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近年来,电子货币作为新型支付手段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形式各样的充值卡、预付卡、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虚拟货币等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货币在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经济发展带来高效率的同时,作为金融创新的产物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1998年6月美国联邦储备存款保险公司发布的《电子银行—安全和健全检查程序》的报告,这份报告对开展电子货币业务的银行规定了详细的检查标准和程序,因此被认为是较早的关于电子货币风险管理和监管模式的规定。欧盟在2000年9月18日,颁布了《关于电子货币机构业务开办、经营与审慎监管的2000/46/EC指令》,该指令规定了电子为货币发行人的适用范围与活动限制、银行业指令的适用条件、电子货币的可回赎性、初始资本金和持续自有资金要求、投资限制、主管当局对特定要求遵守情况的核查、稳健与审慎经营要求等方面。时隔9年,欧盟在宣布2000/46/EC指令作废的同时也颁布了2009/110/EC指令,该指令对电子货币的定义、电子货币发行人的业务范围做出了新的规定,制定了电子货币的审慎监管原则等,是与时俱进地对2000/46/EC指令的完善。我国到目前为止,尽管2010年已经实施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但电子货币的立法仍并不完善,在金融监管上留下了很大的漏洞,不利于国家经济安全,也不利于保障电子货币权益人的合法权益。电子货币的健康发展必须要制度先行,这样建立我国电子货币监管制度就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可以在借鉴国外成熟金融市场诸如欧盟的电子货币监管制度,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完善我国的电子货币监管制度。本文主要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学科交叉分析的方法。以既有的电子货币定义为基础,对各种定义进行比较得出电子货币的定义,用经济法的理论分析电子货币监管的必要性,最后再介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电子货币监管制度,结合我国的现状,对如何完善我国电子货币监管制度进行一系列的探讨。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有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电子货币的概述。该部分介绍了电子货币的定义、特点、基本类型和电子货币发行流通中产生的风险。笔者认为电子货币是由金融机构或金融机构以外的商事主体发行的,以卡片和计算机络为载体,利用电子支付的方式去执行货币部分职能的法定货币的新表现形态。第二部分是有关电子货币的法律问题。主要涉及到电子货币的发行主体问题、回赎问题和电子货币被丢失的责任分担问题。第三部分是介绍电子货币的监管理论基础。笔者先依据货币理论从经济学的角度论证了电子货币的监管合理性,再阐述了金融监管理论,旨在为电子货币的法律监管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第四部分是西方国家在电子货币制度建设上面的一些经验,对我国在立法模式和制度内容上产生的启示。第五部分是如何完善我国的电子货币的法律监管制度。笔者首先介绍了我国关于电子货币的立法现状;然后指出了我国立法存在的问题;最后介绍了完善我国电子货币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国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时代金融 2019(31)
- [2].特定非金融机构洗钱风险及防范[J]. 当代经济 2017(06)
- [3].非金融机构人民币境外放款的作用[J]. 中国金融 2013(18)
- [4].非金融机构支付发展模式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2(02)
- [5].为浦东金融业营造优质司法生态环境——“非金融机构融资法律问题研讨会”综述[J]. 浦东开发 2011(10)
- [6].洗钱渠道向特定非金融机构转移的趋势分析[J]. 西部金融 2010(04)
- [7].对非金融机构发行储值卡的思考[J]. 金融会计 2008(09)
- [8].非金融机构银行卡收单业务问题探析[J]. 中国信用卡 2014(05)
- [9].非金融机构支付 任重而道远[J]. 中国经贸 2013(06)
- [10].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难点及建议[J]. 金融科技时代 2012(02)
- [11].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的基本原则[J]. 中国金融 2011(04)
- [12].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的国际经验[J]. 检察风云 2010(07)
- [13].论我国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J]. 河北法学 2014(12)
- [14].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收购业务有关问题探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10)
- [15].新兴支付发展和非金融机构支付监管研究[J]. 福建金融 2012(07)
- [16].设定非金融机构的准入门槛有利于保障客户权益[J]. IT时代周刊 2010(17)
- [17].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伊春市为例[J]. 黑龙江金融 2019(01)
- [18].非金融机构储值系统之合法性探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1)
- [19].市县级区域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发展困境与监管思路——以甘肃武威市为例[J]. 甘肃金融 2017(04)
- [20].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业务风险凸显[J]. 北方金融 2016(03)
- [21].论非金融机构互联网支付的反洗钱监管[J]. 浙江金融 2013(07)
- [22].非金融机构支付中客户权益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 黑龙江金融 2011(05)
- [23].国内特定非金融市场的洗钱风险及其法律防范[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2)
- [24].基于博弈论视角的特定非金融机构反洗钱监管路径选择[J]. 吉林金融研究 2019(06)
- [25].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的建议[J]. 金融科技时代 2011(04)
- [26].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设施技术认证制度发展进程及前景[J]. 质量与认证 2014(12)
- [27].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监管需完善[J]. 中国金融 2013(04)
- [28].非金融机构贷款人自身融资问题研究[J]. 经济体制改革 2012(03)
- [29].一般有效,例外无效:非金融机构企业之间借款合同效力的应然安排[J]. 社会科学 2011(11)
- [30].非金融机构网络反恐怖融资对策研究[J]. 法制博览 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