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人学思想及其意义论析

邓小平人学思想及其意义论析

论文摘要

虽然邓小平没有提出“人学理论”这一概念,也没有专门的人学著作,但邓小平理论中蕴含着极其丰富深厚的人学思想。在中国人学发展史上,中国当代入学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此前可称为毛泽东时代,此后可称为邓小平时代,可见邓小平人学思想在中国人学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因此,研究当代人学就不能不研究邓小平人学思想。邓小平人学思想形成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之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人学思想和毛泽东人学思想,又吸收了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优秀成分。社会的现实的人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理论起点,人民本位理念是其价值基础,突显人的主体性和民主权利是其重要内容,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是其重要贡献。邓小平人学思想根植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需要,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新局面,具有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的特征。邓小平人学思想作为一种优秀的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人学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学的发展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新时期社会主义人的解放和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邓小平人学思想对江泽民人学思想、胡锦涛人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影响,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价值取向。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邓小平人学思想,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践行“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将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2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
  • 2.1 邓小平人学思想对马克思人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 2.2 邓小平人学思想与毛泽东人学思想的联系和区别
  • 2.3 邓小平人学思想对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吸收和扬弃
  • 3 邓小平入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 3.1 社会的现实的人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理论起点
  • 3.2 人民本位理念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价值基础
  • 3.2.1 发展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 3.2.2 丰富了新时期人民群众的内涵
  • 3.2.3 正视人民的价值和物质利益
  • 3.2.4 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价值标准
  • 3.3 突显人的主体性和民主权利是邓小平人学思想的重要内容
  • 3.3.1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摆脱束缚发扬民主
  • 3.3.2 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
  • 3.3.3 坚持个体与群体的统一,发挥不同层次主体的能动性
  • 3.4 邓小平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探索
  • 3.4.1 大力培养和使用人才
  • 3.4.2 重视教育和对人的塑造
  • 3.4.3 明确"人的现代化"目标
  • 4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特征
  • 4.1 主体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4.2 传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
  • 4.3 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 5 邓小平人学思想的重要意义
  • 5.1 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做出了卓越贡献
  • 5.2 为社会主义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 5.3 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提供了价值取向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方人学思想发展的三次高潮及理性启示[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0(01)
    • [2].论恩格斯人学思想的总体图景[J]. 理论探讨 2020(06)
    • [3].公民与私人:马克思早期人学思想的双重向度及其辩证关系[J]. 求是学刊 2018(06)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学思想的演进与特征——基于社会主义素质文化的视角[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19(27)
    • [5].《论语》人学思想与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7(06)
    • [6].实践、理论与发展:邓小平人学思想价值诉求的三个维度[J]. 嘉应学院学报 2016(03)
    • [7].中国共产党的人学思想探究[J]. 文教资料 2011(29)
    • [8].周恩来的人学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山西青年 2017(08)
    • [9].浅析马克思的人学思想[J]. 长江丛刊 2015(22)
    • [10].孔子教育思想的人文内核与教育价值——从“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看孔子以人为本的人学思想[J]. 南方医学教育 2009(01)
    • [11].“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人学意蕴[J]. 现代交际 2020(11)
    • [12].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人学思想的阐扬[J]. 赤子(上中旬) 2017(02)
    • [13].中国人学思想史中的“性”“情”关系论析[J]. 内蒙古电大学刊 2011(04)
    • [14].古希腊人学思想与中国传统儒家人学思想之比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24)
    • [15].浅析毛泽东人学思想的理论渊源[J]. 学理论 2010(29)
    • [16].塑造世界变局中的新型国民——梁启超人学思想初探[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9(02)
    • [17].试析古希腊人学思想[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 [18].中国共产党人学思想理论渊源探究[J]. 湘潮(下半月) 2011(10)
    • [19].西方传统人学思想透视[J]. 知识经济 2010(07)
    • [20].梁启超的人学思想[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4)
    • [21].马克思实践人学思想初探[J]. 世纪桥 2009(23)
    • [22].毛泽东人学思想与实践及其特点[J]. 延边党校学报 2013(06)
    • [23].浅析马克思的“个人”及“人的自由发展”理论[J]. 学理论 2012(34)
    • [24].阿奎那人学思想的理论特色与人的全面发展[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1(03)
    • [25].浅释佛教的人学思想[J]. 网络财富 2010(15)
    • [26].梁启超人学思想探微[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4)
    • [27].试析奥古斯丁人学思想中的二重性[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7)
    • [28].注重集体是毛泽东人学思想的鲜明特色[J]. 湘潮(下半月) 2013(11)
    • [29].践行人伦 学为君子——儒家人学思想管窥[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0(09)
    • [30].用人学思想分析我国走知识经济的必然性[J].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08(06)

    标签:;  ;  ;  ;  

    邓小平人学思想及其意义论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