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

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

论文摘要

道德判断是人类社会普遍的现象,也是存在文化差异的现象。已有研究表明了人们会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道德伪善现象,即,人们对自身或内团体违犯道德时的评价与对他人或外团体违犯道德时的评价存在差异,与他人或外团体成员违犯道德相比,人们对自己或内团体成员违犯道德行为表现出更为宽容的态度(Valdesolo & DeSteno,2007,2008)。这种在卷入不一致或冲突的道德情境时个体无法保持原有信念或依照已有道德准则进行判断的现象就是道德伪善(Batson,Kobrynowicz,Dinnerstein,Kampf,& Wilson,1997)。不过,中国人是否存在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这种道德伪善现象?是否内隐地表征道德人格特质?本文围绕以下3个问题主要设计3个实验进行研究:(1)道德特质的内—外团体效应是否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2)人们是否参照这样的道德特质对具体情境中内、外团体的道德或不道德行为进行判断,具体情境中的道德判断是否也存在内—外团体效应的道德伪善现象?(3)当团体受胁时,是否削弱道德判断中的内—外团体效应?结果表明:1、文科生、理科生对描述文、理科生道德词句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文、理科生在判断内、外团体是否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时,他们对内团体的态度是正性的,都把内团体道德评价得比外团体更高,存在“内团体更道德”的偏向;但是,两类团体对描述文、理科生不道德词句的评定差异不显著,即不存在“外团体更不道德”的偏向。2、不同团体在内、外团体的道德特质反应时、不道德特质反应时上的差异均不显著,在评定内、外团体是否具备相应的道德品质时,人们“内团体更道德”的外显态度突出,但是内隐态度不明显;而人们在外显与内隐态度上对不道德特质词句的评价一致,都不存在“外团体更不道德”的偏向。3、不同团体在内、外团体道德行为的公平性评定和内心冲突评定得分上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在外显态度上,文科生、理科生对具体情境中内、外团体的道德行为进行判断时,显得不存在“内团体更道德”的偏向,内心冲突评分亦无显著差异;对内、外团体道德行为评分的反应时及内心冲突评分反应时的差异显著,说明文科生、理科生外显态度虽然不存在“内团体更道德”的偏向,但是在内隐态度上,文科生的内心评判标准倾向于认为内团体更道德,理科生则无此伪善情况,他们内隐地认为文科生道德水平更高。4、文科生、理科生在内、外团体不道德行为上的公平性评分及其反应时的差异极显著,说明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上,文科生都存在“内团体不道德行为更能接受”、“外团体不道德行为更不道德”的偏向;理科生均存在“外团体不道德行为更能接受”、“内团体不道德行为更不道德”的倾向;文科生评定内、外团体不德行为情境的内心冲突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内心冲突评定的反应时上差异极显著,说明在内隐态度上,文科生内心深处存在“外团体更不道德”的偏向,而理科生在外显和内隐态度上都认为理科生的道德水平更低。5、通过指导语激发不同专业学生的团体受胁,结果发现,即使内团体道德判断的公平性受到威胁,文科生并没有因此而消除道德伪善,即,文科生的道德伪善不易被削弱;理科生依然存在“外团体更道德”的倾向。6、理科生倾向于认为文科生有更高的道德水平,是因为他们存在对文科生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文科生多数是女生,理科生多数是男生;也更愿意相信实施不道德行为的多数是男生,因此,在启动“内团体道德行为”、“外团体不道德行为”时,他们需要更多信息加工的过程,反应时更长;在启动“内团体不道德行为”、“外团体道德行为”时,他们对这种现象印象深刻,反应时更短。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道德判断的研究现状
  • 1.1.1 道德判断的理论发展与加工方式
  • 1.1.2 道德判断领域的道德伪善研究
  • 1.1.3 与内—外团体效应有关的道德判断研究
  • 1.2 问题提出
  • 2 实验一:道德特质的内—外团体效应
  • 2.1 实验假设
  • 2.2 方法
  • 2.2.1 实验设计
  • 2.2.2 被试
  • 2.2.3 实验材料
  • 2.2.4 实验程序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的评分差异
  • 2.3.2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的反应时差异检验
  • 2.4 讨论
  • 2.4.1 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道德特质内—外团体效应
  • 2.4.2 道德特质内—外团体效应的外显表现更甚于内隐态度
  • 2.4.3 道德特质内—外团体效应的隐喻表征情况
  • 3 实验二:具体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内—外团体效应
  • 3.1 实验假设
  • 3.2 方法
  • 3.2.1 实验设计
  • 3.2.2 被试
  • 3.2.3 实验材料
  • 3.2.4 实验程序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在道德情境上的差异检验
  • 3.3.2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在不道德情境上的差异检验
  • 3.4 讨论
  • 3.4.1 文、理科生判断内、外团体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 3.4.2 文、理科生判断内、外团体不道德行为的差异分析
  • 3.4.3 具体情境中的道德伪善在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上的偏差分析
  • 4 实验三:团体受胁能削弱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吗
  • 4.1 实验假设
  • 4.2 方法
  • 4.2.1 实验设计
  • 4.2.2 被试
  • 4.2.3 实验材料
  • 4.2.4 实验程序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在道德情境上的差异检验
  • 4.3.2 各种实验处理下被试在不道德情境上的差异检验
  • 4.4 讨论
  • 4.4.1 文理专业大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的道德判断内—外团体效应
  • 4.4.2 团体受胁不削弱伪善,文科生的道德伪善依然明显
  • 4.4.3 理科生存在"外团体更道德"、"内团体更不道德"的原因分析
  • 5 一般讨论
  • 5.1 道德判断内—外团体效应这种道德伪善的文化适用性
  • 5.2 道德伪善为什么能够存在
  • 5.3 道德伪善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上的表现不必然对应
  • 5.4 刻板印象是影响道德判断内—外团体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
  • 5.5 今后的研究方向与启示
  • 5.5.1 拓展研究的团体类型,改进道德伪善的研究范式
  • 5.5.2 探究影响道德判断内—外团体效应的变量及内在机制
  • 5.5.3 道德伪善研究对我国公民道德教育的启示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近代旅沪甬商对家乡宁波的回馈[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08(01)

    标签:;  ;  ;  ;  

    道德伪善:道德判断的内—外团体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