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孢菌论文-雷翠云,娄兵海,宋雅琴,陈爱军,何建军

尾孢菌论文-雷翠云,娄兵海,宋雅琴,陈爱军,何建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尾孢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白粉病菌,RNA,夏黑葡萄,PCR

尾孢菌论文文献综述

雷翠云,娄兵海,宋雅琴,陈爱军,何建军[1](2019)在《葡萄拟尾孢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葡萄褐斑病又称叶斑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常见病害,根据病斑大小和病原物不同分为大褐斑病和小褐斑病。我国各地报道的葡萄褐斑病主要以大褐斑病为主,其病原为葡萄拟尾孢菌Pseudocercospora vitis(梁春浩等,2009),主要为害葡萄叶片,可造成叶片早期脱落,光合作用下降。目前该病的鉴别主要通过技术人员实地观察,主观性强,传统的病原分离培养和鉴定虽然结果准确,但需较(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琪,刘祖晨,贺伟,张英[2](2019)在《中国冬青卫矛叶斑上的假尾孢菌(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上已报道尾孢类真菌10种,其中包括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真菌7种。在对中国尾孢类真菌的调查研究中,采集到寄生在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上的3种假尾孢菌,其中2个为新种,即冬青卫矛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uonymi-japonici和北京假尾孢P. beijingensis。本文对这2个新种和Pseudocercospora cf. destructiva提供了形态描述、图及与近似种区别的讨论。采用ITS、tef1-α、act和rpb2 4个片段的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张祖权[3](2017)在《雷公藤抗氧化酶对福木假尾孢菌毒素侵染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雷公藤角斑病是危害雷公藤生长的毁灭性病害,福木假尾孢菌毒素在其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测定在假尾孢菌毒素中培养不同时间的雷公藤叶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变化,研究雷公藤抗福木假尾孢菌毒素的响应。结果表明:在12~24 h内SOD酶活性迅速升高,24 h以后逐步减退,48 h后酶活性又开始回升,到60 h的酶活性值高于初始值;在12~36 h内POD活性逐步上升,36 h以后开始下降,48 h后酶活性又开始回升,到60 h的酶活性值高于初值,且在60 h内POD的活性都高于对照。因此,SOD、POD都可以作为雷公藤抗角斑病的生理指标。(本文来源于《武夷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郭安,杜成章,张晓春,陈红,王萍[4](2017)在《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近年来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病害症状、侵染循环、生长特性、病害防治和互作关系等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绿豆尾孢菌病今后的研究方向,为今后的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防治及培育绿豆抗病品种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33期)

叶云峰,杜婵娟,付岗,柳唐镜,覃斯华[5](2017)在《甜瓜尾孢菌叶斑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广西的厚皮甜瓜栽培以保护地大棚种植为主,近两年在广西厚皮甜瓜各主产区发现一种叶部新病害,该病害侵染北甜一号、好运11号、新金凤凰等厚皮甜瓜品种,其症状与以往发生的叶部病害症状不同。该病在叶片上形成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围有黄色晕圈的近圆形病斑,还可形成带黄色晕圈的不规则形大斑,或沿着叶缘的叶脉向叶片内部扩展呈倒"V"字形的褐色大斑,病斑大小差异较大,有时多个病斑融合成片,致叶片大面积干枯坏死,造成植株早衰。该病在春茬的发病率为30%~50%,而秋茬发生更为严重,多数大棚发病率达80%以上,严重的大棚发病率达100%,成为2015—2016年广西大棚甜瓜最严重的叶部病害之一。本研究对该病害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测定,并通过形态学特征和IT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将该病原菌鉴定为瓜类尾孢菌(Cercospora citrullina)。初步开展了甜瓜叶斑病药剂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测试的4种药剂中,70%甲基硫菌灵600倍液的防治效果最好,达80.28%:其次为30%苯醚甲环唑3 000倍液,防治效果为70.27%。试验结果可为该病害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7-07-25)

张海涛[6](2017)在《绿豆响应变灰尾孢菌侵染的防卫酶活性变化及抗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变灰尾孢菌(Cercospora canescens)引起的绿豆叶斑病是我国及亚洲地区绿豆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国内外对绿豆变灰尾孢菌叶斑病的抗病机理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导致病害防治不力,严重影响绿豆的产量和品质。因此,本研究从病原菌分生孢子的产生及萌发条件入手,明确了该病菌的适宜接种方法,在此基础上对绿豆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鉴定,并对绿豆不同抗性品种响应病菌侵染不同阶段防御相关酶活性及防卫基因表达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为进一步开展绿豆变灰尾孢菌叶斑病的植物病理学的相关研究和品种抗病性利用奠定基础。取得以下重要研究结果:1.研究明确了变灰尾孢菌的产孢条件和分生孢子萌发条件。供试的9种培养基中,高粱粒培养基上病菌产孢最快且产孢量最大,于培养后10 d开始产孢,培养14 d后产孢量可达9×105个·mL-1;最适产孢条件为25℃、12 h/12 h光暗交替。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条件为25℃、pH 6~7、全黑暗条件,该条件下培养3 h即可萌发,培养后24 h,萌发率最高可达8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碳氮源为蔗糖和蛋白胨,萌发率分别为87.0%和86.3%。然而,变灰尾孢菌分生孢子在无菌水中的萌发率也可达72.33%,表明碳氮源不是变灰尾孢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2.从接种体、接种方法、培养温度、保湿时间等方面开展了变灰尾孢菌的适宜接种方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菌丝块刺伤接种和孢悬液微伤接种均可用于绿豆与变灰尾孢菌互作体系的研究,但菌丝块刺伤接种更为方便。菌丝块刺伤接种的最佳条件为25℃,保湿培养24h。采用菌丝块刺伤接种法对18份绿豆品种资源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共鉴定获得抗病品种1份,中抗品种11份,中感品种4份,重感品种2份。3.研究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后叶片中CAT、SOD、APX、POD等酶活性变化,接种后抗病品种CAT活性快速升高,并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感病品种接种后CAT活性虽有所升高,但与对照相比无显着差异;SOD活性在抗病和感病品种中均表现快速上升然后回落的变化趋势,但抗病品种在接种后第1d迅速升高达到峰值,感病品种在接种后3d才达到显着高于对照的峰值;APX活性在接种后1d迅速达到峰值,且活性是对照的2倍,随后一直保持较高的活性水平,而感病品种在接种后没有明显变化,仅在接种后10d活性略高于对照;接种后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POD活性均显着升高,抗病品种在接种后3d达到最高值之后迅速下降,至第15d时再次升高,呈现双峰变化趋势,感病品种POD虽在接种后第6d才达最大值,但活性升高幅度显着高于抗病品种。以上结果表明,病原菌接种后SOD、CAT、APX、POD等防御相关酶活性变化总的趋势是抗病品种响应时间早、响应强度大,为植物抵御病菌入侵和扩展,启动防御反应赢得时间。4.研究分析了不同抗性品种接种后叶片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β-1,3-葡聚糖酶(GLU)与几丁质酶(CHI)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抗病品种接种后PAL、GLU和CHI基因显着上调表达,且基因表达的响应时间显着早于感病品种,表达倍数也显着高于感病品种,说明病菌侵染激发了编码这叁种抗病相关蛋白的基因的表达,编码产物参与了绿豆对尾孢叶斑病菌侵染的防御。(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7-06-01)

刘可杰,姜钰,胡兰,徐婧,徐秀德[7](2016)在《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在我国的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引起的玉米灰斑病于201 1年首次被笔者发现在我国云南等地区发生,并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此后,笔者一直密切关注该病菌在我国的流行扩散趋势。2012—2015年,笔者陆续从云南(8市县)、贵州(3市县)、四川(6市县)、湖南(5市县)、湖北(5市县)、山东(6市县)、辽宁(10市县)、吉林(9市县)、黑龙江(11市县)、内蒙古(4市县)等共10省67市县采集玉米灰斑病样335个(每个市县5个病样),经单孢分离后获得纯化菌株,利用尾孢菌种特异性引物CzeinaHIST/CYLH3R、CzeaeHIST/CYLH3R和阳性对照引物CYLH3F/CYLH3R对获得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未见有玉米尾孢菌(C.zeina);云南地区的玉米灰斑病菌均为玉米尾孢菌(C.zeina),未见有玉蜀黍尾孢菌(C.zeae-maydis);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地两种病原菌均有检出。说明玉米尾孢菌(C.zeina)正在以云南为传播流行中心逐渐向其他地区扩散,目前已到达长江以南地区。受取样地点及取样数量少的限制,其他地区是否已经发生玉米尾孢菌(C.zeina)导致的灰斑病尚未可知,还需加强检测;可以确定的是东北叁省目前还未有玉米尾孢菌(C.zeina)发生。为了应对有可能出现的玉米尾孢菌(C.zeina)大面积扩散流行,应未雨绸缪,加强玉米抗性种质筛选和抗性品种选育工作,并积极研究有效的防治措施。(本文来源于《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1-10)

刘可杰,徐婧,胡兰,徐秀德[8](2016)在《引起玉米灰斑病的2种尾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索尾孢菌所致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为其防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对引起玉米灰斑病的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 zeina)和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生物学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2种尾孢菌的生物学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玉米尾孢菌的最适培养基是PDA、PSA和MEA,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硝酸钾和牛肉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值为9~10;而玉蜀黍尾孢菌的最适培养基是PDA、PSA、Czapek和OA,最适碳源为果糖、甘露糖和麦芽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和牛肉膏,最适生长温度为20~25℃,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30℃,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 H值为8~11。(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郭英兰[9](2016)在《中国两种假尾孢菌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2种中国假尾孢菌,其中有1个新种,即寄生在海南地黄连Munronia pinnata上的地黄连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unroniae;另1个是中国新记录种,即寄生在荜拔Piper longum上的胡椒生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iperigena。提供了各个种的形态描述、图及与近似种区别的讨论。研究的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菌物标本馆(HMAS)。(本文来源于《菌物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薛仁风,赵阳,赵秋,庄艳,陈剑[10](2015)在《43%戊唑醇悬浮剂田间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试验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43%戊唑醇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施药后7、14、21 d调查,沈阳试验地防效分别达到91.7%、86.4%、87.3%,其处理组的单株成熟荚数为16.7,未成熟荚数仅为1.5;辽阳试验地防效分别达到98.4%、92.7%、98.6%,其防治后的绿豆单株成熟荚数为14.8,未成熟荚数仅为1.8。此外,43%戊唑醇悬浮剂处理组绿豆的单株产量、667 m2产量、粒长、粒宽、百粒重也均普遍大于对照组。结果表明,43%戊唑醇悬浮剂能有效控制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的发生和为害。(本文来源于《中国植保导刊》期刊2015年09期)

尾孢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卫矛科Celastraceae植物上已报道尾孢类真菌10种,其中包括假尾孢属Pseudocercospora真菌7种。在对中国尾孢类真菌的调查研究中,采集到寄生在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上的3种假尾孢菌,其中2个为新种,即冬青卫矛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euonymi-japonici和北京假尾孢P. beijingensis。本文对这2个新种和Pseudocercospora cf. destructiva提供了形态描述、图及与近似种区别的讨论。采用ITS、tef1-α、act和rpb2 4个片段的序列构建了系统发育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尾孢菌论文参考文献

[1].雷翠云,娄兵海,宋雅琴,陈爱军,何建军.葡萄拟尾孢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J].植物保护学报.2019

[2].王琪,刘祖晨,贺伟,张英.中国冬青卫矛叶斑上的假尾孢菌(英文)[J].菌物学报.2019

[3].张祖权.雷公藤抗氧化酶对福木假尾孢菌毒素侵染的响应[J].武夷学院学报.2017

[4].郭安,杜成章,张晓春,陈红,王萍.绿豆尾孢菌叶斑病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7

[5].叶云峰,杜婵娟,付岗,柳唐镜,覃斯华.甜瓜尾孢菌叶斑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7

[6].张海涛.绿豆响应变灰尾孢菌侵染的防卫酶活性变化及抗性基因表达模式分析[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7

[7].刘可杰,姜钰,胡兰,徐婧,徐秀德.玉米尾孢菌(Cercosporazeina)在我国的分布研究[C].植保科技创新与农业精准扶贫——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

[8].刘可杰,徐婧,胡兰,徐秀德.引起玉米灰斑病的2种尾孢菌生物学特性比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6

[9].郭英兰.中国两种假尾孢菌的研究(英文)[J].菌物学报.2016

[10].薛仁风,赵阳,赵秋,庄艳,陈剑.43%戊唑醇悬浮剂田间防治绿豆尾孢菌叶斑病试验效果[J].中国植保导刊.2015

标签:;  ;  ;  ;  

尾孢菌论文-雷翠云,娄兵海,宋雅琴,陈爱军,何建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