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象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象

高彩虹白莹张雨(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门诊部延安716000)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98-02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发生,尤其是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性大、组织坏死严重,会给病人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大大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冷静的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

1.1疾病因素

(1)癌症是外渗的危险因素,这是因为癌症患者反复接受化疗,静脉脆弱难以穿刺;(2)糖尿病患者由于糖、脂肪代谢障碍,血管硬化,也容易发生外渗;(3)外周血管疾病如血管硬化,易发生外渗;(4)静脉压增高的患者,如右心衰患者,全身静脉淤血,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发生外渗。

1.2患者因素

(1)婴幼儿由于哭闹、不配合,其血管短、不直,皮肤薄等原因,给护理人员静脉穿刺增加了难度。在输液过程中小儿天性好动,难于固定,易发生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又难于表达疼痛的感受,所以小儿外渗多于成人,严重外渗也多于成人。由于老年人的机体逐渐衰老,滴速需减慢,往往由于时间较长而发生外渗;(2)无法沟通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烦躁、感觉和知觉障碍,包括接受麻醉的患者,使用镇静剂或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容易发生外渗;(3)重症患者严重脱水休克、病危的患者。此类患者由于微循环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发生外渗。

1.3药物因素:刺激性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物、甘露醇、钙剂,缩血管药物如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的高危药物,这些药物一旦外渗,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

1.4技术因素:护理技术缺陷造成外渗的情况:(1)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对药物的特性及使用方法缺乏了解;(2)没有经验,对血管不了解,局部解剖位置不清楚;(3)在远端小静脉用力推注药物;(4)同一部位多次穿刺。

2外渗的临床表现

静脉输液外渗后,局部组织表现肿胀、肿痛,回抽无血,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外渗易产生烧灼、刺痛、红肿。刺激性很强的药物如化疗药物外渗,后果较为严重,常表现为局部水疱,皮肤发黑变硬,甚至组织坏死,形成溃疡。

3护理对策

(1)外渗的药液对组织刺激性小、容易吸收的,如普通的溶液、辅助治疗的药液,可以用50%的硫酸镁湿敷,肿胀很快就会消退;(2)当输入的药液为血管活性药,虽然局部肿胀不明显,但发红、苍白、疼痛明显的,必须立即更换注射部位,局部可用50%的硫酸镁敷,红肿也会很快消失;(3)当刺激性大的药液外渗时,可在四肢,局部制动,抬高患肢,用50%的硫酸镁持续湿敷,配合理疗,局部封闭,亦可用相对应的药物相拮抗,如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外渗可以用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地塞米松,钙剂外渗可用50%的硫酸镁、山莨菪碱(654-2)湿敷,也有介绍说可用马铃薯、生姜外敷;(4)当化疗药物外渗时化疗药物外渗时应立即停止滴入,用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加以稀释,并局部冷敷,以防止局部疼痛、肿胀、坏死。

4静脉输液的预防

(1)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加强基本功的训练,提高静脉穿刺的一次成功率,力求一针见血。

(2)选择合适静脉,提高穿刺成功率。有计划地使用静脉,一般由远端到近端;如果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必须选择粗直的静脉,而且先用生理盐水做穿刺,确知在血管内再加入刺激性强的药物,尽量避免在关节活动的部位和血管易滑动部位穿刺;运用巧妙手法,减轻病人痛苦,如各种注射时,根据年龄、皮肤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进针手法,降低疼痛,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成功后要妥善固定好针头。

(3)掌握药物的性能、特点及使用的注意事项。注意输入药物的浓度及速度根据药物的性能特点及注意事项正确使用使血管通常性增高以保护血管。

(4)加强责任心、多巡视。尤其是危重患者,巡视时要检查输液部位,输液过程中患儿出现哭闹,一定要检查注射部位。

(5)做好患者的宣教。交代使用留置针的好处,保护留置针的方法,在输注高危药物时要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要求患者尽量减少活动,并指导患者及家属自我观察,如果出现注射部位疼痛、肿胀,及时向护理人员报告;

(6)正确拔针。输液完毕,快速拔针,迅速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直至不出血为止,按压的力度要适中。正确拔针可避免血管损伤,防止皮下淤血和再次输液时发生渗漏。

5小结

静脉输液外渗虽然是一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但若发生在关节处,范围大,药物刺激大,组织坏死严重,给病人造成严重后果,将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和处理静脉输液外渗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戴建华.外周静脉输液外渗的危险因素及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南方护理学报,2004,11(1):11-12

[2]王薇,刘芝军.小儿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齐鲁医学杂志,2002,17(4):88

[3]杨琳.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原因及预防[J].南通大学学报,2006(4):196-197

标签:;  ;  ;  

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和护理对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