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第281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北北戴河066100)
【摘要】目的:探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防治颈型颈椎病的作用。方法:将9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康复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康复组加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结果:康复组不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总治疗次数、半年复发率及一年复发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不仅对治疗而且对预防颈型颈椎病都有明显的效果,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并广泛推广。
【关键词】颈型颈椎病;推拿;运动疗法;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057-02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严重的退行性疾病,已严重影响到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颈椎病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理论[1]的提出,为颈部肌力训练防治颈椎病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在采用常规推拿治疗的同时结合颈部肌肉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临床治疗及预防效果都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康复科门诊患者92例,随机分为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46例。治疗组患者46例,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6~41(28.77±6.68)岁;病程为1~13(5.97±2.97)个月;对照组患者46例,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17~42(28.75±7.31)岁;病程为1~12(6.83±2.69)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无差异(均P>0.05)。
1.2诊断标准
据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2]中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①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头、颈、肩疼痛等异常感觉,并伴有相应压痛点;②X线表现:有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椎间关节不稳等表现;③排除颈部其他疾患(落枕、肩周炎、风湿性肌纤维组织炎、神经衰弱及其他非颈椎间盘退行性变所致的颈肩部疼痛)。
1.3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者;②合并有较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疾病及严重精神病患者;③颈椎关节半脱位、骨折、结核、椎管内占位性病变;④妇女妊娠期及哺乳期的患者。
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推拿,具体方法为,指揉颈部,捏拿肩部,拇指点按风池、肩中俞、肩外俞、肩井、大椎等穴位,拇指弹拨颈部硬结及痛处,颈部拔伸,每日一次,每次推拿时间共计20分钟。康复组除采用上法治疗外加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具体方法为:患者端坐或直立位,头部保持中立位,以自己手掌为阻力,做无痛性质的头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六个方向的等长抗阻训练,手掌对抗阻力以患者自觉可以承受的大小为限,由小逐增大,每个方向保持10~15秒,共计5轮,每日3次,患者好转出院后继续按要求进行自我颈部抗阻力等长肌力训练,并逐渐增加训练时间和治疗次数;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不愈者行下一疗程,最多观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所有患者随访观察一年。
3.评定标准
采用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3]: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能正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颈肩背痛仅在阴雨天或体位不适时偶见,功能正常;有效,颈肩背痛有所减轻,功能有所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变化。
2.结果
两组疗效、总治疗次数及半年复发率比较见表1、表2。
表1两组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1表示康复组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都高于对照组(P<0.05),表2表示康复组的总治疗次数、半年复发率及一年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资料显示85%以上的颈椎病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疗效,但存在治疗后复发率较高的问题[4]。常规保守治疗在改善症状的同时,忽视了颈部肌群肌力的提高,颈椎动力性平衡失调没有得到调整。而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可增强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等组织的张力,平衡颈背部两侧的肌力,减轻肌肉痉挛,增强勾椎关节的稳定性,起到治疗及预防颈椎病的作用。由于颈型颈椎病往往是其它类型颈椎病发病的基础,防止颈型颈椎病更有意义,本文观察到颈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不仅更够提高颈型颈椎病治疗效果、缩短疗程,而且通过一年随访,能够很好的预防复发,故颈部等长抗阻力性肌力训练对防治颈椎病有很好的作用,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郝永强,施杞,吴士良.颈椎动力平衡失调大鼠椎问盘蛋白多糖的观察[J].中国骨伤,1999,12(1):11.
[2]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4]SueoNakama,KikukoNatanai,YoichiOohashi,eta1.Cervicalmusclestrengthafterlaminoplasty[J].JOrthopSci,2003,8(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