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植被格局论文-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

森林植被格局论文-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森林植被格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宝天曼,碳密度,器官碳库,分配格局

森林植被格局论文文献综述

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1](2019)在《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是影响森林植被碳库分配格局的重要因子。拟揭示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幼龄)、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明确森林类型和群落结构对研究区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采用样地调查法结合木本树种的异速生长方程的方法获得植被碳库,进而划分植物器官碳库以及群落径级。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的方法,分析林型和群落结构对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4种林型的总植被碳库分别为54.86、102.22、116.91和132.16 t/hm~2。中龄林和幼龄林间的地上植被碳库、总植被碳库差异显着(P<0.05),但是地下植被碳库的差异并不显着。除栓皮栎林以外,各林型器官碳库大小排序均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栓皮栎林具有最大的根冠比。(2)栓皮栎林、鹅耳枥林和针叶林都以小树[胸径(DBH)<10 cm]个体比例相对较高。对于地上、地下、总植被碳库,1~<20 cm径级个体的碳库贡献率都呈现出栓皮栎林>鹅耳枥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的趋势,而大树(DBH为50~60 cm)的贡献率则表现为针阔混交林大于其他林型。栓皮栎林中小树对总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下大于地上,针阔混交林中大树对植被碳库的贡献率为地上大于地下。建议森林管理应针对不同林型和林龄的特点采取相应的经营方案,以保持较高的植被碳库水平。(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3期)

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李加文,杨云陆[2](2019)在《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华山松(HSS)、云南松(YNS)、滇油杉(DYS)、高山栎(GSL)和常绿阔叶林(CL)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生物量、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5种森林群落中,林下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生物量变幅为1.47~11.19t/hm2,0.01~0.63t/hm2,7.85~46.73t/hm2。(2)灌木层的碳氮储量变幅在0.77~5.94tC/hm2,10.97~92.84kgN/hm2,碳氮储量的主要营养器官分别为茎和叶;草本层为0.01~0.29tC/hm2,0.07~5.35kgN/hm2,均呈现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凋落物为2.15~13.03tC/hm2,42.07~320.58kgN/hm2,碳氮储量随分解程度加深各有不同。(3)5种林分林下灌草及凋落物碳储量大小顺序为:CL>YNS>DYS>HSS>GSL;氮储量为:CL>YNS>DYS>GSL>HSS。综上,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下灌草和凋落物具有较高的碳氮贮能力,滇油杉的碳氮贮潜力较大,应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分密度,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管理措施,为林下植被与上层林木的协同发展以及今后研究林下植被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叶琰迪,刘凤丹,胡广[3](2019)在《杭州西湖风景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卫星遥感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法对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的植被类型进行判别,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各植被类型的空间景观特征,并结合典型植物群落样地获取物种组成信息,进行植被空间分布格局和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分析,进而得到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西湖风景区内植被类型丰富度整体呈现出从湖滨向西部山区逐渐减少的趋势;环湖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多以小斑块分布;西湖山区则以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要植被类型,并多以较大斑块分布。植被类型整体物种丰富度以落叶阔叶林为最高,常绿阔叶林为最低。在森林垂直结构中,以灌木层物种多样性最高,草本层次之,乔木层最低。(本文来源于《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孙丽娜,范晓辉,王孟本[4](2018)在《山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山西省2010年第8次森林资源清查中的2 792个林地样地数据,采用生物量扩展系数法,对全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密度在不同生态分区、不同森林类型和不同龄组间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山西省森林植被的总碳储量为88.00 Tg。平均碳密度为19.95 Mg/hm~2,远低于全国森林平均碳密度(44.91 Mg/hm~2)。碳密度大于30 Mg/hm~2的样地占总样地的17.19%,主要分布在太岳山西南部的绵山-霍山,吕梁山北段的芦芽山、吕梁山中部的关帝山和吕梁山中南部的紫荆山和五鹿山。(2)五个生态分区中属于太行山伏牛山防护林区和晋陕黄土高原防护林区的样地最多,共占总样地的66.26%。其森林碳密度(20.65和20.96Mg/hm~2)与燕山长城沿线防护林区(20.85 Mg/hm~2)没有显着差异,但均显着大于其余两个分区(P<0.05)。(3)乔木林碳储量以栎类林(18.15Tg)最大,其次为油松林(15.51Tg)。碳密度以云杉林(92.35 Mg/hm~2)最高,其次是落叶松林(38.56 Mg/hm~2)、栎林(36.37 Mg/hm~2)、桦木林(31.35 Mg/hm~2)和油松林(25.77 Mg/hm~2)。(4)乔木林碳储量以中龄林(26.22Tg)最高,其次为近熟林(20.29Tg)和幼龄林(15.56Tg)。幼龄林(22.28%)与近熟林(29.05%)碳储量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全国水平。而幼龄林和中龄林碳储量之和占山西省乔木林的69.01%,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山西省乔木林的碳储量将持续增长。乔木林碳密度以近熟林(41.56 Mg/hm~2)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四个龄组。中龄林(32.94 Mg/hm~2)和成熟林(36.67 Mg/hm~2)的碳密度显着高于幼龄林(17.16 Mg/hm~2)和过熟林(15.72 Mg/hm~2)。(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任德智,葛立雯,王瑞红,张娜,潘刚[5](2016)在《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昌都地区第6次二类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资料,运用生物量转换因子法进行生物量估算,以藏东南实测含碳率与国内含碳率的相关研究相结合,确定不同树种的含碳率,在此基础上,估算了昌都地区的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并探讨其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昌都地区的森林总碳储量约为1.058×10~8t,平均碳密度为67.31 t·hm~(-2),均低于林芝地区;各森林类型碳储量在4.5×10~2~8.21×10~7t,以云杉林的碳储量占绝对优势,为昌都地区的77.82%,碳密度则在19.88~81.16 t·hm~(-2);从龄组来看,以成、过熟林碳储量为主,占总森林碳储量的77.91%,各龄组碳密度随年龄增加呈近直线增加趋势;从森林碳储量和碳密度的分布格局来看,森林碳储量呈以左贡县最高,丁青县最低,"叁江"南部区为高森林碳储量区,"叁江"中游区为低森林碳储量区,"叁江"上游区为中等森林碳储量区的总体分布格局;总体上,森林碳密度则呈以东北部江达县为最高,东南部的芒康县为最低,"叁江"上游区平均碳密度最高,"叁江"南部区次之,"叁江"中游区最低,但空间分布差异相对较小(60.55~74.41 t·hm~(-2))。(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6年04期)

杨建宇,刘晓娟,杨晓杰[6](2015)在《森林冠层结构与光环境及其对林下植被生长和格局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回顾了前人对冠层结构和冠层光环境的描述,完善了冠层结构的定义并阐述了其生态学意义,剖析冠层结构对林下自然光照强度和分布的影响,综合了森林冠层结构和光环境对林内小气候特征及其与空气、土壤等其它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林下植被对光环境的响应.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总结光环境对森林生态系统中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林下植被分布格局的影响,以供国内同行参考.(本文来源于《高师理科学刊》期刊2015年07期)

冯晓丽,吴小芳,沈德才,朱剑云[7](2015)在《基于DEM的森林地形与植被空间格局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岭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利用DEM自动提取地形因子,获取坡度、坡向分布图;在其基础上,结合林班数据对森林资源空间格局进行相关分析,并着重研究优势树种(荔枝、杉木、速相思、桉树、马尾松)的适宜性坡度与坡向,发现其分布规律,为森林资源的进一步管理与规划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福建林业科技》期刊2015年01期)

曹扬,陈云明,晋蓓,渠美[8](2014)在《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森林植被生物量换算因子连续法,估算了2009年陕西省森林植被碳贮量和碳密度及其地理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为19942.20万t,以栎类最大,占全省碳储量的58.13%。天然林是森林植被碳储量的主体,占全省碳储量的95.30%。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密度为31.20t/hm2,以桦木最高,为45.92t/hm2。天然林的碳密度为36.23t/hm2,是人工林的4.57倍。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主要分布在管辖区内涉及黄龙山、桥山、关山、秦岭和巴山林区的行政区,其中以汉中最大,占全省碳储量的26.16%。森林植被碳密度以西安最高,为45.58t/hm2,而处于陕西省最北部榆林的碳储量和碳密度最低。根据碳储量与碳密度的空间差异,陕西省应采取分区森林经营与管理措施,一方面通过科学抚育和管理提高现有自然林的碳汇能力,另一方面加强重点造林工程,扩大人工林覆盖面积,增加森林碳汇潜力,使陕西省森林在全球碳汇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4年09期)

郭兵[9](2014)在《基于GIS和RS技术的森林植被景观格局变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植被景观资源是景观生态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成分,对森林生态环境以及整个生态环境的调节、改善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森林植被景观格局的合理配置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研究济南市南部山区2003-2012近十年森林植被的空间分布及景观格局变化情况。主要应用2003及2012年两期南部山区遥感影像,通过数据处理建立南部山区森林植被景观分类系统。利用景观分类系统信息分析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时空演变情况,同时分析这近十年间南部山区的景观格局。对南部山区森林植被资源划分归类,研究其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及其景观格局的演变过程。通过RS和GIS技术对南部山区森林植被景观资源的景观格局变化研究,监测森林植被资源的动态演替的变化,明确南部山区的森林生态格局的演替过程、掌握区内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而对今后济南市南部山区及其他地区的森林植被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借鉴。结果表明:1.通过对两期济南市南部山区(以下简称南部山区)森林植被遥感影像图的处理,包括遥感影像的获取,遥感影像的拼接,投影的转换,几何校正,图像裁剪最后通过人机交互式量化解译,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建立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分类系统,并建立了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景观分类系统。2.建立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分类系统:按照南部山区景观资源类型的划分为: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侧柏、黄栌(Platycladus orientalis、Cotinus coggygria Scop.),黑松(Pinus thunbergii),荒草坡,阔叶林,灌丛草地,经济林,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农田,水域。在本文研究的森林植被景观资源分类系统中将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侧柏、黄栌(Platycladus orientalis、Cotinus coggygria Scop.),黑松(Pinus thunbergii)这叁种树种结构统一划分为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将灌丛草地及荒草坡等景观归为灌草地景观类型:其余景观类型为经济林景观、农田景观、阔叶林景观共计五类。3.通过对南部山区森林植被时空演变的分析,得到南部山区森林植被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及时间上的演变趋势:在时间上,南部山区森林植被总体面积变化1.2%,但在森林植被内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演替,各种森林植被之间大面积的相互转化;在空间上森林植被结构以经济林为基底(matrix),其分布范围最广,优势度最大。由于济南南部山区的范围的较大,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因此在研究南部山区森林植被的时空分布特征时,依据土壤类型采取分区域研究,仲宫镇、卧虎山水库及大沙河以北为寒武系及奥陶系碳酸岩分布区,以南的地区为碳酸岩-花岗片麻岩混合类型土壤。自南至北分别为研究区域A和区域B。经济林的结构也在空间上呈现变化。4.通过南部山区2003年与2012年的遥感影像建立的地理信息数据,进行济南市南部山区森林植被景观格局动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景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灌丛草地、荒草坡等自然或半自然景观退化;经济林景观、农田景观斑块面积增长,斑块数量增加,破碎度提高成为优势景观类型;针阔叶混交林景观斑块总数量呈现出减少趋势,斑块面积增长,斑块呈现出聚合的趋势;阔叶林景观斑块面积、斑块总数量都有所增加,破碎度也有所提高。经济林景观成为本区域内的基底(matrix),是分布范围最广,连接度最高,优势度最大的斑块。(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4-06-01)

梁红[10](2014)在《城市化背景下青岛城市森林植被多样性格局成因及其维持》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城市化进程对植被的物种多样性、群落类型及结构、分布格局乃至于种群更新和群落演替都会产生重要影响。自1992年以来,青岛经历了快速而激烈的城市化变迁,其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青岛独特的城市发展模式,并保存了相对完好的残存自然植被。本论文在对青岛城市空间扩展历程和土地利用现状进行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化地划分了城乡梯度,并据此重点探究了城乡梯度上青岛城市森林植被多样性格局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构建了青岛城市森林植被分类体系,对青岛城市森林群落的成因及其动态发展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片段化的残存丘陵森林为对象,探讨了城市自然生境岛屿化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以期为青岛“森林城市”和园林绿化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青岛城市空间扩展模式大致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以前的轴向带状扩展模式和1992年至今的多中心、飞地式扩展模式。对2009年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下垫面不透水率大于90%的区域与百年前最早城市化的区域一致;不透水率介于70%至90%的区域为老城区外延和新城区中心地带;不透水率介于40%至70%的区域为新城区外延;不透水率低于40%的区域为丘陵林地和包含农田的村镇。据此,青岛城乡梯度可被划分为高密度城区、中密度城区、低密度城区和非城市区域。(2)以丘陵、公园和道路3种绿地为对象,分别在城乡梯度上进行样线调查,共设置336个样方,记录木本植物52科111属189种。参考样方聚类分析结果,在56%水平上划分出51个群落类型;依据群落的生活型组成、建群种亲缘性和优势种组成,建立植被型组-群系组-群系3级分类等级,并结合群落的起源性质(残存自然林和人工林),构建了青岛城市森林植被分类体系:其中残存自然林中包括1个植被型组、2个群系组、3个群系,人工林包括4个植被型组、15个群系组、50个群系。(3)沿城乡梯度,丘陵、公园和道路绿地在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密度上呈现不同变化格局。公园绿地在城乡梯度上无显着的丰富度和个体密度变化。在丘陵和道路绿地中,乡土物种的丰富度和个体密度由高密度城区至非城市区逐渐增加;外来物种的丰富度则逐渐降低,但个体密度无显着变化。由于丘陵绿地的乡土物种增加趋势强于外来物种减少趋势,总体上其物种丰富度和个体密度呈增加趋势;而道路绿地的乡土物种增加趋势和外来物种减少趋势接近,总体上无显着变化。(4)选取自然环境、群落结构和人为活动3大类16个因子对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组成进行了分析,乡土物种的丰富度在丘陵和公园绿地中均受3类因素影响,其中人为干扰影响最大;在道路绿地中主要由群落结构决定,且不受自然环境影响。外来物种的丰富度在丘陵绿地中仅由人为活动因素决定,在其他两类绿地中则由自然环境和群落结构决定。此外,随人为管控强度增加,在丘陵-公园-道路中,乡土物种受3类因素的影响逐渐降低,而外来物种逐渐增加。3类因子对群落物种组成的总体解释率很低,其中人为干扰的影响最大。(5)以逆-J字型、L型、间歇(多峰)型、单峰型和单柱型为五种基本更新格局,分别对51个群落的主要物种进行种群结构分析,依据各类更新格局出现频次的分布,判定每一乔木树种的更新潜力,进而对各群落的短期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最终将各群落归纳为自我维持型群落、干扰依赖维持型群落、自优势种替代型群落和侵入优势种替代型群落四种类型。(6)群落的林下更新层幼苗的丰富度和密度主要取决于群落结构和人为活动两种因素;前者中上木层个体密度的影响最大,表明了种源对幼苗更新的重要贡献;后者中人为干扰强度影响较大,表明了森林管理和利用的方式、频度及强度对幼苗更新的抑制作用。此外,残存自然林中乡土种的幼苗丰富度受3类因子的影响较人工林中的大;外来物种则相反。这与残存自然林乡土种种源丰富、人工林外来种种源丰富有关。(7)以片段化残存森林斑块为对象,采用斑块面积、距离种源(崂山)远近、斑块隔离度和人为干扰强度4个影响因子,通过CCA分析量化影响因子与物种组成的关系,赋予各影响因子权重,形成岛屿化综合指数,进而探讨其与物种丰富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中片段化森林斑块的物种丰富度与岛屿化综合指数的关系随着种类性质的变化而不同。乡土物种丰富度与岛屿化综合指数有显着关系,但外来物种无此关系;鸟类传播和风力传播物种的丰富度与岛屿化综合指数关系有显着关系,而重力传播物种无此关系;除常绿物种、灌木物种和针叶物种外,其他生活型的物种丰富度与岛屿化综合指数均以对数函数拟合效果最佳。这表明,城市化带来的片段化效应对位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的青岛森林植被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集中体现在散播能力强的落叶阔叶乔木乡土物种上。(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森林植被格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滇中亚高山5种典型森林华山松(HSS)、云南松(YNS)、滇油杉(DYS)、高山栎(GSL)和常绿阔叶林(CL)林下植被(灌木层、草本层和凋落物层)各组分生物量、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5种森林群落中,林下灌木、草本和凋落物生物量变幅为1.47~11.19t/hm2,0.01~0.63t/hm2,7.85~46.73t/hm2。(2)灌木层的碳氮储量变幅在0.77~5.94tC/hm2,10.97~92.84kgN/hm2,碳氮储量的主要营养器官分别为茎和叶;草本层为0.01~0.29tC/hm2,0.07~5.35kgN/hm2,均呈现出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凋落物为2.15~13.03tC/hm2,42.07~320.58kgN/hm2,碳氮储量随分解程度加深各有不同。(3)5种林分林下灌草及凋落物碳储量大小顺序为:CL>YNS>DYS>HSS>GSL;氮储量为:CL>YNS>DYS>GSL>HSS。综上,常绿阔叶林和云南松林下灌草和凋落物具有较高的碳氮贮能力,滇油杉的碳氮贮潜力较大,应提高林分质量增加林分密度,加大保护管理力度,制定科学可行的森林管理措施,为林下植被与上层林木的协同发展以及今后研究林下植被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森林植被格局论文参考文献

[1].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宝天曼典型森林植被碳库及其分配格局[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侯芳,王克勤,宋娅丽,李加文,杨云陆.滇中亚高山典型森林林下植被碳氮储量及其分配格局[J].水土保持研究.2019

[3].叶琰迪,刘凤丹,胡广.杭州西湖风景区森林植被空间分布格局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孙丽娜,范晓辉,王孟本.山西森林植被碳储量空间分布格局[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任德智,葛立雯,王瑞红,张娜,潘刚.西藏昌都地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及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杂志.2016

[6].杨建宇,刘晓娟,杨晓杰.森林冠层结构与光环境及其对林下植被生长和格局的影响[J].高师理科学刊.2015

[7].冯晓丽,吴小芳,沈德才,朱剑云.基于DEM的森林地形与植被空间格局关联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5

[8].曹扬,陈云明,晋蓓,渠美.陕西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碳密度及其空间分布格局[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4

[9].郭兵.基于GIS和RS技术的森林植被景观格局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10].梁红.城市化背景下青岛城市森林植被多样性格局成因及其维持[D].华东师范大学.2014

标签:;  ;  ;  ;  

森林植被格局论文-齐光,杜晓军,高贤明,刘永刚,焦志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