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和风险控制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和风险控制

论文摘要

本文立足于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现行制度框架,以全球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为背景,分析了在国际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自由化浪潮的冲击下,我国金融体制向混业经营模式转型的内在动因和外在条件,并讨论了我国金融体制转型的必要性。本文比较了混业经营的两种基本组织形式,即全能银行模式和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指出了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过渡时期的较优组织形式,同时也是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下的现实选择。本文还结合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研究了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最佳模式载体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现状及其风险的特点和成因,并在对国外发达国家金融监管体制演进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金融控股公司自身的风险内部控制和监管当局的风险外部监管两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控制策略。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
  • 1.2.2 分业监管和统一监管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相关理论述评
  • 1.4.1 资产专用性理论
  • 1.4.2 金融深化理论
  • 1.4.3 规模经济理论
  • 1.4.4 范围经济理论
  • 1.4.5 资产组合理论
  • 1.4.6 上述理论在分析混业经营问题中的内在联系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融组织形式的演进机制与理论分析
  • 2.1 国际金融制度演进的历史分析
  • 2.2 美国金融制度的演进过程
  • 2.3 我国金融运行模式的变迁
  • 2.3.1 我国金融业早期的自然混业经营状态
  • 2.3.2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确立的过程
  • 2.3.3 近年来我国涌现的混业经营现象及其原因分析
  • 2.4 金融分业和混业制度的博弈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动因分析
  • 3.1 拉动因素
  • 3.1.1 追求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利益驱动
  • 3.1.2 金融机构分散风险的需要
  • 3.1.3 客户对金融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 3.1.4 我国金融业应对国际竞争的需要
  • 3.1.5 我国金融业各子行业均衡发展的需要
  • 3.2 推动因素
  • 3.2.1 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工程技术的发展
  • 3.2.2 信息技术的发展
  • 3.2.3 金融监管理念的变化
  • 3.3 我国金融体制向混业模式转型的必要性
  • 3.3.1 从金融体系结构的变化来看
  • 3.3.2 从我国金融分业体制的弊端来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
  • 4.1 混业经营的组织形式
  • 4.1.1 全能银行模式
  • 4.1.2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
  • 4.1.3 两种模式的比较
  • 4.2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混业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
  • 4.2.1 全能银行不适合作为我国金融混业模式的载体
  • 4.2.2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混业模式的最佳载体
  • 4.2.3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我国实践案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风险控制
  • 5.1 混业经营的风险
  • 5.1.1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风险的一般生成机制
  • 5.1.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成因和特点
  • 5.2 改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内部控制机制
  • 5.2.1 优化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企业治理结构
  • 5.2.2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防火墙”设计
  • 5.3 加强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外部监管
  • 5.3.1 当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5.3.2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机制的对比分析
  • 5.3.3 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的建设构想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和可能的创新点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和风险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