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整个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建立和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任务变得越来越迫切。社会保障不但成为学术界和广大社会民众普遍关心的问题,而且也成为政府近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目前,在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上,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是保障的提供模式和保障水平。《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这就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进行了基本选择。国情是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基础和出发点,众所周知,我国的最大国情或者说最基本的国情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详细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其中包括经济不发达、文化教育落后、较为严重的贫困、城乡之间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距等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充分考虑这些特征。 那么,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或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应该是普遍的、基本的、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上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的社会保障也不尽相同,城乡之间的社会保障也会有较明显的差距。这些同样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课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行了大量研究,也取得了一批优秀成果。政府部门也通过实验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道路。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远没有完成。 令人欣慰的是,中共“十六大”已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步伐。 本文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出发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在国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一般经验,选取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典型省市(上海、河南和青海)进行系统剖析与实证研究,考察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与政策演变,结合中国城乡经济发展的实际,设计出适应不同经济发展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框架,以期为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实践和改革提供政策依据。论文由导论、

论文目录

  • 导论
  • 一、论文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论文的难点与创新点
  • 五、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一章 社会保障制度概述
  •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
  • 一、社会保障的词源
  • 二、国外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 三、国内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 四、本文关于社会保障的概念
  • 第二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前
  •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1949年以后
  • 第二章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历程及启示
  • 第一节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的变迁历程
  • 一、传统模式的演进及衰落
  • 二、现代模式的出现及演进
  • 三、普惠模式的出现及发展
  • 第二节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变迁历程的启示
  •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产物——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 二、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一般经验
  • 第三章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性分析
  • 一、保障模式的二元性
  • 二、管理体制的二元性
  • 三、保障项目的二元性
  • 第二节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现状分析
  • 一、现阶段社会保障水平状况
  • 二、地区性差异分析
  • 第四章 中国东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上海市为例
  • 第一节 城乡二元结构的变迁
  • 一、工业化与农民市民化分析
  • 二、城乡一体化现状
  • 第二节 城乡差距及成因分析
  • 一、城乡差距态势描述
  • 二、城乡差距成因分析
  •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思路和模式
  • 一、基本思路和模式
  • 二、基本思路和模式的实施
  • 第五章 中国中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河南省为例
  • 第一节 河南省情的基本特征
  • 一、二元社会结构现状
  •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现状分析
  •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现状及特点分析
  • 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
  • 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特点分析
  •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二元化现状分析
  • 一、城市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 二、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 第六章 中国西部地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以青海省为例
  • 第一节 青海省情的基本特征
  • 一、三元社会结构
  •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历史和现状
  • 第二节 城乡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 一、城乡差距的现状分析
  • 二、城乡差距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 一、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 二、农牧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现状
  • 第七章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 第一节 多元化保障制度模式的建立
  • 一、基本原则
  • 二、合理性分析
  • 三、多元化保障模式的实现
  • 第二节 中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
  • 一、建立严厉的城市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 二、建立规范的城市社会保障内容体系
  • 三、建立完善的城市社会保障服务体系
  • 四、建立严格的城市社会保障监管体系
  • 第三节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的建立与选择
  • 一、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创新的契机
  • 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模式创新框架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共享发展理念下城乡社会保障权益分化治理路径探讨[J].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0(04)
    • [2].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方法研究[J]. 纳税 2019(04)
    • [3].关于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文献综述[J]. 智库时代 2019(32)
    • [4].我国城乡社会保障有哪些差异,如何统一?[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08)
    • [5].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研究——以杭州市为例[J]. 时代经贸 2016(24)
    • [6].对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认识[J]. 民营科技 2017(03)
    • [7].刍议城乡社会保障的协调及统筹[J]. 中国集体经济 2017(10)
    • [8].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发展思考[J]. 中国市场 2017(08)
    • [9].我国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0)
    • [10].共享发展背景下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公平性影响因素研究[J]. 东岳论丛 2017(02)
    • [11].城乡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均等化影响因素和路径选择[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 [1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探讨[J]. 经贸实践 2016(23)
    • [13].加快江苏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并轨[J]. 唯实 2016(01)
    • [14].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及统筹措施剖析[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8)
    • [15].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均等化制度变迁路径分析——基于制度变迁理论视角[J]. 商 2016(21)
    • [16].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差异分析[J]. 人才资源开发 2014(24)
    • [17].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及统筹对策分析[J]. 现代妇女(下旬) 2014(11)
    • [18].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定位·基本关系·政策建议[J]. 法制与社会 2014(34)
    • [19].统筹推进齐齐哈尔市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6)
    • [20].关于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思考——读《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J]. 财经界(学术版) 2015(02)
    • [21].浅谈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J]. 电子制作 2015(10)
    • [22].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5(14)
    • [23].统筹推进辽宁省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03)
    • [24].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以黄石市为例[J].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 [25].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势在必行[J]. 时代金融 2013(32)
    • [26].辽宁省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距调查与分析——基于对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民的问卷调查[J]. 现代农业 2020(10)
    • [27].对于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5(36)
    • [28].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实践研究——以苏州为例[J]. 改革与战略 2015(01)
    • [29].统筹城乡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实践探索[J]. 智富时代 2019(02)
    • [30].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对策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9(08)

    标签:;  ;  ;  ;  ;  

    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