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无氧阈强度提高女飞行学员有氧耐力的研究

应用无氧阈强度提高女飞行学员有氧耐力的研究

论文摘要

1964年,Wasserman在对心脏病人运动中无氧代谢发生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了无氧阈(AT)概念。之后,许多运动生理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理论研究,并相继提出各自的定义和测试方法,如乳酸阈、通气阈,氧脉搏阈等。无氧阈强度作为提高有氧耐力的最适宜强度,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已经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得到逐步应用,例如中长跑、游泳、足球、篮球、速滑、皮划艇等。然而,将此种方法应用于女飞行学员的体能训练,国内尚属首次。本课题基于上述考虑,试图通过实验应用研究来填补这项空白。本研究将全部35名女飞行学员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个体无氧阈心率测试,并以此强度进行训练,对照组应用传统训练法,为期10周。通过12分钟跑测试、生理指标检测和心理学量表监测来评价训练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12分钟跑距离、生理指标和训练状态的各项内容上,实验组训练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应用无氧阈强度提高女飞行学员的有氧耐力是切实可行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无氧阈的测定方法
  • 1.3 研究假设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资料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实验法
  • 2.2.4 数理统计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个体无氧阈心率
  • 3.2 十二分钟跑
  • 3.2.1 十二分钟跑前测
  • 3.2.2 十二分钟跑后测
  • 3.2.3 后测和前测距离的对照
  • 3.3 生理指标检测
  • 3.3.1 基础心率
  • 3.3.2 体重
  • 3.3.3 血压
  • 3.4 训练状态监测
  • 3.4.1 实验组结果
  • 3.4.2 对照组结果
  • 3.4.3 总体结果
  • 4. 讨论
  • 4.1 十二分钟跑
  • 4.2 生理指标
  • 4.2.1 基础心率
  • 4.2.2 体重
  • 4.2.3 血压
  • 4.3 训练状态
  • 4.4 总体评价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 附件2
  • 附件3
  • 附件4
  • 附件5
  • 附件6
  • 相关论文文献

    • [1].无氧阈和高强度运动康复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09(06)
    • [2].无氧阈在耐力运动项目中的应用与研究[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11)
    • [3].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评价篮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比较研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11(12)
    • [4].跑节省化、无氧阈和最大摄氧量评价不同位置篮球运动员的比较研究[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1(06)
    • [5].应用无氧阈强度提高女飞行学员有氧耐力的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 2010(04)
    • [6].冠心病患者乳酸无氧阈和通气无氧阈的研究[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8(10)
    • [7].长跑运动员训练中心率、血乳酸以及运动强度关系的研究[J]. 宜春学院学报 2010(08)
    • [8].无氧阈强度运动对青年教师身体成分的影响研究[J]. 智富时代 2018(07)
    • [9].运动对冠心病患者代谢当量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慢性病学杂志 2020(08)
    • [10].呼吸频率拐点判断无氧阈的可行性研究[J]. 体育科学 2014(08)
    • [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气效率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J]. 中国卫生工程学 2020(02)
    • [12].冠心病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与运动心肺评估结果的相关性研究[J]. 慢性病学杂志 2019(04)
    • [13].无氧阈耐力对女子竞走项目专项成绩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6)
    • [14].无氧阈和高强度运动康复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02)
    • [15].肌电疲劳阈与通气无氧阈和肌肉疲劳指数的关系[J]. 浙江体育科学 2008(01)
    • [16].无氧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伤残医学 2009(05)
    • [17].无氧阈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08(01)
    • [18].儿茶酚胺敏感性室速心肺运动试验一例[J]. 实用心电学杂志 2019(02)
    • [19].通气无氧阈和心率无氧阈判断方法比较研究[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2)
    • [20].不同程度的血流限制对递增速度跑运动中心肺功能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05)
    • [21].跑步一定要有模有样[J]. 体育博览 2015(02)
    • [22].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的确定及在肥胖青少年运动减肥中的应用[J]. 宿州学院学报 2011(05)
    • [23].乳酸无氧阈在马拉松项目中的应用[J]. 才智 2014(09)
    • [24].中低危冠心病患者有氧康复运动靶心率不同评价方法的临床价值比较研究[J]. 中国全科医学 2020(30)
    • [2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运动康复治疗方案中无氧阈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08)
    • [26].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测功仪6 km、60 min测试功率与其无氧阈功率的一致性研究[J]. 体育科学 2019(06)
    • [27].朱晓琳备战伦敦奥运会赛前训练负荷特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 2013(03)
    • [28].三种耐力训练方法对女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8(04)
    • [29].冠心病康复有氧运动不同强度设定方法的一致性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8(08)
    • [30].运动康复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03)

    标签:;  ;  ;  ;  ;  

    应用无氧阈强度提高女飞行学员有氧耐力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