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夏卓玛西藏阿里革吉县完小859100
【摘要】应用题在我们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难题,是小学生最难理解的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正确地遵循应用题的教学“三规律”,巧妙运用应用题解题“五部曲”,运用多媒体有效的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让我们藏区小学生学得轻松,解得容易。本文笔者主要从“应用题教学‘三规律’和应用题解题‘五部曲’”两方面阐述了,小学阶段应用题教学应遵循的三个规律和解应用题的五大步骤。
【关键词】藏区小学数学应用题三规律五部曲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8)11-012-01
1.应用题教学“三规律”
1.1、规律一:通过日常用语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换,使学生理学概念。众所周知,应用题的内容一般都是反映一些实际生活的,但在内容叙述的语言上又与生活中的常用语有所区别,这样就给学生在理解题意上带来很大的阻力,特别是我们藏区牧区小学的学生,因为牧区孩子的生活语言普遍是惯用母语(藏语)。要攻破这一难题,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弄清题中出现的新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它的含义,并能用生活中的语言或已学到过的数学语言表述遇到的新的数学语言。在此基础上学会准确地使用,并逐渐使它成为日常用语中的一部分,实现日常用语和数学语言的互相转换。记得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学第三册“乘法应用题”时,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学语言去帮助理解新出现的数学术语。结果一节课下来,教师既辛苦又没有效果。根据这一情况,我便向这位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而在之后的实践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证实。
对于牧区地区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乘法应用题,那些生僻的数学语言是难以理解的。因此,我们教师在授新课前的复习十分重要,如:这一节课就应要复习与之相应的基础知识——乘法的初步认识。在“乘法的初步认识”这章节里,学生已理解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的含义。那么,在学乘法应用题前先把这一知识点复习好,然后出示例题并提出问题让小组讨论:题中哪个数量是表示“相同加数”。学生一般不容易找出,更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和掌握了。那么,乘法中的“相同加数”这个数量在应用题的条件中有特征可判断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我们不宜直接告诉学生方法,而应多出示几道,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逐渐总结出判断方法。最后师生一起探究乘法应用题也就轻松多了。
1.2、规律二:认识和概括数量关系要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我们知道数学应用题里常含有一定的数量关系,而数量关系都是带有一定抽象性的。抽象的程度越高,应用题的适用范围也就越广;而越抽象的数量关系也是越难理解的。要使学生对数量关系真正理解和掌握,在教学引导中必须密切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的思维为主,而抽象逻辑思维有待于在学习中发展和提高。对于牧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数学概念更是从白纸一张起逐渐积累的,早期掌握的数学概念大部分是比较具体的、可以直接感知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时选择接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或熟悉的事物作为应用题的内容,在指导他们解题时也要尽量利用直观教具或创设情境使他们能够用实物或看图进行数一数、摆一摆、拼一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在脑中形成表象,使题目的内容成为他们可以感知的。这样,解一题就学会一点知识,并逐渐积累起一些经验。再从具体的题目、具体的数量中发现一些带有共同特征的东西,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让学生自己尝试概括出一些数量关系。这样,学生既掌握好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
1.3、规律三:多种形式的应用题基本训练。有经验的教师应有这样的同感,多种形式的应用题的基本训练,不仅能充实学生的应用题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题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运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提高辨析能力、学习分析方法等,使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活跃。因此,在应用题教学中,把握好练习这一关是非常重要的。
2.应用题解题“五部曲”
提高我们藏区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实现应用题的多功能性目标,我们教师必须以思维训练为主弦律,弹好数学应用题解题“五部曲”。
2.1、审题;由于应用题叙述的生活化语言与数学语言的差别,加上冗长、抽象的特点,学生对理解题意往往产生困难。对此,可采用“缩写”、“改写”的方法帮助理解。“缩写”即是把与解题有关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从题中分化出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重新构建,使句式简单,数量关系趋于明朗;“改写”即把应用题的生活化叙述改为更贴近四则运算意义的数学叙述,使我们藏区小学生在学习四则运算后形成的认知结构纳入新的知识结构并予以同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2.2、析题;这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一步。首先要让孩子们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其次运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依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后求出问题。第三,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他们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2.3、解题;要做到“一看二算三查”:看列式与思路是否一致,数据是否抄错,算式有无利于简算的特点;算要按照四则运算的顺序进行,锻炼口算能力和速算能力;查证检查结果是否准确,是否符合题意、符合常理。在有条理的计算中培养藏区小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2.4、论题;通过审、析、解三步,教学已告一段落,但不能停留在此。还要让学生学会论题,把思维训练推向新的境界。这部分训练包括:较完整、条理地叙述分析过程;计算时叙述每步计算的意义;变换题目的叙述方法;改变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把问题与算式搭配起来;根据算式补充相应的条件或问题;判断多余条件;补充条件或问题并作出相应解答。
2.5、编题;在前四步的训练中,小学生已初步掌握了应用题的基本数量关系,形成了一定的解题技能。通过编题,给思维以广阔的驰骋空间,最大限度地调动认知结构中的旧知板块,进入知识的运转状态,在思维的创造性活动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学时,我们要注意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这部分训练主要包括:仿照例题编题;看实物编题;看直观实物编题;根据线段图或示意图编题;根据算式编题;定范围编题等。
3、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在藏区小学数学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掌握孩子们思维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遵循应用题教学的“三规律”,弹好应用题解题的“五部曲”,灵活变通地开展应用题的教学活动,就一定能培养起孩子们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他们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让他们学得轻松,解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