秀,乐静.骨髓形态学结合外周血象检查对全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诊断意义[J].浙江临床医学:2013:818-820.
[2]许文荣,王建中,主编.临床血液与检验[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7.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l.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67.
[4]余润泉.全血细胞减少的鉴别诊断[Jl.中华内科杂志,2014,41(10):790-792.
[5]李伶俐,林慧君.全血细胞减718例骨髓象及病因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17(12):2281-2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