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图案艺术是一门学问,它不仅展现了人类的思想情感,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载体。蒙古族图案亦是如此,刻下了深深的血缘烙印。每一个民族在它形成之后,就会有相适应的符号去表达自身的情感与爱好,蒙古族图案在长期吸收汉族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图案特征。并通过衣食住行各方面的实用器物表现出来,潜移默化的作用于人们的审美理念,从而对人类的文明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蒙古族图案在历史的长河中承载着蒙古族文化。随之产生的具有我区特色的蒙古族服饰、工艺品等其承载物更是精彩纷呈,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形式和内涵。可以说,蒙古族图案适应了蒙古族生活环境所造就的文化特质,它在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形成了等级性、地域性、个性化、宗教性、寓意性的特点,从图案自身的变化来看,吸收和发扬了其他各类因素的元素特征。从蒙古族文化角度来讲,蒙古族图案充分的展现了蒙古族文化艺术的特质。本文将空间感和造型感运用到图案样素分析中。将蒙古族图案元素分析为蒙古族文化和蒙古族图案。蒙古族文化包括服饰文化、游乐文化、毡庐文化、鞍马文化、饮食文化和宗教文化等方面,将蒙古族图案元素从其造型规律上进行系统化分类成圆形图案、直线式图案、曲线图案、植物图案、动物图案以及宗教图案,并围绕各文化项分析图案频率、装饰部位、组织形式和色彩等内容。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蒙古族图案进行定性分析。服饰、毡庐、鞍马、饮食是蒙古族图案的载体,通过对相关文化类别收集到的历史文物的抽样分析,采用服饰类样本314件,毡庐类样本204件,游乐类样本166件,鞍马类样本150件,宗教类样本133件,饮食类样本64件,共计1031件。针对样本中出现的子类图案对各文化项进行频率、色彩、组织形式、装饰部位进行数据上的比较分析,本文着重以服饰类文化为分析样本。本文定性分析的结论:从横向来说,史前文化、游牧文化、中原文化、宗教文化、藏族文化、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图案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从纵向来说,频率、装饰部位、组织形式是找到蒙古族图案规律的主要途径。通过对这几项指标的分析,试图找到蒙古族图案继承和发展的必然规律和最具蒙古族特色的传统图案指标。文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抽样调查法、个案分析法、演绎法,归纳法等,研究的领域特指内蒙古地区,研究的时代主要是元、明、清、近现代,依据不同载体物的装饰文化对图案进行分类的方法亦属论文中的特点之一。