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杜甫,艺术,诗歌
诗风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吴凯[1](2017)在《比较分析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艺术魅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杜甫诗歌没有李白"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飘逸潇洒,也没有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淡泊宁静,杨亿甚至称其为"村夫子",杜甫就是这样,最真实地再现历史,他笔下的人物不是宫娥美妇,而是满脸皱纹,白发苍苍的老妪,"世上疮痍,诗中圣哲"使得杜甫草堂不断被维修重建,他作品的影响延续至今,甚至14世纪就扬名海外。(本文来源于《时代教育》期刊2017年10期)
杨思雨,张春玲[2](2015)在《郑谷与姚贾诗风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在唐朝不同的时期,诗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面貌。晚唐时期,诗歌开始出现明显的派别集中。本文从人物背景、审美、文本、格律、意境五个方面对比郑谷与姚贾诗风,从中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徐婷[3](2014)在《两种诗风、两种人生向往的并美交辉——曹操《短歌行·对酒》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两点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四言诗《短歌行·对酒》承袭《诗经》之形式与风格,两字一顿,古朴凝重。不仅是诗人曹操也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为五言古诗,风格清新自然,属田园诗派,与《短歌行·对酒》无论在艺术手法还是在思想感情上都绝然不同。但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却把《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对酒》《归园田居》(其一)叁首诗歌编排在一起,组成题为《诗叁首》的课文篇目。表面看似随意,其实绝非偶然。仔细比较叁首诗歌,其在内在上具有一定联系,其中以《短歌行·对酒》与《归园田居》(其一)的对比最为典型。(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4年35期)
郭青[4](2014)在《张正见、庾肩吾诗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庾肩吾与张正见的诗无论是内容分类还是艺术表现方面均有相似的特点,但是,张正见诗与庾诗趋同于侧艳,而异于清旨,相似于绮丽,而多有宕逸,悲伤之情俱有之,庾氏的情怀体现薄弱而平浅,张正见的诗秋思愁怨、慷慨悲凉,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出其丰富的情感意蕴。(本文来源于《南阳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孙谨[5](2013)在《从约翰·邓恩与李商隐诗歌的比较看巴洛克诗风的艺术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和分析了李商隐和约翰·邓恩两位诗人的作品,发现了形成他们最大艺术共性巴洛克诗风的艺术表现手法,即:一是奇思;二是用典;叁是复义;四是意识流。而且也指出了他们艺术创作中的不同个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3年04期)
李贤文[6](2012)在《《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只能发生在某一社会环境中,而社会环境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所以文学作品是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反映。《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不同地域的诗歌,每个地域的诗歌有着自己的特色。尤其是产生于不同的地域空间的十五“国风”,都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由于各段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文明形态。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是处于黄河流域的两个文化区域,其先秦时期的文明差异反映到诗歌上,便是《诗经·国风》中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的风诗的差异,这两个地区皆为黄河流域,所以有着共同点,但又处于黄河流域的不同段,故又有着各自的特色,有同有异。本文以这两地区的风诗为比较研究对象,比较其由于历史渊源、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状况的差异而导致的在题材、思想、风格上的差异。第一部分,《诗经·国风》河东地区地域文化与风诗。同处于河东地区的魏国、唐国、桧国叁国,地域上接近,但其地域文化背景又有一些不同点。魏国国土面积狭小,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落后,民风淳朴。其风诗主要是对这一社会现实的反映,所以多悲苦忧愁之作,但其中也有反映生产劳动中的欢欣快乐之篇。唐国为河东大国,经济相对发达,民族政策上采取了怀柔政策,较好的融合了临近民族的文化。唐国的百姓受先王的遗教,上层的贵族思虑深远,下层的百姓勤俭朴素,在《唐风》中体现出了生命忧患意识。另外《唐风》中还有反映婚恋主题与宗族问题的诗篇。桧国虽与楚国同宗,但由于地理位置上的原因,其文化属于中原文化体系,其风诗主要是对桧国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第二部分,《诗经·国风》黄河下游地域文化与风诗。处于黄河下游的齐国和曹国,在地域上接近。但两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上有着异同之处。齐国本为东夷之地,封给姜尚,后经几世经营成为大国,经济发达,政策灵活,风俗上融合了东夷、殷商、周文化。《齐风》中呈现出了文化的多元性,其中有体现周礼东渐之后与东夷风俗发生的冲突、体现东夷文化的崇尚勇武与田猎诗,欢欣明朗、大胆泼辣的婚恋诗,由于齐人性格舒缓,与此相应,《齐风》也有舒缓的音乐特点。曹国为周室宗亲,国内国际环境较好,经济发达,后来因为统治者的昏庸无能,最终被灭。《曹风》主要是对曹国这一历史现实的反映。第叁部分,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这两个地方因自然环境、国内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的不同而导致了诗风的差异。河东地区自然环境恶劣,统治者的残暴政治,又有着上古遗风,人们具有着忧患意识,所以河东地区多悲苦忧愁之作。黄河下游经过几世经营,经济发展较好,所以呈现出欢快的感情基调。统治者采取了怀柔政策,有意促使各种文化的交流融合,但这中间难免会出现冲突。同处于黄河下游的齐、曹二国,由于具体环境的差异,在诗歌音乐上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2-06-01)
王焱[7](2012)在《浅议王孟诗风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王维与孟浩然诗风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本文主要从叁个方面阐述:一、诗歌体裁上,王孟都是五言名家,王维可以说众体皆长;二、都关注自然,创作题材都以山水田园诗居多;叁、艺术手法和艺术感染力不同。(本文来源于《新课程导学》期刊2012年06期)
王珊[8](2011)在《山水与田园的审美异趣——兼及谢灵运、陶渊明、王维诗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山水与田园诗在题材上差别很大,在审美本质方面也存在极鲜明的差异,在意象的选取、意境的营造、意蕴的生成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又会有内在联系与相通之处。陶渊明、谢灵运、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着名的叁家山水田园诗人,并且在各自的创作中都绽放夺目的光彩。本文从山水与田园最初题材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从意象、意境等方面,阐述在山水田园诗方面的创作特点,以期用比较的方法对叁者诗歌的诗风进行比较。(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8期)
任燕[9](2011)在《双峰并峙 风采各异——基于代表作细读的高适、岑参诗风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燕歌行》与《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分别是唐代诗人高适和岑参的代表诗作。本文通过回归历史现场并在此前提下对两篇作品进行文本细读,梳理诗歌内蕴,辨析两位诗人各自不同的诗歌风格,从而得出结论:二人虽同以边塞诗闻名,但高适诗风更少雕饰而略显古朴悲凉,岑参诗歌更多华美辞章且慷慨雄壮,更富想象力。(本文来源于《新疆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1年01期)
李路芳[10](2011)在《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风成因比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李白、李贺是中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双子星座"。二人的浪漫主义诗风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成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外因也有内因。文章从二人的家世因素、政治因素、楚文化影响的因素及个性因素试对他们诗风的成因作一比较分析。(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诗风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在唐朝不同的时期,诗歌呈现出形态各异的面貌。晚唐时期,诗歌开始出现明显的派别集中。本文从人物背景、审美、文本、格律、意境五个方面对比郑谷与姚贾诗风,从中找出二者的相同与不同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风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1].吴凯.比较分析杜甫“沉郁顿挫”诗风的艺术魅力[J].时代教育.2017
[2].杨思雨,张春玲.郑谷与姚贾诗风之比较[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5
[3].徐婷.两种诗风、两种人生向往的并美交辉——曹操《短歌行·对酒》与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的两点比较[J].名作欣赏.2014
[4].郭青.张正见、庾肩吾诗风比较[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
[5].孙谨.从约翰·邓恩与李商隐诗歌的比较看巴洛克诗风的艺术手法[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
[6].李贤文.《诗经·国风》河东地区与黄河下游诗风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7].王焱.浅议王孟诗风之比较[J].新课程导学.2012
[8].王珊.山水与田园的审美异趣——兼及谢灵运、陶渊明、王维诗风比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9].任燕.双峰并峙风采各异——基于代表作细读的高适、岑参诗风比较[J].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
[10].李路芳.李白、李贺浪漫主义诗风成因比较论[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