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

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并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居民消费进行了科学界定,对今后调整收入分配制度做了基本设计。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连续多年取得了快速发展,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也持续增长。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制度效应释放结束,经济体制深层次的矛盾尚未解决,居民消费和收入的增速放缓。虽然中国的经济仍保持着较高速的增长,但主要依赖投资和出口的增长。在二元经济典型的中国,过多关注基础投资本无可厚非,可经济的增长并不能长期依赖于投资和出口。近20年来,中国居民的平均消费率维持在50%—60%,低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近70%的水平。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居民收入与消费的和谐增长,转变为以居民消费为主要经济增长点。而这种转变有赖于居民收入的合理分配,中国目前经济的主要问题就在于处于“断裂”的社会,居民的收入水平差距呈现多种“断裂”或“割裂”状态,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呈现结构上的“割裂”特征。所以中国居民目前的收入分配状况和消费能力尚不足以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本文首先论证经济增长应主要依赖于居民消费的合理增长,接着以实证研究为主来分析中国居民现阶段的消费需求与收入差距的情况,得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在于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因素,居民收入水平差距的多元化是造成中国不能实现以居民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此,对中国居民的消费进行了科学的界定,认为居民的消费应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技能为主。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自由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其他方面的需求只能起辅助作用,所以要大力发展教育和培训等主要产业,从而提高中国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技能。 目前已有的对中国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不足的论证,多是从具体政策层面进行探讨。这种探讨当然调整收入差距和扩大居民消费有一定的作用,但不从中国现实的深层次矛盾出发,只是在政策层面讨论,对问题的解决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无助于现实矛盾的根本解决。 影响我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原因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应是我国劳动者整体的素质技能和他们总体社会经济、政治地位的矛盾造成的。我国劳动者整体上的素质技能还不是很高,这直接影响了由劳动者的劳动力发挥所形成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而影响了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第一章 消费需求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消费需求理论
  • 一、马克思关于消费的理论
  • 二、凯恩斯及其后西方经济学关于消费需求的理论
  •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消费需求理论
  • 第二节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 一、消费需求的基本规定
  • 二、居民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
  • 三、中国各类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较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居民消费的特殊性
  • 第一节 对人的需要的科学界定
  • 一、关于人本质和需要的规定
  • 二、需要是人本质的主导因素
  • 第二节 居民消费是人本质中需要要素的社会表现形式
  • 一、居民消费是人本质中需要要素的社会表现形式
  • 二、居民消费应以提高人的素质技能为目的和原则
  • 第三节 中国不同时期居民消费的特征
  • 一、改革开放前中国居民消费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中国居民消费概况
  • 第三章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的原因
  • 第一节 个人收入差距衡量方法与倒“U”曲线
  • 一、衡量方法
  • 二、库兹涅茨的倒“U”曲线
  • 第二节 中国现阶段居民个人收入差距的表现
  • 一、对收入差距的结构性分析
  • 二、地区和行业的个人收入差距
  • 三、城镇内部收入差距与城市贫困
  • 四、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
  • 五、中国现阶段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 第三节 影响中国居民收入差异的因素
  • 一、尚未完全克服的城乡二元结构
  • 二、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差异
  • 三、初级公有制的不完善
  • 四、非公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其剥削因素
  • 五、现行收入分配政策
  • 第四章 收入分配对居民消费的制约关系
  • 第一节 居民收入是启动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 一、消费启动主要靠居民消费
  • 二、消费启动的力度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 三、消费启动力度主要取决于居民收入增长率
  • 第二节 中国收入分配差距对居民消费的制约
  • 一、城镇收入分配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 二、农村收入分配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 三、中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分析
  • 第五章 调整收入分配政策 改善居民消费
  • 第一节 构建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主体:社会主义的劳动者
  • 二、根据:现代劳动价值论
  • 三、目的:通过劳动者素质技能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实现劳动者的自由发展
  • 四、内容与机制:按劳动的质与量获得个人收入与享用部分公共价值
  • 五、保障:以民主法制保障收入分配制度的实施
  • 第二节 调整居民收入的制度保障
  • 一、通过工会加强劳动者的组织与联合
  • 二、改造小农个体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三、推行稳健的宏观经济政策
  • 四、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三节 改善居民消费 促进经济和谐发展
  • 一、确立劳动者是消费的主体
  • 二、教育和培训应成为社会主义居民消费的主要内容
  • 三、依据消费结构调整产业结构
  • 四、培养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作者声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8(08)
    • [2].河南省服务业发展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实证研究[J]. 统计与管理 2016(09)
    • [3].股市财富变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分析[J]. 中国市场 2010(28)
    • [4].当前我国消费市场形势及问题分析[J]. 中国物价 2018(07)
    • [5].浅析消费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J]. 吉林农业 2011(08)
    • [6].对“假日经济”的若干思考[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2(08)
    • [7].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9(01)
    • [8].我国城乡差距及解决对策浅析——以宁夏为例[J]. 消费导刊 2009(11)
    • [9].浅析成都市房价波动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05)
    • [10].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实证研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13)
    • [11].谈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对消费结构的影响[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8)
    • [12].甘肃省城乡居民消费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近十年数据实证分析[J]. 纳税 2018(23)
    • [13].居民消费、消费信贷与经济增长[J]. 发展研究 2015(04)
    • [14].中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研究[J]. 统计与决策 2015(22)
    • [15].我国居民消费现状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 商业故事 2015(29)
    • [16].网络经济对我国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探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10)
    • [17].我国居民消费乏力的成因与对策探析[J]. 经济论坛 2015(09)
    • [18].货币供应量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J]. 中外企业家 2013(28)
    • [19].扩大居民消费的财政制度探讨[J]. 中国市场 2013(16)
    • [20].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现代商业 2013(24)
    • [21].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3(11)
    • [22].政府利用居民消费拉动内需的对策分析[J]. 经济问题探索 2010(06)
    • [23].理性审视居民消费减速现象[J]. 人民论坛 2019(15)
    • [24].我国居民消费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J]. 时代金融 2012(30)
    • [25].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6)
    • [26].居民消费价格走势中的“节日效应”[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6(02)
    • [27].投资消费转换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协整分析[J]. 经济纵横 2011(09)
    • [28].扩大消费需求与推进发展方式实质性转变[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0(06)
    • [29].我国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 商业时代 2009(27)
    • [30].辽宁省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J]. 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16(05)

    标签:;  ;  ;  ;  

    中国现阶段居民消费与收入分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