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贫困问题被联合国列为社会发展问题三大主题之首。“贫困”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旅游与反贫困的直接相连,在国际上是近几年来的新议题,其中以20世纪80年代英国国际发展局资助的“Pro-Poor Tourism”的研究为代表,在我国则被称为旅游扶贫。大量调查研究表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分布与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是高度重叠的,贫困地区是旅游资源最具潜力的区域,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集中,资源品质较高,因此将旅游开发与反贫困有机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四川是旅游大省,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空间极其辽阔,旅游扶贫有强大的可操作性。本文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图构建比较严密的理论—实证—对策的逻辑结构。总结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得出了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理论支撑等等。本文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三圣乡红砂村的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其开发模式以及旅游扶贫效应进行研究分析,红砂村是四川旅游扶贫成功例子中的一个小小缩影,通过对红砂村的研究表明,旅游扶贫这条路子切实可行。四川其它拥有旅游资源的地区可尝试结合各地的具体情况,在不损害原有文化和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进行有规划和有价值的旅游开发,由此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为了确保贫困地区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本文提出四川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并且创造性的建立了旅游扶贫的保障体系。最后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指出不足和局限之处,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意义1.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1.2.1 国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1.2.2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1.3 论文的研究方案1.3.1 研究方法1.3.2 技术路线第2章 旅游扶贫的理论支撑2.1 旅游扶贫的相关概念界定2.1.1 贫困的概念2.1.2 旅游扶贫的概念2.1.3 旅游扶贫的目标地区和目标人口2.2 旅游扶贫的理论支撑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2.2.2 比较优势理论2.2.3 旅游乘数理论2.2.4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2.2.5 收入分配理论2.2.6 其他理论2.3 旅游扶贫理论小结第3章 三圣乡红砂村旅游扶贫模式3.1 三圣乡红砂村概况3.2 三圣乡红砂村旅游扶贫模式3.3 旅游扶贫模式选择3.3.1 模式选择的条件3.3.2 模式选择的原则3.4 本章小结第4章 红砂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效应分析4.1 旅游扶贫效应的基本概念4.2 红砂村旅游扶贫效应研究4.2.1 贫困人口在旅游开发中的实际受益和发展情况4.2.2 感知效应—贫困人口对旅游发展及由此产生的生活变化的感知4.2.3 扶贫效应的可持续性4.3 红砂村旅游扶贫的启示4.3.1 对旅游扶贫将产生的影响4.3.2 对于旅游扶贫理论将产生的影响第5章 四川旅游扶贫开发的对策研究5.1 政府主导,政策扶持5.2 构建多种旅游扶贫模式5.2.1 政府主导模式5.2.2 “整体租赁”模式5.2.3 “景区帮扶”模式5.2.4 农家乐开发模式5.2.5 现代农业产业化旅游开发模式5.3 加大贫困人口的参与5.4 建立旅游扶贫的保障体系5.4.1 资金的保障5.4.2 资源环境保障5.4.3 人才保障5.4.4 社会文化保障结论与展望参考文献致谢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旅游扶贫论文; 理论论文; 扶贫效应论文; 贫困人口论文; 对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