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李成军
导师: 萧国政
关键词: 感叹句,现代汉语,致感因子,感叹义子,标记
文献来源: 武汉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根据收集到的近四百万字的现代汉语语料,从语言事实出发,对现代汉语感叹句地真实面貌进行了全面探讨。全文共分七个部分,包括正文五章、导论和结束语。 导论 本章分为两节 第一节主要梳理并讨论汉语及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的历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包括以往地学者们对汉语及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及其定义的理解、感叹句主要结构或语义类型的划分以及至今为止人们对感叹句结构或具体微观问题的专题研究等。第二节陈述作者进行现代汉语感叹句研究的语言学理论指导和具体研究方法,理论方面比如结构主义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以及对比语言学等,本文的研究方法如表层句法描写、深层语义分析、动态的语用解说以及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等;最后交代本文关于感叹句研究与写作中运用的语料及其出处。 第一章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特征和基本范围 本章分为三节 第一节运用观察到的真实的语言事实以及借鉴前人或时贤对现代汉语感叹句的研究成果,重新认识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科学给出现代汉语感叹句的定义:现代汉语感叹句是在语言使用中以特定形式以表达说话人情感或感受为主要功能的句子。1.“在语言使用中”体现感叹句的动态性和口语化特点,突出感叹句具有强烈的语境依赖性。2.“运用特定的语言形式”突出感叹句特定的格式或标记,感叹句的外部形式是为情感内容服务的,没有具体的形式很难说明问题。3.“表达情感或感受”突出感叹句语义内容是情感类信息,没有情感信息的句子或句式不可能成为感叹句;暗示情感是否强烈或浓郁不是感叹句的必要条件。4.“表达或传递情感为主要目的”突出感叹句的语用特点主要在于传递情感信息,暗示感叹句并不排除其他表意功能。第二节描写现代汉语感叹句句类的具体本质特征,指出一个典型感叹句语义上具有相应的致感因子和感叹义子,致感因子不一定出现,但感叹义子必须表现,通常由体现程度或等级性差异的词、短语或句子充当;感叹句的句法形式上通常带有凸现感叹义子的标记词语,如感叹副词、叹词、语气词等,这些标记词语可以共现,也可单独出现;功能上以表达说话人对人、物、事情或事件等的主观情感或感受为主,其他功能只能是附加功能。第三节明确划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汉语感叹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一、关于感叹句句子性质的认识
二、关于感叹句分类的探讨
三、对感叹句句法结构具体微观的研究
四、我们对以往感叹句研究的整体看法
第二节 本课题的理论指导与研究方法
一、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三、说明
第一章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特征与范围
引言
第一节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句子性质
一、影响感叹句句子性质的因素
二、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性质
第二节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特征
一、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语义特征
二、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语形特征
第三节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范围
一、陈述句不是感叹句
二、祈使句不是感叹句
三、疑问句不是感叹句
四、寒暄句不是感叹句
第二章 现代汉语感叹句的感叹义子
引言
第一节 感叹义子的情感语义分析
一、感叹义子的语义表现
二、感叹义子的语义内容
第二节 感叹义子的语形描写
一、感叹义子的语形分布
二、感叹义子的句法功能
第三章 感叹义子的感叹标记
引言
第一节 副词感叹标记的综合分析
一、副词感叹标记的语义特征
二、副词感叹标记的语形分布
第二节 叹词感叹标记的综合分析
一、叹词标记的语形表现
二、叹词标记的基本类型
三、叹词标记的语形分布
四、叹词标记的语用表现
第四章 英汉感叹句对比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英汉感叹句的语形结构分析
一、英汉感叹句的相似之处
二、英汉感叹句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汉英感叹句的感叹义子对比
一、叹词表达感叹义子的程度有异
二、感叹义子的表现方式有异
三、感叹义子的功能标准有异
四、感叹义子体现的情感表达的重心有别
五、感叹义子的情感指向有差异
第五章 人类情感的产生与感叹句的表达
引言
第一节 情感形成的基本原理
一、情感、感情与情绪的辨析
二、情感的激活机制
第二节 影响情感形成的因素
一、致感因子
二、感叹义子
三、感知
四、影响感知的因素
第三节 情感表达的语言形式
一、言语交际离不开情感表达
二、语言表情的优势
三、感叹句表情功能突出
第四节 感叹句的情感表达
一、情感表达的信息结构
二、情感信息结构的特征
三、情感的表达与感叹句的语篇分析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6-03-27
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是”字结构与语用量研究[D]. 杨艳.上海师范大学2004
- [2].现代汉语等同范畴的语义认知研究[D]. 刘雪春.华东师范大学2004
- [3].现代汉语致使范畴研究[D]. 周红.华东师范大学2004
- [4].现代汉语致使句研究[D]. 宛新政.复旦大学2004
- [5].现代汉语颜色词运用研究[D]. 金福年.复旦大学2004
- [6].现代汉语代词隐现的动态研究[D]. 刘伟.北京语言大学2005
- [7].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 彭锦维.北京语言大学2005
- [8].现代汉语同位组构研究[D]. 刘街生.华中师范大学2000
- [9].现代汉语情态研究[D]. 彭利贞.复旦大学2005
- [10].现代汉语“V+子/儿/头”结构的多角度考察[D]. 曹跃香.湖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