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技术在鱼类育种生产中有重要作用,可利用该技术来加快品种、种群的选育进行遗传改良。鲤鱼和团头鲂都是深受我国广大养殖者和消费者欢迎的淡水鱼类,但由于这两种鱼类养殖历史悠久,长期缺乏人工的遗传改良,使其品质有下降趋势。本研究分别对团头鲂和鲤鱼进行了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并对雌核发育后代相关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第一,运用紫外灭活的远缘精子分别刺激团头鲂卵子和鲤鱼卵子的雌核发育,用0-4℃冷水冷休克处理卵子抑制第二极体排出使其染色体加倍,得到两种鱼的雌核发育后代。第二,对雌核发育团头鲂相关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其DNA含量和普通团头鲂一致,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 n=8,性腺发育正常可育,没有发现雄性个体,外形特征保留绝大部分团头鲂特征;第三,在雌核发育鲤鱼后代中得到成活的正常形态雌核发育鲤鱼苗和弯曲状畸形鱼苗。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正常形态鱼苗和弯曲状鱼苗的DNA含量,发现弯曲状鱼苗为未加倍的单倍体,正常形态鱼苗为诱导成功的雌核发育鲤鱼,DNA含量与母本鲤鱼一致,为二倍体。对雌核发育鲤鱼的相关生物学性状研究表明,其染色体数目为2n=100,性腺发育正常,同样没有雄性个体存在。用10对微卫星引物对普通鲤鱼及不同倍性鱼苗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经过一代的雌核发育,雌核发育鲤鱼的遗传纯度大大高于普通鲤鱼。而单倍体鲤鱼的遗传纯度却也低于雌核发育鲤鱼,这个现象可能是因为弯曲畸形苗是单倍体,异精效应所致的少量外源DNA片段整合入卵更易发生,而雌核发育鲤鱼为二倍体,DNA片段整合入卵较为困难。得到的雌核发育团头鲂和雌核发育鲤鱼,不仅对这两个群体进行了遗传改良,构建了两个纯系用于育种生产实践,还为构建基因图谱等理论研究提供了材料。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和文献综述1.1 鱼类的天然雌核发育1.1.1 天然雌核发育鱼类及其种群特征1.1.2 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的染色体组成及倍性1.1.3 天然雌核发育鱼类的形成机制1.2 人工诱导雌核发育1.2.1 人工雌核发育诱导方法1.2.2 异精效应及其意义1.2.3 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鉴别1.2.4 人工雌核发育鱼的应用1.3 分子遗传标记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1.3.1 分子遗传标记概述1.3.2 几种常用的分子遗传标记1.3.3 微卫星DNA分子标记及在鱼类研究中的应用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二章 人工诱导团头鲂雌核发育及雌核发育团头鲂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2.1 材料和方法2.1.1. 实验材料2.1.2 人工催产2.1.3 精子灭活2.1.4 卵子染色体加倍2.1.5 DNA含量测定2.1.6 成鱼外部形态比较2.1.7 染色体数目检测2.1.8 成鱼性腺结构观察2.2 结果与分析2.2.1 受精率和孵化率2.2.2 DNA含量测定2.2.3 成鱼外部形态比较2.2.4 雌核发育团头鲂染色体数目测定2.2.5 性腺结构观察2.3 讨论2.3.1 雌核发育团头鲂制备方法改良2.3.2 雌核发育团头鲂生物学性状检测2.3.3 雌核发育团头鲂在生产上的应用第三章 人工诱导鲤鱼雌核发育及雌核发育鲤鱼相关生物学特性研究3.1 材料和方法3.1.1 实验材料3.1.2 人工催产3.1.3 精子灭活3.1.4 卵子染色体加倍3.1.5 鱼苗DNA含量测定3.1.6 成鱼外部形态比较3.1.7 成鱼染色体数目检测3.1.8 成鱼性腺结构观察3.1.9 鲤鱼不同倍性雌核发育后代微卫星检测3.2 结果与分析3.2.1 成活率3.2.2 鱼苗DNA含量3.2.3 雌核发育鲤鱼外部形态3.2.5 雌核发育鲤鱼染色体数目3.2.6 性腺结构观察3.2.7 微卫星结果分析3.3 讨论3.3.1 雌核发育鲤鱼制备技术的改进3.3.2 雌核发育鲤鱼生物学性状3.3.3 不同倍性雌核发育鲤鱼遗传分析参考文献实验主要试剂与配制方法主要生物信息学软件主要仪器硕士学习期间撰写、发表的主要论文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雌核发育论文; 团头鲂论文; 鲤鱼论文; 异精效应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