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和GIS技术在输电线路优选中的应用

RS和GIS技术在输电线路优选中的应用

论文摘要

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但却因为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了水电资源的外送,如何合理规划输电线路成为电力系统工程首要课题。本文以汶川地震灾区项目“绵阳—广元500kV线路π接进南坝线路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震后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条件的巨大变化,利用遥感技术快速提取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土地利用和不良地质条件等特征信息,辅以拟选区气候水文和社会经济条件,构建输电线路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根据专家经验,采用模糊加权的形式对研究区线路适宜性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拟定了东、中、西共3条线路的初选方案。通过对3条方案的工程地质条件的比较,最终认为西线为最优方案,最后对西线线路走廊带进行了工程地质条件的分区并分别予以适宜性评价。文章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1)利用遥感手段获取数据鉴于研究区范围较大,且因地震对环境地质条件尤其是地貌条件造成的巨大变化,原有的图纸资料部分已经失去了价值。虽然可通过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信息,且具有可靠性,但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并且需要较长的周期不具备时效性,进而延缓工程的进程。本文通过建立解译标志,对线路适宜性评估中所需信息进行了遥感获取,针对解译存在的疑点采取有目的的实地调研,在保证精确性的前提下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2)初步建立了基于GIS的线路适宜性评估体系本文涉及的线路适宜性评估体系包括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模型两个部分。评估指标体系综合考虑了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气侯水文、地质构造以及当地社会经济等诸多因素,包括8项指标数据,以此对研究区工程建设适宜性进行全面表达;鉴于研究区工作程度较低,数据资料不全,难以进行全定量的评估,因此本次咨询专家经验,以GIS为平台采用模糊加权的方式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以成为线路选址评估工程的一项重要技术手段。(3)线路优选及分区评价在初步拟定的3条方案中,根据评价体系的二次评分,认为西线最具适宜性,因此线路优选是在西线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对西线走廊带区域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地利用和不良地质现象进行分析,确定线路最佳走向,并通过建立三维场景确定塔点的位置。根据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大康-甘溪、甘溪-平通、平通-田坝、田坝-南坝4个分区,并分别予以不良地质现象适宜性条件评价和工程地质适宜性条件评价。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技术对比
  • 1.3 论文的难点
  • 1.4 论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输电线路选线技术对比
  • 2.1 传统选线技术
  • 2.2 新型RS 与GIS 选线技术
  • 2.3 新旧技术对比
  • 2.4 线路选择的基本要求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
  • 3.1 地形地貌
  • 3.2 地层岩性
  • 3.3 地质构造
  • 3.4 新构造运动和地震
  • 3.5 土地利用类型
  • 3.6 不良地质条件
  • 3.6.1 不稳定斜坡
  • 3.6.2 危岩
  • 3.6.3 崩塌
  • 3.6.4 泥石流
  • 3.6.5 滑坡
  • 3.6.6 岩溶塌陷
  • 3.7 工程地质条件
  • 3.8 气侯、水文及社会经济
  • 第4章 线路选定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4.2 基于模糊加权法的建设适宜性评估
  • 4.3 初拟线路
  • 4.3.1 西方案
  • 4.3.2 中方案
  • 4.3.3 东方案
  • 4.4 线路优化
  • 4.4.1 地形地貌信息提取
  • 4.4.2 地质构造信息提取
  • 4.4.3 地层岩性信息提取
  • 4.4.4 土地利用类型信息提取
  • 4.4.5 不良地质现象信息提取
  • 4.5 不良地质作用成因分析
  • 4.5.1 气侯
  • 4.5.2 植被
  • 4.5.3 地质构造
  • 4.5.4 人类工程活动
  • 4.6 基塔的确定
  • 第5章 适宜性分区及评价
  • 5.1 不良地质作用分区及评价
  • 5.1.1 大康—甘溪滑坡和泥石流区
  • 5.1.2 甘溪—平通滑坡和泥石流区
  • 5.1.3 平通—田坝泥石流和崩塌区
  • 5.1.4 田坝—南坝泥石流和滑坡区
  • 5.2 工程地质作用分区及评价
  • 5.2.1 大康—甘溪工程地质区
  • 5.2.2 甘溪—平通工程地质区
  • 5.2.3 平通—田坝工程地质区
  • 5.2.4 田坝—南坝工程地质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GIS空间分析建模下的辽宁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分析[J]. 林业科技情报 2019(04)
    • [2].基于GIS的城市用地规模预测初步研究——以广州市为例[J]. 建筑与文化 2019(11)
    • [3].基于GIS的城市公共停车场三步优化选址研究[J]. 交通科技 2019(06)
    • [4].GIS在农业物流中的应用[J]. 河北企业 2020(01)
    • [5].基于GIS平台的分布式多拓展型管道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居业 2019(12)
    • [6].利用GIS平台阐释工业遗产——以大庆石油工业遗产为例[J]. 城市建筑 2019(27)
    • [7].工程测量中GIS技术和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应用研究[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 [8].地理信息系统GIS发展现状及展望[J]. 科技资讯 2019(33)
    • [9].GIS的采煤塌陷区土地复垦项目规划设计分析[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4)
    • [10].移动GIS应用中的通信技术探讨[J]. 科技视界 2019(36)
    • [11].基于“GIS”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设计与构建[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9(12)
    • [12].GIS辅助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进展[J]. 测绘学报 2019(12)
    • [13].浅析GIS技术在生态环境地质评价中的应用[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18)
    • [14].GIS数据测算对智慧城市的积极意义[J]. 信息记录材料 2019(11)
    • [15].地理科学专业GIS实验室的建设与维护[J]. 高校实验室科学技术 2019(04)
    • [16].基于GIS技术的高校图书馆空间使用评估研究[J].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0(01)
    • [17].基于GIS的国土空间数据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01)
    • [18].GIS技术在房产测绘中的优化运用分析[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19].GIS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中的应用[J]. 华北自然资源 2019(06)
    • [20].GIS系统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21].基于缓冲区GIS断层和滑坡相关性分析中缓冲距离大小选取分析[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22].基于GIS的教育精准扶贫评价——以甘肃省为例[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3].基于移动GIS的电力营销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信息系统工程 2019(12)
    • [24].GIS雷电冲击试验放电原因分析[J]. 电工技术 2019(23)
    • [25].基于_(GIS)技术的电力通信网资源管理系统构建分析[J]. 电力设备管理 2019(12)
    • [26].基于故障树分析方法的GIS支持绝缘子故障分析[J]. 吉林电力 2019(06)
    • [27].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在非洲猪瘟防控和恢复生猪生产的应用分析[J]. 中国动物保健 2019(12)
    • [28].GIS软件应用课程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法研究——以广东海洋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为例[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01)
    • [29].基于GIS的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城市空间分布和地理覆盖研究[J]. 图书情报工作 2019(24)
    • [30].基于物联网GIS的城市环卫智能化管理研究[J]. 城市建筑 2019(36)

    标签:;  ;  ;  ;  

    RS和GIS技术在输电线路优选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