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论文题目: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文地理学

作者: 吴永生

导师: 张小林

关键词: 城乡统筹,空间格局,形成机制,制度创新,江苏省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现代城市与乡村客观上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地域系统,城市与乡村通过各种要素流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了区域系统的两大子系统。论文以江苏省城乡区域系统为研究对象,在对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评价了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程度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揭示了江苏省城乡关系发展的程度与空间分布的特性,并解析出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及其进一步发展的决策措施,以期为江苏省城乡区域系统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依据。 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五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由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背景出发,揭示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接着,对城乡统筹的内涵与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和解释,并把城乡统筹理论看成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要素单方面到系统全方面的过程。论文最后概括出全文的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分析。总结分析江苏省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指出江苏省城乡在经历过传统时代的城乡独立、近现代的城乡分离与城乡对立后,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改善,城乡联系也日益密切,但城乡之间仍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改革之后,这种差距有逐渐拉大的趋势。论文认为,这正是江苏城乡统筹空间格局的基础与问题所在。 第三部分,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一方面,对江苏省13个地市进行城乡统筹度计算,并以聚类的结果判析出全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且从中得出全省城乡统筹水平空间差异较大、基本呈现从南向北降低的带状走向;同时,这一走向的主导在于经济,不同经济状态的地市,城乡统筹呈现“U”型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在一致的城乡统筹指标下,以近十多年江苏城乡统筹空间格局的变动结果说明,全省城乡统筹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在空间格局上具有区域差异性,其变动有“东西分带”向“南北分带”转向的显著趋向。 第四部分,形成机制分析。分析表明,城乡统筹是城乡发展理论的一个经验结晶,是城乡关系经历过城市偏向、乡村偏向与城乡一体、融合等发展之后的一种理性选择;促使城乡社会资源最大利用并创造出最大的社会价值是其永恒的动力;同时,全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动里,政府政策、城市辐射、乡村发展、外资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等都是直接作用的因素,当前的开发区建设更是全省城乡统筹格局进一步良性优化的有力着力点。但这一切都受到制度的作用。 第五部分,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策略。针对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现状水平以及空间差异较大的现实,认为制度创新是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是平台,产业协调是支柱,空间分类指导是关键。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使用及其诊释

1.2.1 区域、城市与乡村

1.2.2 城乡统筹及其研究进展

1.2.3 城乡统筹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差别理解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及其框架

本章参考文献

2、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历史基础及其现状问题

2.1 古代社会——城乡的共生发展

2.2 近代社会——城乡的分离与对立

2.3 现代社会——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2.4 当代社会——城乡差距在起伏中拉大

2.4.1 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较

2.4.2 城乡居民生活消费的差别

2.4.3 江苏区域城乡之间的发展差异

2.5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特征概括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2.5.1 江苏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征概括

2.5.2 江苏城乡统筹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章参考文献

3、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其评价

3.1 城乡统筹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步骤及研究思路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及原则

3.1.2 城乡统筹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3.1.3 权重的确定

3.1.4 城乡统筹度指标集成及其处理步骤

3.2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布局分析

3.2.1 江苏省城乡统筹空间布局的现状分析与评价

3.2.2 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空间格局阶段性分析(90年以来)

3.3 江苏省城乡统筹度格局的特征总结

本章参考文献

4. 江苏省城乡统筹及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

4.1 城乡统筹形成的理论基础

4.1.1 城乡关系中,城市偏向的发展理论

4.1.2 城乡关系中,乡村偏向的发展理论

4.1.3 城乡关系中,城乡协调的发展理论

4.2 城乡统筹的动力学机制分析

4.3 全省城乡统筹格局的影响机制分析

4.3.1 政府政策: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与行动指南

4.3.2 核心城市的辐射:自上而下的动力

4.3.3 乡村经济的强化:自下而上的动力

4.3.4 外商投资偏向:自外而内的动力

4.3.5 城乡居民对平等的追求:自内而外的动力

4.3.6 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平台

4.3.7 开发区的建设发展:城乡统筹的着力空间

4.4 全省城乡统筹格局的制度作用

4.5 全省城乡统筹及其空间格局的形成机制归纳

本章参考文献

5、江苏省城乡统筹格局的决策思考

5.1 沪杭粤地区城乡统筹的借鉴

5.1.1 逐步建设城乡统筹的基础设施平台

5.1.2 逐步形成城乡统一的就业体系

5.1.3 以产业化带动农村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趋向一体化

5.2.4 逐步协调发展好区域的规划建设

5.1.5 不断健全完善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5.2 江苏省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与建议

5.2.1 统筹全省城乡发展,重点是制度创新

5.2.2 统筹全省城乡居民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平台

5.2.3 统筹全省城乡经济发展,产业协调是支柱

5.2.4 统筹全省不同区域的城乡发展,空间分类指导是关键

5.3 论文的结论归纳与创新之处

5.4 几个有待进一步探讨的城乡统筹论题

本章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1-14

参考文献

  • [1].毛泽东城乡统筹思想研究[D]. 张丽.牡丹江师范学院2014
  • [2].城乡协调发展视野下的城乡关系优化策略研究[D]. 宋小琪.东南大学2018
  • [3].马克思城乡关系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罗雪贞.广州大学2017
  • [4].列宁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杨婧.西南科技大学2017
  • [5].基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中国城乡关系问题研究[D]. 张玲.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 [6].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融合理论对我国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指导意义[D]. 韩永娜.广西大学2012
  • [7].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城乡政策及城乡关系的演变研究[D]. 汪沛.安徽师范大学2005
  • [8].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乡关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 李然.石家庄铁道大学2015
  • [9].明清时期昆明城乡关系研究[D]. 张文军.云南大学2014
  • [10].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视阈下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问题研究[D]. 杨世超.南京农业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城市化发展路径[D]. 石灵灵.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 [2].基于城乡统筹的新型城市化问题研究[D]. 范建双.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
  • [3].城镇密集区发展阶段中的城乡统筹度研究[D]. 吴小云.郑州大学2007
  • [4].湖南提升城乡统筹水平的途径与对策研究[D]. 尹剑锋.中南大学2006
  • [5].城乡统筹发展问题研究[D]. 李玉英.东北师范大学2007
  • [6].江苏省县域城乡空间组织及其重构[D]. 张春花.南京师范大学2004
  • [7].城乡统筹发展的系统思考[D]. 王娟丽.西南交通大学2005
  • [8].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城市化问题研究[D]. 郑慧玲.西南财经大学2006
  • [9].城乡统筹发展之经济学分析[D]. 张兴.中共中央党校2006
  • [10].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D]. 殷杰.苏州大学2006

标签:;  ;  ;  ;  ;  

江苏省城乡统筹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