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杰卓玛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第二民族中学813300
【摘要】情绪代表人的心情和心境的情感现象。它基于情感的基本态度,随心里内外条件而随时发展变化的表象,是人格的基本和重要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对许多认知因素都有影响。特别是歌唱时的情绪。歌唱者的情绪——喜、怒、哀、乐等,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发声和演唱。因此,我们可以说声乐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受着“情绪”这一特殊心理因素的影响或支配。那么,作为音乐教师,究竟怎样去正确面对这一方面的问题,才能使你在教学中的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文本笔者就从心理学、歌唱心理学等角度揭示音乐学习中情绪化的本质,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情绪;歌唱;心理影响;调整建议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6-029-01
1、从心理学角度看待情绪、性格对歌唱的影响
我们知道,个性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所谓性格,就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人的行为方式千变万化,心理特征也千差万别。因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
从心理学的概念来看,人的气质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与抑郁质四种类型。一般来说,多血质与胆汁质属于外向型,黏液质与抑郁质属于内向型。情绪化的人群一般都分布在前两个类型里。就积极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性格开朗活泼、喜活动、爱交际,对声乐老师提出的要求敢于大胆去做,能够较快地取得进步;就消极的方面来说,情绪化人群容易急功近利,产生一些违背学习规律的想法,在达不到这种超阶段的成绩时又会滑向极端,以致丧失学习声乐的信心,导致事倍功半甚至前功尽弃。那么,这种特殊现象之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人的情绪化在声乐学习中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应该说,具有鲜明个性的声乐学习者,是能够唱出与众不同的风格的,并且他们对老师所列举的那些抽象的言语比较敏感,比如:“天灵盖好像打开了,与天空连接在一起”脚下仿佛是万丈深渊,气息不断地往下沉等。这其中包含的心理、生理感觉是非常微妙的,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悟性。在声乐课堂上,情绪化的人多数都有这份悟性,因为敏感的、天性的、细腻的感情,使他们心中往往积累着丰富的情感沉淀,这些情感沉淀来自其自身对周遭生活的体验,正所谓“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这些从生活中亲身体会到的情绪和情感经过日积月累和潜意识的加工,便成就了丰富的情感沉淀,易情绪化的人群仿佛拥有一个机能的“情感库”,无论老师要求什么样的感觉,只要在“情感库”中,从这些丰富多彩的积累中调出来就可以尽情地二次体验了。
2、歌唱中情绪与作品的融合
恰到好处地运用情绪、情感是完成歌曲演唱的重要条件之一。演唱艺术是一门音乐与语言相结合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它是通过美好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我们心中丰富的感情。对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更是如此,演唱者运用各种演唱技巧并结合自己对作品内容的感悟,来塑造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并以深刻、灵透的情感形象去感染听众。但是有的唱歌者往往在实际演唱中忽视了音乐表现情感的主要因素,机械地为了演唱而演唱。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并教会学生在演唱作品时,一定要理解作品内涵,融情绪、情感入角色来体验。当然,前提是应根据学生现有的接收能力和音乐基础来选择符合他们能消化的音乐作品,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
3、心态是歌唱成功的关键
试想,没有良好的心态,又怎能坚持走过这漫长的通往成功的路途呢?在音乐界,有关歌唱的心态问题已经被人们所重视。我国声乐家沈湘先生就要求学生在演唱时要保持稳定状态,在动中求静,无论音域、语言、情感上如何变化,心态总是那么平静、松弛。所以他率先明确地提出:“心理要素是处于主动的、主导的首要地位,其他有关歌唱发声的生理要素……都是被动的从属地位”,使歌唱要素——心理与生理的主被动关系得到最明确、最科学的界定。
许多相关案例也充分证明了,学生唱歌心理的培养是声乐教学的基础训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歌唱情绪,使学生从训练之初就养成一种很好的精神状态,非常自然地、热忱地、聚精会神地、严格地来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在声乐学习中特别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
4、情绪化在音乐学习中产生的不良现象与调整
音乐学习中最大的弊端就是渗入性格的“情绪化”,最明显的表象就是不稳定性,大多数学生在学习音乐,尤其是学习声乐时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心情烦躁或焦虑等过激情绪成为主要情绪时,其往往会出现喉咙发紧、软腭僵硬等情况;而当自卑、空虚、失望等一些颓废情绪出现时,则会出现发声道扩张不够,音高偏低等现象。情绪化的学生如果不注意调控自己的情绪,绝大部分都容易出现这两种极端情况。如此频繁地出现极端情绪,会严重阻碍声乐训练,更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所谓:“欲速则不达。”声乐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歌唱艺术如同登山,登得越高越困难,凡有志献身声乐事业的青年,必须具备百折不挠的毅力和巨大而持久的耐心。
5、克服情绪化的影响是音乐教学的关键
首先,要使学生保持良好的歌唱心理和良好的歌唱状态。学生歌唱状态的好坏与良好的歌唱心理密切相关,歌唱训练的整个过程,都是靠人自身来完成的,如果学生心情不好,精神萎靡不振,缺乏自信,出现胆怯、紧张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一系列心理反常现象,就必定会影响歌唱的正常进行。
其次,演唱前做好充分准备。一个歌唱者对于自己演唱的曲目,如果准备不充分,就会害怕出现问题;或许对歌词不够熟练,而害怕忘词;或许伴奏没有合好,而担心在台上出丑等。所以,一定要做好歌唱前的充分准备。对即将演唱的歌曲,要有足够的试练时间,熟练乐谱,注意音准、节奏,要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要多合伴奏,在合伴奏时就要像亲临舞台一样,这不但能熟悉曲目,也会降低紧张程度。
再者,树立学生必胜的信心。信心是学生放松的基础,没有信心,或信心不足都会使其产生紧张的心理,导致演唱失败。因此,建立成功和必胜的信心是克服紧张心理的先决条件。
6、结语
心理(情绪)在唱歌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只有把握好音乐(声乐)学习和演唱时的心理状态,培养出有利于歌唱的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保证音乐(声乐)教学、演唱的科学性,从而更好更快地培养出更高水平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国旭.浅谈情绪在歌唱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研),2011(12).
[2]邹本初.沈湘歌唱学体系研究[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石维正.声乐学基础[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