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流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载流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探索领域的不断扩大,遇到了众多特殊工况下的摩擦学问题,高速电气化铁路系统的受流是典型的载流条件下的特殊摩擦磨损问题,目前尚未见到地铁中使用的钢铝复合式第三轨和受电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及机理的研究。本文通过对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夹具和控制部分进行改进,研制了载流摩擦磨损试验装置,并用其首次试验研究了地铁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子能谱仪(EDX)、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和表面轮廓台阶仪等微观手段,系统研究了电流、速度、极性、法向压力等对钢铝复合式第三轨与受电靴摩擦副之间的载流摩擦磨损特性,揭示了摩擦副的磨损机制;试验还在CETRUMT-2试验机上用自行设计的夹具,研究了支撑刚度对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和结果如下:1、随着电流和速度的增大,磨损体积损失相应增大;电流、法向压力和速度等的综合作用导致摩擦表面的温升,是影响载流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的重要因素,相应于温度增大,磨损体积损失增大;表面过渡层中的水膜电解出的氧离子导致受电靴材料的结合力削弱,表面逐渐疲劳而破坏,受电靴接正极时的磨损量略大于接负极时的磨损量;表面轮廓分析表明,钢铝复合轨的磨损量随着速度的增大略有增大,但磨损量比受电靴的销试样小得多,只在微米量级。随着电流的增大,摩擦系数出现较小范围内的波动,有先增大然后减小的趋势;随着速度的增大,摩擦系数减小;不同极性条件下摩擦系数都比较接近,受电靴接正极时的摩擦系数略微较接负极时大。2、载流时摩擦系数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大呈现出增大的趋势,而无电时摩擦系数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载流磨损体积损失随着法向压力的增大均呈现出现先快速减小而后缓慢增大的“U”形变化趋势,发现存在一个最佳法向压力,此压力下的磨损体积损失最小,且随着速度的增大最佳法向压力相应增大。建立的磨损量-法向压力-速度三维关系模型(W-F-Vmodel)能与实际的试验结果较好的吻合,它对于载流摩擦磨损系统磨损的定量预测,对于最优磨损条件的确定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地铁第三轨受流时,对应于一定的运行速度,最佳法向压力是最佳的工作压力,此时既能保证顺利受流,又能使得摩擦副材料总损失量较小,从而对确保行车安全,降低维护频率,节约地铁运行成本等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3、钢铝复合轨和受电靴的受电磨损机制主要是机械磨损和电气磨损,四种机械磨损机制分别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氧化磨损和疲劳磨损。电气磨损和机械磨损相互加强,电弧烧蚀导致了比机械磨损大得多的磨损,磨损过程表现为多种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4、变支撑刚度试验结果表明:加载系统的支撑刚度对载流摩擦磨损有影响,不同的支撑刚度条件下,随着载荷降低,载荷的振幅均增大,且弹性加载的载荷振幅总体上小于刚性加载;对变形能的试验揭示了弹簧的摩擦耗能与变形能的比值越大,吸振能力越强,载流磨损量越小。实际载流工况中,采用合理的支撑刚度加载,能较好地降低载荷的振幅,减少电弧烧蚀,保证良好的受流。5、基于摩擦学的三公理,建立了载流摩擦磨损系统构成图和系统过程图,以及载流摩擦磨损电传导电路模型,为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奠定了分析基础,能较好的解释电因素对摩擦磨损的作用。研究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对载流摩擦磨损的研究,对接续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特殊工况下的摩擦磨损问题
  • 1.2 载流摩擦磨损
  • 1.2.1 载流摩擦系统的特点
  • 1.2.2 载流摩擦磨损研究的内容和目的
  • 1.2.3 载流摩擦磨损实验装置
  • 1.2.4 试验的摩擦副材料及性能要求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 1.3.1 电流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2 电场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3 磁场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4 电弧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5 特殊气氛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6 电极性对摩擦磨损的影响
  • 1.3.7 载流磨损中的热、接触电压降和磨损机制
  • 1.3.8 国内外载流摩擦磨损研究状况对比
  • 1.3.9 载流摩擦磨损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地铁第三轨载流摩擦磨损特性试验方法
  • 2.1 列车受流系统及第三轨受流发展简介
  • 2.1.1 钢铝复合式第三轨的特点
  • 2.1.2 国内外对接触网集电材料的研制和使用
  • 2.2 本研究采用的试验方法
  • 2.2.1 试验装置的设计
  • 2.2.2 试验材料的选择
  • 2.2.3 试样的制备
  • 2.2.4 微观分析方法
  • 2.3 试验规程
  • 第3章 地铁第三轨受流系统的摩擦学特性试验
  • 3.1 摩擦磨损行为随着速度的变化
  • 3.1.1 试验参数
  • 3.1.2 摩擦行为
  • 3.1.3 磨损行为
  • 3.1.4 磨损表面分析
  • 3.1.5 台阶仪分析
  • 3.1.6 分析和小结
  • 3.2 法向载荷对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3.2.1 试验参数
  • 3.2.2 摩擦磨损行为
  • 3.2.3 载流磨损最佳法向载荷三维关系图的建立
  • 3.2.4 磨损表面形貌 OM和 SEM观察分析
  • 3.2.5 磨损表面 EDX能谱分析
  • 3.2.6 磨损表面XRD分析
  • 3.2.7 载流摩擦磨损热和材料损失分析
  • 3.2.8 小结
  • 3.3 电流对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
  • 3.3.1 试验参数
  • 3.3.2 摩擦行为
  • 3.3.3 磨损行为
  • 3.3.4 表面温升
  • 3.3.5 磨损表面 SEM分析
  • 3.3.6 小结
  • 3.4 极性对钢铝复合轨与受电靴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
  • 3.4.1 试验参数
  • 3.4.2 摩擦行为
  • 3.4.3 磨损行为
  • 3.4.4 表面温升
  • 3.4.5 磨损表面 EDX分析
  • 3.4.6 分析与讨论
  • 3.4.7 小结
  • 3.5 第三轨和受电靴载流磨损机制分析
  • 3.5.1 载流摩擦磨损过程中的表面膜
  • 3.5.2 载流滑动接触时的摩擦要素及其相互作用
  • 3.5.3 载流磨损机制分析
  • 3.5.4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支撑刚度对载流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方法
  • 4.2 试验装置夹具的设计
  • 4.3 试验材料的选择和试样的制备
  • 4.4 试验参数
  • 4.5 变载荷条件下的载荷特性及摩擦行为试验
  • 4.6 定载荷条件下的摩擦行为试验
  • 4.7 定载荷条件下的磨损行为试验
  • 4.8 弹簧加卸载变形能及摩擦耗散能试验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载流摩擦磨损系统研究
  • 5.1 载流摩擦磨损系统的分析
  • 5.2 电接触本质、电传导电路模型及电弧成因研究
  • 5.3 载流磨损的界面接触方式和导电方式
  • 5.4 机械磨损与电气磨损的交互作用和磨损量分析
  • 5.5 本章小节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载流摩擦磨损机理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